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民主社会主义是一种西方改良主义思想,其核心内容是政治民主加经济民主。这种思想是中国近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改造中国的主要理论来源。他们渴望用这种理论调和共产主义与资本主义,协调效率与公平,处理好民主与独裁等一系列问题。但在当时的中国却缺乏民主社会主义实现的前提,也缺乏民主社会主义实现的群众基础,因而其失败就不可避免。  相似文献   

2.
脱钩原本是依附理论和世界体系理论关于发展中国家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霸权钳制的自主性去依附战略,但“逆全球化”思潮为应对资本主义困局和发展中国家崛起带来的挑战,也提出了同具有战略竞争关系的特定国家在某些领域断然脱离密切联系的排斥性脱钩主张。这颠倒了去依附脱钩理论在主体、目的、手段和影响上的整体逻辑。去依附脱钩的本意是主动抗争、自力更生、创新创造和建设未来,而不是去全球化。今日大国竞争中“逆全球化”的排斥性脱钩主张不符合世界历史发展趋势,去依附脱钩也不是发展中国家与当前实际相符的合理选择。应结合历史条件,对去依附脱钩战略灵活地加以辩证考量。  相似文献   

3.
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本文以权威体制与“有效治理”间的矛盾为主线,从国家治理模式视角提出一个分析框架,用以解释当代中国政治运行过程中的一系列稳定重复的重大现象——集权与放权的交替往复,整顿治理的运动型机制,绵延不断但收效甚微的政治教化活动,举步维艰的科层政府理性化和法制建设发展,政策执行中的变通和共谋行为等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深层制度逻辑.  相似文献   

4.
蒂利的民族国家形成理论主要探讨了战争与民族国家形成之间的关系问题,其理论的核心观点可归纳为战争是民族国家形成的基本推动力,是国家缔造的最显著活动,是强制—榨取的中心环节。战争推动强制—榨取循环的链条不断转动,在此循环中军事力量不断的扩大,国家不断的扩张,到达一定程度后就出现了国家的趋同。蒂利虽然在其理论中给予了战争以应有的重视,但也过分地强调了战争的作用,这也导致其理论存有一定的片面性。从战争与国家趋同,战争与国家扩张,战争与国际关系三个角度来探讨蒂利的这一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对其作出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5.
市场社会主义蕴涵着丰富的国家理论元素,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这些元素可以提炼和抽象为三个国家理论模型,即完美的国家、异化的国家与有效的国家。它们为研究市场社会主义体制中的国家角色、行为与治理模式提供了深刻洞见。研究市场社会主义的国家理论模型有助于深入理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历史演化轨迹,揭示隐含其中的制度变迁规律,并探寻通向有效国家治理模式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
社会转型:发展社会学的新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传统的发展社会学中,学术传统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以发达国家的现代化为研究对象的现代化理论,一个是以拉丁美洲、非洲和东亚模式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理论。这两个学术传统构成了发展社会学的主要论题,同时也限制了发展社会学的视野。本文认为,中国、前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的转型过程为发展社会学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议题,包括如何看待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发展道路,如何看待发展和转型过程中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如何看待发展过程中社会不平等的问题等。这些议题扩展着发展社会学的视野,也为建构新的发展社会学理论提供了可能。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发展社会学应当面对转型国家的社会转型实践过程,形成现代化理论、发展理论、转型理论三足鼎立的发展理论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西方根深蒂固的市民社会思想观念对民法的产生和发展影响很大,而政治国家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必然会与以民法为代表的私法存在矛盾.如何处理好民法与政治国家、市民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事关社会主义法治发展与国家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8.
汪晖 《开放时代》2014,(6):49-70
构成20世纪中国的尊严政治的那些主要概念,如阶级或阶级性政党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范畴,早已或正在被以"发展"为中心的现代化概念所替代。历史终结论所要终结的正是由这些范畴组织起来的"历史"。在1989年~1991年的巨变之后,这些与中国革命和工人国家相关联的政治甚至被视为现代尊严政治的对立面。本文从新工人与新穷人两个群体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出发,讨论在现代工人国家失败和阶级政治衰落的语境中,如何理解阶级概念、阶级政治与阶级形成问题。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作者侧重分析了工人国家的失败与代表性断裂在内外政治关系中的多重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9.
作为政治信任研究的主导路径,理性主义和文化主义皆因未能把握回归后香港政治的特殊语境而遮蔽了国家认同、民主观念对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重要影响。基于"亚洲民主动态调查"2001、2007、2012年的三波调查数据,文章构建了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序次逻辑斯蒂回归模型与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表现为本土意识崛起和对内地民众排斥倾向加剧的"弱国家认同"、不断强化的"程序型民主观"以及由此带来的对香港民主状况的负面评价,既直接削弱了受访者的政治信任,又通过调节与修正受访者对经济社会治理状况和政府质量的主观评价进一步降低了政治信任水平。而纳入了国家认同、民主观念的整合性分析框架对回归后香港居民政治信任的变化具有较强的理论解释力,并对"西方中心主义"的政治信任研究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10.
在冲突性议题的传播中,"国家"是主导性的控制力量,但又不是铁板一块的整体,其内部存在着权力的分化,这为冲突性议题的传播提供了空间。国家对媒体采用的是属地化管理的体制,地方政府控制了媒体的财政权,冲突性议题难以获得本地媒体的传播机会,国家内部存在的纵横交错的关系网络则又进一步压缩冲突性议题传播的空间。冲突性议题的传播主要有"报道对象位于权力体系的底端"、"突破属地管理"和"政府有治理需求"三种机会结构,媒体在进行冲突性议题报道时,也往往采用脱离属地的权力体系、"用合作换取自主"等行动策略。在政治权力成为主导性权力的背景下,其他权力或群体也可以借助于政治权力的交换而控制冲突性议题的传播,这对国家治理和社会风险的化解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分析投入产出表的视角出发,探讨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融合和互动的实际表现.通过对典型年份服务业直接消耗系数的对比,发现大多数服务部门来自高新技术产业投入的比重都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从服务业影响力和感应度角度进一步验证了随着服务业与技术进步和现代高新技术产业的融合程度的加强,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更加紧密的结论.计量分析结果与服务业发展的事实相符,即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服务业要素投入结构向资本劳动比不断上升的方向转变,其直接表现是对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的投资需求增大.通过对服务业各个部门影响产出增长的技术进步因素进行分解,认为运输邮电业、公用事业及居民服务业、金融保险业等部门的技术变化贡献对产出的影响主要取决于自身技术变化情况,而国民经济整体技术进步对其产出的贡献处于次要位置,商业饮食业则相反.最后,提出促进服务业与技术进步融合及互动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This paper evaluates the effects of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ies adopted by the Bank of Japan from the year 2001 to 2006. A new measure is proposed to identify a nontraditional monetary policy shock from policy packages under the zero lower bound of short‐term nominal interest rates during the quantitative easing period, using data on intraday 3‐month Euroyen futures rates. We find that stock markets do not react to a policy surprise in an expected manner and negatively respond to a monetary easing surprise. Moreover, we find an asymmetric response during a boom and a recession and a nonlinear reaction because of increasing uncertainty concerning future inflation dynamics and the enhancement of monetary policy transparency. Our result suggest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implement unconventional monetary policy to manage agents’ expectations and a ‘lean against the wind’ policy to prevent asset bubbles, particularly at the zero bound.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paper we examine a rather popular eyeball check which has been used to establish the presence of state dependence in aggregate unemployment duration data. We correct the literature by showing that this check may well lead to wrong conclusions.  相似文献   

14.
Using the 1990–2 wave of the French Labour Force Survey to study the employment histories of young people I consider transitions between six labour market states: employment contracts whether permanent or temporary, unemployment, training, education and non-participation. I use a fixed effect estimator in a dynamic multinomial logit model which can accommodate any form of unobserved heterogeneity in levels. This analysis can be extended to Markov processes of any order. I relate heterogeneity components to individual and family characteristics by using simulated maximum likelihood methods. These procedures allow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training schemes have on youth employment histories.  相似文献   

15.
张平 《经济论坛》2004,(4):88-90
在市场经济体制比较完善的情况下,财政所承担的公共风险主要是限于市场机制力所不及的领域,财政风险的酿造主体通常是那些公共服务部门。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主体,其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可能触发的各种风险(包括财务风险)只能由其自身独力承担,即自负盈亏。尽管我们不能说企业财务风险与国家财政风险之间毫无关系(毕竟企业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缴纳者,  相似文献   

16.
黄万盛 《开放时代》2008,(6):124-133
西方在近代社会通过知识分子这个阶层强烈地发展了一种“批判的建设性”,即对社会的贡献通过批判的建设来体现。这样的传统。与中国传统的知识分子的特征有很大不同。在中国,圣王真正参与朝政之中,可以选择与朝廷合作;如果不能合作,他仍可以在民间跟君道配合。实现士大夫的政治理想;如果朝政的道义基础彻底崩溃。他们也可以成为抗议精神的领袖,参与政治的空间是非常宽广的。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poses a conception of mutual advantage as a motivation for cooperative behaviour. This motivation is contrasted with the ‘emotional’ reciprocity that is represented in current theories of social preferences. The paper explores parallels between mutual advantage and Humean analyses of convention and between mutual advantage and theories of team reasoning.  相似文献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