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辉 《投资与理财》2014,(23):49-49
华夏红利成立以来累计分红达142.03亿元,累计分红总额在全市场基金产品排名第一。累计分红超过80亿元的11只基金,仅仅它们的分红总额就超过千亿。 股市大涨,赚钱了的基金纷纷大派红利,超过285亿元的分红让基民“心花怒放”。百年前的2009年11月,《投资与理财》杂志首次提出了“奶牛基金”的概念:寻找高分红的“奶牛基金”,牛市赚钱了可以落袋为安,拿着分红当零花钱。  相似文献   

2.
《证券导刊》2014,(5):7-7
据华夏基金公告显示,截至2月10日,华夏回报混合基金单位可供分配利用0.0316元,超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满足“到点分红”条件,将于2月19日进行分红,每十份分红0.3元,分红基准日为2月10日,分红公告刊登时间为2月13日,权益登记日、除息日均为2月18日。  相似文献   

3.
《证券导刊》2014,(11):69-69
口前从兴业全球旗金获悉,兴全可转债基金将干3月14日分红,每10份派0.3元,分红总金额为6443.78万元,收益分配基准口为3月7日,权益登记日为3月13日。据悉,这也是兴全町转债基金成立以来第44次分红,累计每10份分红金额达17.89元。  相似文献   

4.
《证券导刊》2011,(37):23-24
基金动态 基金分红同比缩水近六成 数据统计显示,截至9月28日,今年前三季度有258只基金分红311次,分红总额为407.68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个数目高达958.33亿元,分红规模同比缩水57.50%!统计同时显示,今年以来分红最频繁的是富国天丰,该基金为封闭式基金,年内分红次数已达8次,  相似文献   

5.
一篇《到期仅兑付一成本金 杏石盛世艺术品基金投向成疑》的报道,让老段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儿。2011年,他花300万元买了一只期限为3年的艺术品信托,今年9月将是到期分红的日子。而铺天盖地的各种艺术品信托出事的消息,让老段焦虑不已。  相似文献   

6.
2月5日,建信基金管理公司发布分红公告称,旗下建信优选成长基金实施大比例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3.5元。这是该基金成立后实施的首次分红。截至2月2日,该基金累计净值达到1.5165元,成立不到5个月实现超过51%的累计回报率,在同期成立的基金中排名居前。分红之后,该基金份额净值为1.1665元。  相似文献   

7.
《证券导刊》2013,(21):53-53
据华夏基金公告显示,华夏回报混合基金将于6月14日向持有人派发“红利”,每十份派发0.3元。从公开信息可以看到,该基金在4月、5月和6月三个月份中连续向持有人派发红利,每十份累纠。分红接近1元,无论是“三箭连发”的分红频次,还是年内累计的分红额度,都成为基金市场备受瞩目的理财话题。  相似文献   

8.
《证券导刊》2013,(39):27-27
临近岁末,伴随着分红潮来袭,工银瑞信旗下工银四季收益债券封闭基金将于10月末派发今年第4次红利,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红利0.100元,这也是该基金自2011年成立以来的第9次分红,两年多来累计分红额达每10份2.03元,分红次数和金额均排名封闭式基金TOP10之列。  相似文献   

9.
通过基金理财,一般不会有大起大落的情况发生,等于给投资者吃了个定心丸。2003年开放式基金总共为投资者分红20.19亿元,开放式基金赚钱效应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证券导刊》2012,(31):26-26
伴随年内股弱债强的整体格局,固定收益类产品充当分红主力,鲜有偏股型基金派现。据WIND统计,在刚刚过去的7月份,仅有嘉实成长和易方达策略两只公告分红,其中嘉实成长更以每10份派0.69元的力度占据当月基金分红榜首位。同时在银河证券所划分的73只偏股型基金中,  相似文献   

11.
孙瑞灼 《金融博览》2009,(13):61-61
2008年是基金业不堪回首的一年,2009年3月31日,456只公募基金的年报已全部公布,全行业亏损总额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按照相关规定,基金在亏损的情况下是不分红的。但是在股市红火的2007年,基金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同样也不分红呢?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北京的一位律师,这个简单的问题,触及到了基金业争议多年的一道伤口。  相似文献   

12.
《证券导刊》2011,(10):83-83
工银瑞信基金公司日前发布公告称.旗下工银添利债券基金,工银核心价值分别于3月16日、17日进行第六次、第九次分红,分红标准分别是每10份基金份额分0.5元、0.35元。  相似文献   

13.
今年第一季度,六安分行基金代销再创历史新高:代销15只基金、金额3310.1万元,已远远超过去年前三个季度的代销总量(2565.4万元),是去年同期的5.6倍。  相似文献   

14.
《证券导刊》2013,(25):55-55
中考成绩刚放榜,绩优基金就忙着分红,让投资者落袋为安。记者获悉,华夏回报二号混合基金将于7,910日进行分红,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现金红利0.30元,权益登记日、除息日均为7月9日。如按照wind数据显示的50.5亿基金份额来计算,本次分红华夏回报二号将为投资者派发1.5亿多的现金“红包”。据公开数据显示,截止到6月30日,华夏回报成立以来共分红47次,华夏回报二号成立以来分红23次,本次分红是华夏回报二号的第24次分红,累计分红总额达到71.61亿元。由此可见,华夏回报和华夏回报二号这两只“华夏回报系列”产品一直是以“绝对收益,到点分红”的收益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5.
《证券导刊》2014,(1):15-15
岁末年初,获得可观利润的基金开始向基民派送新年“红包”,为投资者再添一份过节的喜庆。据华夏基金公告显示,截止2013年12月25日,华夏回报混合基金单位可供分配利润为0.0333无,将于1月7日向持有人派发“新年红包”.每十份派发0.3元。据统计,这是华夏回报成立以来第50次分红,成为理财市场上分红次数最多的基金产品。  相似文献   

16.
今年一季度的报告显示,基金终于迎来了一年后的首度盈利。而与此相生相伴的却是,一方面,一季度的基金赎回愈演愈烈,另一方面,从基金通乾就分红与否问题在一周内相继发布两份公告。到南方稳健成长2号因2007年逾90亿元未分红的收益受到律师追讨,基金分红与否这一争议已久的话题似乎也从来没有如此惹眼地站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分不分红,一时间真的成了一个问题。所幸,面对“分红”之争,一方面,监管层新规出台,对开放式基金的分红条款做了细化处理;另一方面,开始有基金公司主动“补分红”。这些新的动向该如何解读,它们对于从根本上消弭基金“分红”之争又有哪些积极的启示性作用呢?  相似文献   

17.
《证券导刊》2011,(48):27-27
华夏基金近日公告,旗下华夏红利、华夏优势增长两只基金将实施分红。其中,华夏红利基金将于12月28日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现金红利1.5元,权益登记日、除息日为12月27日;华夏优势增长基金将于12月29日每10份基金份额派发现金红利3.5元,权益登记日。除息日为12月28日。  相似文献   

18.
《理财》2009,(4)
不拔一毛的“铁公基”,是连续两年多不分红的老基金,共计16只。Wind统计数据显示,从2007年1月1日至今两年多,华夏红利、东方精选等16只开放式基金从未进行过分红,合计“截留”了高达810亿元的可分配收益。统计显示,这16只基金在2006年、2007年度实际上都具备分红能力,其中一部分基金在2006年内进行了较大比例的分红,而在2007年、2008年则未就上年度的可分配利润进行分红。近日有消息称,证监会正在酝酿新的基金分红政策,此类现象有望得到改变。  相似文献   

19.
《证券导刊》2011,(11):64-64
华夏基金近日发布公告,旗下华夏债券基金、中信稳定双利债券基金近期实施分红方案,其中华夏债券基金每10份分0.20元,权益登记日、除息日为2011年4月6日,红利发放日为4月7日;中信稳定双利基金每10份分红0.14元,权益登记日、除息日为2011年3月30日,红利发放日为3月31日。  相似文献   

20.
2008年是基金业不堪回首的一年,2009年3月31日,456只公募基金的年报已全部公布.全行业亏损总额超过1.5万亿元人民币.按照相关规定,基金在亏损的情况下是不分红的.但是在股市红火的2007年,基金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同样也不分红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