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旅游书店     
《致富时代》2012,(1):63
张先生非常热爱旅游,也喜欢看书,于是开了一家叫"自游人"的旅游书店。这是一个被张先生誉为"进可攻,退可守"的生意。在书城和购书中心这样综合性的书市中,也能买到旅游类的书籍。那么,"自游人"有些什么特别之处呢?张先生说,新疆、西藏等地的民族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受众面窄,销售量小,书城不太重视甚至放弃了这一市场;但是,这类书正是一些"驴友"孜孜以求的,这就是"自游人"的特色所在。"即使有些书也能在其  相似文献   

2.
郑永刚的名言是“每天工作8小时就足以让事业飞黄腾达”。他喜欢看书,其余时间打高尔夫、游泳、与朋友聚会、带孩子去吃肯德基。  相似文献   

3.
许军在广州一家大酒店打工。服务员中新来了一个叫王欣的小姑娘。王欣和许军是老乡.她平时很喜欢看书。尤其喜欢看《投资与营销》这类杂志。许军跟王欣接触久了,也逐渐喜欢上了这本杂志。同事开玩笑地说:“你俩这么爱看书。何不在《投资与营销》上找个好项目。回家发财去。  相似文献   

4.
你一定有过这样的感受,当我们在菜市买菜、超市商场购物、书店购书时,装满各种蔬菜水果、书籍的塑料袋把手勒得又红又痛,久而久之就会阻碍我们的气血循环,使手部皮肤变的粗糙,老化。袋用提手的问世彻底解决了这一难题!  相似文献   

5.
杨光 《广告大观》2006,(6S):150-151
作为一个在广告界打拼了15年的策划人,做过上百个案子,每天都在和客户商讨市场、广告策略、利润……在策划的世界里忙碌,奔跑,始终向着一个更广阔的方向努力着。大部分的时候,我们都在滔滔不绝地讲课,为客户出对策、为员工讲方法,有的时候甚至已经穷尽了思想,于是也会想办法来充实自己的头脑:看书、参加各种展会。然而像中国方法论坛这样一个集合了众多精英的交流平台,还是第一次知道。既然渴望充实,那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错过它呢?  相似文献   

6.
《三联竞争力》2008,79(10):64-64
现代传播的不断分众已经无孔不入,将大众的注意力瓜分得一千二净,一些人已经开始排斥,有意识地在乘电梯的两分钟内不去看江南春的广告屏幕……但是,总有一个时段,会让你感到无聊,有一种主动想听点什么的欲望,比如说在你开车或者乘车的路上,看书可能会有些碍事——总得看路吧,但是听,总不会碍事。龙杰网大的汽车CD联播“一路听天下”正是瞄准这段无聊时间而切入广告市场的。  相似文献   

7.
这个题目是在一连串感受中偶然蹦出的。最近因公去南京出差.住在金陵饭店新装修的商务楼层。几个偶然发现使我感触很深。宽敞的大床上,除二对雪白的枕头外.床单上还有二个大靠垫,使你斜靠在上面看电视、看报纸非常舒服:床旁的床头柜上方一个阅读灯钮一转,从天花板上射出一束极强的筒灯灯光,看书非常清楚:浴室正中央有一个红外线灯,沐浴后正好站在下面,非常暖和,不用担心受寒……  相似文献   

8.
龙百渡 《中国广告》2014,(11):23-25
正一家美丽的书店,就象一个神奇的魔咒。打开一本书就像中了魔法一样,你很快就可以融入其中,而在那些像超市一样的书店,却让你只想逃离。目前实体书店面临一种窘境,这种趋势就是很多人开始去网上购书、青睐电子阅读从而减少了与实体书店的接触,您在做设计的时候怎么样用更好的体验来挽留这些读者?龙百渡:按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的书籍终会以电子化的形态呈现。但是无论电子化书籍怎样发展,人们都应该对纸质书籍更为重视,而且巴西是世界上少数几个书店数  相似文献   

9.
厉玲  马克强 《浙商》2006,(8):131-131
从事百货业11年之后.觉得不去尝试一下购物中心有些可惜,所以就“背井离乡”去了深圳。去年7月到深圳,经营深圳华润中心万象城.大概有一年左右的时间。  相似文献   

10.
图书馆的产品与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事业是社会公益事业,其基本投入为国家或地方政府财政,是国家为公民提供的一种学习、精神享受、利用信息的福利。但是,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这种福利的投入却十分有限,尤其是欠发达地区。我国是发展中国家之一,这种现象也不可避免。文化部统计,2003年,全国有534个县级公共图书馆没有一分钱的购书费,占当年县级馆总数的23.8%;2004年扩大到720个,占32.5%。从区域看,无购书费的县级馆80%在西部;从省区看,有4个省区超过50%的县级馆无购书费,有7个省区40%~50%的县级馆无购书费。由于国家的投入少,于是,有的图书馆业内人士开始论证对图书馆进行产业化运作了。图书馆产业化运作,势必涉及图书馆的产品与市场问题,本文仅就图书馆的产品与市场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孙路弘 《网际商务》2004,(11):110-111
经常读书是一个好习惯,一个好习惯的养成是需要漫长的时间,而不是依靠短期的强制和强迫就可以养成的。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读书也可以是为了短期目的,解决所面对的紧迫问题。因此,对于个人来说,读书是一个习惯;对于企业来说,读书应该直接为解决企业的问题服务。这也是为什么《执行》这本书的发行可以突破40万册的道理,也是为什么《谁动了我的奶酪》可以发行100万册的道理,从而引发了《把信送给加西亚》《没有任何借口》《自动自发》等书的流行和市场轰动效应。于是,出版社就有了一个新的利润增长点,这就是企业集团购书。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会展》2012,(19):58-59
买书赠物 图博会上,电子书琳琅满目,人气颇高。略显冷场的纸质书该如何“突围”?某展台特意请来了某纸质工具书的作者(著名糖艺大师)大显身手,当场制作了大小不一的糖艺作品。观众们不仅可以现场学艺,而且凡是现场购书的买家都可以获得一份作品留作纪念。这么一个小手段,就把展位的人气聚起来了。  相似文献   

13.
姜红 《中国广告》2009,(11):136-139
有一个笑话:一次数学晨练,全班都没做完。数学老师面露疑惑地说:我昨天晚上用广告时间就做完了,你们的速度也太慢了。有一同学当场不服,大叫道:老师看的是××台的广告吧!  相似文献   

14.
昆曲的气数     
叶兆言 《市场周刊》2010,(9):126-126
一位深圳的北方人给我打电话,很羡慕地说生活在南京多好,南京是昆曲的重镇和中心,可以经常去看场演出,听听昆曲:一个深圳人,一个北方佬,居然知道南京有昆曲,居然知道昆曲在南京,我知道是遇到内行了:  相似文献   

15.
袁岳 《商务周刊》2010,(3):30-30
我们即将展开一个大型的在印度的咨询项目,我很兴奋,正如我2007年展开的对于非洲的研究项目一样。在这类研究中,最有意思的是体会中心感的改变——尔去到一个社会,周围的人讲究与作为标准的东西与我们中国社会有很大的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而你需要去明白、了解甚至接受。  相似文献   

16.
一个学生来信说,她最近很不快乐,心中常常有一种微妙的难过。她说她喜欢京剧,可是从没有仔细去研究过;她觉得自己喜欢看书,可上高中之后就几乎没看完过一本书;她说很想一个人骑自行车去附近的镇上看看,可总未成行……"我觉得它们触手可及,可又离我很远很远。"学生在信里这么说。我看了后,长久地沉默着,沉默着。我觉得这些话说到了我心里,我也是这样一种感受和体验。我觉得自己总是在忙碌,自己喜欢做的事和自己想做的事甚至是最重要的事总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而搁置了。  相似文献   

17.
郭荣村 《光彩》2010,(9):18-19
和三联书店在冷清中苦苦支撑的命运相似,许多同病相怜的实体书店如今也挣扎在生与死的边缘2010年7月30日,三联书店广州购书中心分店结业撤场,从而告别了这块已演出16年的舞台。  相似文献   

18.
网络的神奇对于已有三年网龄的我早已是昨日黄花,但最近的网上购书经历使我对网络又有了新的感触,真是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且听我详细道来。期中考试结束,正上高中的女儿英语得了60分,老师说她缺乏课外阅读练习,得!为此女儿非要我为她买一套电视台正播放的英语练习VCD《洋话连篇》以增加词汇量。这可让我发了愁,一则是我没有时间去转悠,二则也不知到哪里去买啊?日子久了这事就这么拖了下来。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个很好用的图标工具软件,很多的下载中心都有这个东东,大家去网上Down一个下来就成了。快人觉得www.newhua.com.cn的下载速度挺快的,一般都是在这里Down东西。  相似文献   

20.
范亮 《网际商务》2004,(9):40-40
如果你还有时间看书,还有时间去书店逛逛的话,几乎在每一家书店里,在营销类图书的书架上,你都能看到“派力营销”系列丛书,上面最眼熟的五个字就是“主编屈云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