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仅仅由于可能被一家中国公司收购的传言,英国电讯设备公司马可尼的股票昨天就在伦敦股市中上扬了15%:收市时,该公司股票每股升39.25便士,报305.75便士。这家中国公司便是被称为“中国最具发展潜力、国际化程度最高的标杆型企业,,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相似文献   

2.
MBO作为一种新的融资并购方式,为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以及公有制企业产权问题的解决开辟了一条新路。MBO在中国的发展,已是历史必然,在激励企业内部的积极性、降低代理成本、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解决MBO存在的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对中国其他企业来说,未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将越来越多,遭遇的反对和阻力也将是全方位的,而中国企业在面对这些阻力时,要学会以多种方式和国际语言来应对和沟通。[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实施跨国经营。中国企业如何在国际市场上打造自己的品牌?这是摆在每个欲在国际市场争得一席之地的中国企业和中国企业家面前最迫切的话题。实际上,近年以来,中国企业尝试通过收购世界跨国公司的业务部门和品牌资产,企图达到快速在中国市场树立自身品牌的目的。但事与愿为,明基宣布将其并购的西门子手机业务破产;同样身陷并购之困的TCL也举步维艰……等等这些情况都说明了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的品牌经营的并不成功。中国企业收购跨国公司品牌和业务部门究竟出现了什么问题?中国企业如何管理和处理收购过来的跨国公司的业务和品牌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走近中国MBO     
中国的MBO管理层收购方案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相当程度上是对那些发展过程中所有权不清的企业的产权结构进行理清,是对企业创业者贡献的一种补偿,而国外标准意义上MBO解决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过度分离造成的管理低效、代理成本升高的作用变得次要,因此MBO的方式只适用于解决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定企业的历史遗留问题,而不能作为企业产权结构改革的一般模式。  相似文献   

6.
中国企业家环保意识综合评价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管理层收购的涵义 ,阐述了中国企业应用管理层收购的现实意义 ,具体分析了两个企业的管理层收购实践 ,探讨了中国企业实行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资金永远是企业扩张过程中的瓶颈,兼并收购已经成为了企业扩大经营规模和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传统的现金收购模式受资金短缺的制约.股权收购模式产生的权利稀释会影响企业的股权结构、管理模式及股东权益。  相似文献   

8.
国内外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经理人的代理问题是收购企业价值减损的重要原因之一。问题在于,什么样的收购企业会承担更大的代理风险?通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发生于2001-2005年共301家收购企业在并购前后企业特征与企业价值的关系,对并购活动中经理人代理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发现,凡是容易引发代理问题的收购企业在并购前一般具有如下特征:较高的自由现金流量、大型的企业规模以及国有控股的企业性质。而在并购前企业高的负债水平、经理人对本企业的高持股比例以及良好的经营管理水平有助于减少并购中的代理问题,从而提高并购后企业的价值。本文为企业外部投资者监督、控制经理人不合理的并购决策,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9.
《海外经济评论》2006,(39):14-16
尽管中国仍然强劲吸引着大量的外国投资,但过去一年,该国许多领域对外资的热情已明显降低。对于外资收购某些中国机械企业,中国政府已发出反对信号,此外它还给海外传媒公司设置了新的限制。  相似文献   

10.
管理层收购(MBO)作为中国企业产权革命的一种新型方式,理论上有助于企业明晰产权、理清产权关系,并可降低委托-代理成本。但依据中国现阶段MBO的发展状况来看,融资间题是MBO发展过程的主要障碍。融资渠道的不畅导致管理层间接收购目标公司,使其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与控制权产生一定程度的分离.且控制权超过所有权,最终是管理层成为控制性股东,对公司治理结构造成不良影响,危害小股东利益,甚至出现管理层盘踞和内部人控制现象,进一步加大了对管理屑的约束与监督难度。要改变目前MBO融资状况,主要应加快中国的金融制度改革步伐,并借鉴国外MBO的经验,不断创新MBO融资工具,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为MBO发展开拓更广阔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从中国整体经济战略的考虑出发,逢低收购日本大型企业的股权,有利于拉动国有组装企业与之进行高层合作,震灾给了中国资本进入日本企业的良机  相似文献   

12.
一次,在一位名企业家的婚礼上,某名经济学家对一位单身女嘉宾开玩笑说:“你要是也想嫁一个名企业家,就去找那些刚刚到海外进行了收购的中国企业老总。”女嘉宾问为什么,经济学家不慌不忙地说:“他们出去收购后的一两年一定有一大堆烦心事,压力特别大,这时候最需要安慰和关心。你这个时候出现,十拿九稳。”  相似文献   

13.
在充分肯定MBO本身的积极意义的前提下,吸收其精华,去其糟粕,使MBO成为改革的有益工具.在考虑中国资本市场和企业实际的基础上,文章阐述了我国MBO对于西方MBO的从内涵到外延变异及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李欢 《南方经济》2003,(4):68-70
广州民营高科技企业——广州新大科技公司通过借辽宁远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壳”成功上市,达到了其利用股市融资的目的。为民营企业并购上市公司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江科 《南方经济》2002,(2):68-69
中国内地企业收购香港上市公司有需时甚短、成本较低、资金充沛、条伯宽松、受益较大、信誉提高等好处,但应注意不得违反中国内地对于境内企业对外投资和上市的有关限制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海外经济评论》2006,(30):29-30
中国龙让许多人喘不过气。每当中国人试图收购一家欧美企业的时候,“黄祸”就会被提出来。然而,近日的一则消息再一次证明,这条龙实际上没有喷出任何火焰。  相似文献   

17.
巨亏终于让克莱斯勒成为烫手山芋,中国买家被认为是收购最大热门。克莱斯勒能否继罗孚、双龙之后“嫁”入中国?假使收购成功,中国企业又该如何驾驭这台已然失意的越野车?[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中国早在2001年就已加入世贸组织,在国际市场不断融合的大环境中,中国企业也需要在国门外谋发展,那么跨国兼并无疑是企业迅速实现跨国发展的有效方式,对于自有资金并不充足的中国企业来说进行跨国的杠杆收购就是必然的选择.但是融资问题就摆在了中国企业的面前,运用可转换债券进行并购活动是可选择的办法,从海外金融机构处融资、发挥中国跨国银行在企业境外融资中的作用已是有实践证明的有效方式.  相似文献   

19.
传媒     
《浙江经济》2009,(14):7-7
中国企业海外抄底攻略 中国的企业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跃跃欲试 从2009年年初,截至2009年2月17日,在全球跨境并购规模同比下降35%的情况下,中国企业今年的海外收购总额同比增加40%,涉及金额达到218亿美元,仅次于德国,居世界第二位。  相似文献   

20.
自2004年,中国赴美大豆收购团铩羽归来后,在国内大豆加工企业哀鸿遍野声中,这些跨国粮企大举进入中国,控制了全国66%的大型油脂企业,控制产能达8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