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利用1994-2008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在VAR模型的基础上,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分析、格兰杰因果检验和方差分解等技术分析人民币实际汇率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马歇尔-勒纳条件在中国是成立的。从短期来看,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的主要因素;然而从长期来看,国外需求的变动是影响出口贸易变动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申琳  马丹 《上海金融》2006,4(7):44-48
本文分别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测算了1980-2004年期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通过对这一时期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测算,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其变动情况及导致其变动的冲击来源。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在1980 ̄2004年期间的变动诱因。根据实际汇率理论公式,将可能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各种因素划归为实际冲击和名义冲击,然后利用SVAR(结构性向量自回归)模型找出影响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两种冲击因素中谁的作用更大。定量分析表明,生产率、竞争力、贸易条件等实际冲击因素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影响较小,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主要受名义汇率的驱动,这正好印证了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而非技术进步获得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汇率作为开放经济的中心变量,其频繁的波动使各国对汇率及汇率制度安排重新进行了审视。在人民币持续升值压力的背景下,我国完成了由单一盯住美元向参照一篮子货币调节的汇率制度转变。但改革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如何?通过对影响均衡实际汇率的基本经济要素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未来我国均衡实际汇率的变动方向,采用滤波方法估计了未来均衡实际汇率变动的基本方程。同时,为反映基本经济要素对均衡实际汇率的经济解释力,还运用脉冲反应函数进行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5.
李献忠 《时代金融》2008,(12):30-32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人民币汇率逐渐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对实际汇率的决定和影响因素进行比较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回归模型,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决定进行了检验,认为人民币实际汇率受技术进步、国际收支、经济增长和外汇管制等实体经济因素决定,并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变动趋势进行了有意义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通过引入与"第三国"的双边汇率,本文利用协整检验和脉冲响应分析方法,实证研究了人民币-欧元实际汇率和人民币-美元实际汇率与中国对欧元区的进出口的关系,证实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实际汇率升值会导致中国对欧元区进口减少和出口增多,加大中国对欧元区贸易顺差。中国应控制人民币升值速度,避免恶化与其他国家和地区贸易关系。  相似文献   

7.
通过选取2003~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分析我国贸易差额的影响因素,并对我国贸易项下的非法资金流动规模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和国外市场需求变动之后,我国贸易差额与人民币升值预期之间的相关关系非常显著;人民币升值预期导致的非法资金流入和国外市场需求的变动可以解释我国的贸易差额;在剔除贸易项下非法资金流动和国外市场需求的影响之后,我国贸易差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呈现出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J”曲线效应与中美贸易收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实际汇率的角度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收支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和贸易收支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马歇尔-勒纳条件不能成立,即当前还不能通过人民币实际汇率来有效地调节中美贸易收支,也说明当前人民币兑美元的升值并不能有效地改善中美贸易顺差过大的局面;并证明了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中美贸易收支的影响存在"J"曲线效应.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21日的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为检验名义汇率制度是否中性,提供了一个案例机会。此次汇改,在“事实”上提高了人民币与美元双边名义汇率的弹性,降低了人民币与非美元货币的名义汇率弹性以及名义有效汇率的弹性。名义汇率波动程度的变动使得人民币美元双边实际汇率的标准差变为汇改前的大约两倍。但降低了人民币欧元、人民币日元的双边实际汇率和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波动幅度。结果表明,人民币名义汇率制度是非中性的。  相似文献   

10.
刘红忠  秦泰 《金融研究》2015,423(9):34-49
本文采用经常账户跨期分析法(Intertemporal Approach),分析实际汇率等相对价格变动对居民最优消费路径的期内替代和跨期替代效应,以及由此造成的对经常账户的影响,并对这种潜在影响的方向和程度进行实证检验。本文采用创新的方法构造我国季度宏观数据,并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对模型参数进行估计,增强了实证分析的稳健性和针对性。估计结果显示,我国居民的跨期替代弹性约为0.16,包含相对价格因素的跨期均衡模型对我国经常账户的波动具有相当程度的解释能力;预期收入变动和实际汇率等相对价格因素对最优消费路径的共同作用——特别是实际汇率变动带来的期内替代效应——是导致2005年以来我国经常账户顺差与人民币升值幅度之间同向波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传统理论认为,在经常项目外汇收支持续顺差的形势下,调整人民币汇率有利于减少经常项目外汇收支顺差。本文使用计量方法,分别从人民币汇率对广东经常项目差额、经常项下的贸易收支和非贸易收支的影响三个方面,分析了1994年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与广东经常项目外汇收支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从较长的历史时期看,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对广东经常项目外汇收支的影响相对有限。  相似文献   

12.
张晓 《中国外资》2014,(6):26-26
本文通过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以及协调分析的方法研究了1991年到2012年期间FDI与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关系,笔者认为,随着FDI的增加,人民币汇率会出现一定的升值,这种研究成果表明:FDI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有着一定的均衡关系,并且FDI是人民币实际汇率的真实格兰杰原因。  相似文献   

13.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强势经济造就强势货币的主要理论依据及相关国际经验,分析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实际汇率的动态趋势,探讨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1979~2003年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和中国贸易差额年度数据进行自回归分部滞后模型的最小二乘回归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贸易收支长期存在均衡关系,人民币实际汇率是影响中国贸易收支的主要原因.同时针对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对中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进行分析,认为2005年汇率制度改革的人民币小幅升值是适合中国的国际贸易发展的.  相似文献   

15.
汇率波动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文  杨泽文 《新金融》2006,68(2):23-25
本文运用GARCH模型分析了实际汇率对我国外商直接投资(FDI)的影响,结果表明实际汇率对我国FDI流入有正效应,即实际汇率上升(人民币贬值)会增加FDI流入;而实际汇率不确定性增大对我国FDI流入有比较显著的负效应,即实际汇率不确定性提高会导致FDI流入减少。虽然这两种效应都比较弱,但在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之后,重要的是确保汇率在合适的范围内波动,减少不确定性,以免对FDI的流入产生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许先普 《海南金融》2009,(12):12-16
本文基于跨期最优化贸易模型,通过引入外部不确定性,分析了实际汇率对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企业生产规模报酬递减,则实际汇率变动率增大将导致企业出口量及利润增加。因此,要保持我国出口贸易的持续增长,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出口贸易结构,尽量避免通过货币贬值来促进出口贸易增长的做法。鉴于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可导致出口贸易部门差距扩大,故需引起政策制定者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近期来,人民币面临巨大的升值压力,贸易摩擦争端更甚。本文对2000年至2011年的季度数据进行分析,建立分布滞后模型,通过回归和检验得出结论:2005年7月汇率改制对中美贸易影响不显著,实际汇率的变动对中美贸易额影响较小。因此建议扩大内需,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中国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的时间序列数据,对国际短期资本、中美利率差、人民币实际汇率和证券市场同比收益变动率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国际短期资本影响因素的模型。研究表明:国际短期资本的波动比利率差滞后3个月,利率差是国际短期资本变动的原因;国际短期资本是人民币实际汇率变动的原因;证券市场的收益对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入影响较小,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人民币汇率与近年来中国经常账户顺差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经常账户收支平衡出现持续性顺差,尤其2001年以后出现顺差额大量增加。对经常账户构成项目的分解分析表明,大量顺差的出现与收益项目和单边转移项目的某些变动有关系,这些变动与人民币汇率预期因素之间存在一定关系。但对货物贸易总量及其分解部分的初步计量检验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指数在所考察期间内都未显示出相对于非汇率因素的突出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1994年1月—2014年1月度数据,对人民币兑美元、英镑及日元实际汇率的非线性调整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实际汇率目前已经达到均衡水平甚至处于高估状态。2014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高估约10%,人民币兑英镑实际汇率高估约7%,人民币兑日元实际汇率高估约12%。三种基准货币下的人民币实际汇率均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但是不同基准货币下的实际汇率具有不同类型的非线性特征。具体地,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的调整过程具有ESTAR特征,人民币兑英镑实际汇率的调整过程具有LSTAR特征,而人民币兑日元实际汇率的调整具有SETAR特征。最后,人民币兑美元实际汇率具有均值回复特征,满足长期PPP假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