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的总体目标与战略重点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科学合理的中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对推动国家城镇化健康发展,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对加快国家现代化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提出了中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的目标导向,到2030年,全国城市总数达到770个左右,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70%左右,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5%~60%左右,城镇化发展长期处在后期的成熟稳定发展阶段,基本形成新金字塔型组织格局、轴群连区的空间格局、分工合理互补发展的职能格局、高效运行的城市行政设市格局。为了保障中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的优化,一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城市,形成创新网络格局;二是实施国际化战略,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形成国际化发展新格局;三是实施生态优先战略,建设生态城市,形成城市发展安全生态格局;四是大力发展智慧产业,建设智慧城市,形成城市发展智慧网络格局;五是有序发展低碳产业,建设低碳城市,形成低碳城市建设格局;六是实施文化传承战略,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形成城市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格局;七是推进行政区划有序调整和设市试点,确保新设城市支撑国家城市空间发展的新格局;八是正确处理好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优化的多元关系,形成公平均衡、包容发展的城市空间新格局。  相似文献   

2.
城市地域系统的结构决定了城市低碳发展的基础。在反思传统城市地域系统规划低碳发展的局限性基础上,以临港新城低碳城市地域系统优化案例为研究对象,对空间结构、土地利用、交通体系等城市地域系统核心构成要素进行低碳优化分析。研究指出低碳城市地域系统在空间结构上具有高密度、高容积率、高层的紧凑型特征,多中心的梯级空间格局,分散组团式的空间开发;集约化、多样化的复合功能的土地开发;公共交通导向的走廊式空间规划,发达的小地域空间道路体系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港口的繁荣对城市发展和格局演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而城市为港口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平台和依托。港城之间可以实现多层面不同范围的互动发展,从而影响整个城市的空间格局。通过系统梳理港口和城市的互动关系和作用机理,以北方典型的港口城市——天津为例,探讨从近代到新中国成立后城镇化不同阶段港城互动模式下,城市规划方案和空间布局的演变历程,梳理出天津"一城双港"、"一城一港"、"双城双港"的发展脉络。最后,总结出天津总体及分区城镇化格局演进路径,指出天津城镇化由点状带动到轴线扩展,由一城一港非对称式到双城双港对称式的格局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宁夏生态环境分区与城镇体系空间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是20世纪以来人类发展的重大趋势之一,城镇体系是城市化发展的地域组合形式,其发生、发展与周围的自然系统存在着必然的、紧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充分体现在城镇体系的地域特征、空间格局与布局规律上.我国西部地区城镇化发展普遍滞后,脆弱的生态环境必然导致城镇化发展的地域化途径.文章针对宁夏目前存在的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宁夏的5个生态环境分区为基础,首先探讨了城镇体系空间发展的地域特征,进而明确提出了宁夏城镇体系空间发展战略,在空间发展战略的指导下,提出了宁夏城镇体系空间布局形态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城镇化影响的地区差异及动态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标:对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常住人口城镇化与户籍人口城镇化影响的地区差异,从动态演进中探索城镇化优化的人口模式。研究方法:运用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与托达罗模型建立了面板数据空间杜宾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样本期内,无论是常住人口城镇化还是户籍人口城镇化,其空间格局均存在地区不平衡现象,相对而言,常住人口城镇化在空间集聚的外溢性、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以及城镇化基础经济水平的平衡性等方面具有更好的空间优化条件,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目前对城镇化的空间优化只能发挥稳定、润滑作用;从动态发展趋势判断,东中部地区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常住性流入城市、西部地区以户籍性流入城市,能够更好地促进东中部地区常住人口城镇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形成,同时借助户籍人口城镇化的润滑平衡作用形成东西部夹击态势,有望促成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高水平空间格局的优化。研究创新:将户籍人口城镇化引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关系研究中,既拓展了现有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与城镇化关系的研究内容,也凸显了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在新型城镇化空间格局优化中的效应。研究价值:通过对比分析以及模型模拟,了解到“十四五”时期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的条件下,...  相似文献   

6.
李璐  冯婷婷 《价值工程》2013,(31):140-141
城市的形成与发展依托于其特有的自然山水地貌,城市的山水格局演变对城市的持续发展及延续城市特色创新有着重要作用。以昆明的自然环境山水格局及其历史景观格局变化为例,探讨城市自然山水格局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空间发展基础。  相似文献   

7.
非常高兴跟大家介绍中国城市发展转型的策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污染物产生于城市,同时绝大多数的能源也被城市消耗,所以要提升城镇化的质量,城市自身需要转型。中国的城市转型有三种类型,同时有六项基本原则。中国的城镇化虽然前一半取得了有效的发展,城市基本格局还是紧凑型的,但是也面临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空间蔓延也在加速.当彰显城市特色和提升文化软实力成为当今发展的大趋势时,中国城市化的转型已经刘不容缓,城市与文化的和谐共生必将迈出崭新的一步.本文以西安城市空间蔓延实例分析入手,在城市地域蔓延的一般规律和驱动力演化基础上,通过对西安城市历史空间格局、现状发展结构及历次规划理念演变过程的分析,总结西安城市地域扩展中文化基因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围绕城市文化基因传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寻求城市空间扩展和文化精神内涵高度和谐的规划理念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中国城市集聚区的演化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国以来,中国大陆城市集聚区空间格局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根据城市人口分布Kernel密度对中国城市集聚区的空间分布和演化过程进行分析.中国城市集聚区自1949年的京津、辽中和长三角3个城市集聚区开始发育,到2003年其空间格局已形成"长三角-山东半岛-苏鲁皖边界"、"京津冀-中原-晋中"和珠三角等三大城市连绵区、11个城市集聚区和9个城市集聚发育区.从中国城市密集区的空间演变过程可以推测,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发育新的城市集聚区的可能性和数量都较为有限,城市密集区的演变趋势主要表现为:原有处于发育阶段的城市集聚区的进一步形成;原有城市密集区之间通过空间拓展出现空间衔接,并形成地域范围更大的城市连绵带.  相似文献   

10.
选择城镇化与金融作为交叉研究视角,建立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研究数据库,选择金融相关率和劳动力区位熵作为测度指标,分析刻画我国城市金融发展水平序列类型与空间格局,并对城市金融水平与城镇化水平进行交叉组合分析。结论表明:(1)各城市金融资产及人力资源较全国平均水平具有高集聚的特点,但各城市之间发展并不平衡,呈现相对落后、较为发达和相对集聚三种类型;(2)我国城市金融发展格局呈现出主要存在以北京为金融发展高地的北部金融发展区和南部上海为龙头的沿海金融发展弧带;(3)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城镇化发展与金融发展之间表现出阶段关联性,并呈现出"少数核心发展极+沿海-内陆梯度分布"的金融发展态势。最后,提出适配城镇化发展的金融服务策略模型。  相似文献   

11.
中国省域城镇化综合水平的空间特征与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全国31个省域2005~2014年的相关数据,从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四个方面,构建中国城镇化综合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计算出2005~2014年全国31个省域城镇化综合水平指数,并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对影响我国省域城镇化综合水平时空差异的主要指标进行了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具有显著的全局空间正相关,省域城镇化空间格局变化不明显;中国省域城镇化综合水平区域差异低于人口城镇化的区域差异,经济城镇化对城镇化综合水平的基尼系数贡献率最大;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交通条件、政府干预、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创新对城镇化综合水平有正向促进作用;而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不利于城镇化综合水平的提高,城镇固定资产投入在统计意义上对城镇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推动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探究新型城镇化质量发展现状以及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对提高新时代新型城镇化的质量至关重要。研究测度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新型城镇化质量发展状况以及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空间格局演化特征,基于熵权-TOPSIS模型、核密度估计法、重心-SDE模型以及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并探究空间视角下数字经济发展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型城镇化质量整体呈现逐年上升趋势,各省份之间新型城镇化质量存在差异且差异在逐渐缩小,空间上呈现东密西疏的特征;数字经济发展能够显著促进新型城镇化质量提升,并且新型城镇化质量具有空间溢出效应;机制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新型城镇化质量的积极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公共资源、创新能力的提升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1985~2010年中国城市的空间格局与重心演变轨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市辖区统计数据、GIS空间分级方法以及重心移动模型,对1985~2010年中国城市人口、经济与用地的空间格局及重心演变轨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中国的区域发展战略及城市发展方针相适应,2000年之前中国总体形成了东部沿海地区及特大城市周边地区集群式布局与东中西非均衡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2000年之后中国东中西部城市集群的现象更加明显,但全国层面逐渐形成了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空间格局;中国城市人口、经济与用地规模的重心历年均位于苏鲁豫皖交界附近,"由北向南"移动的特征最为明显,东西向的移动距离较小且移动方向不尽一致,不仅反映了区域与城市发展政策对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影响,也反映了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发展的空间效率。  相似文献   

14.
运用综合评价模型、超效率SBM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灰色关联度模型等方法,对2007—2017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协调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呈稳步上升趋势,基本公共服务效率呈波浪式上升趋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新型城镇化质量均呈上升态势;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新型城镇化质量耦合协调度呈逐步上升态势,省际差异逐渐缩小,空间上呈东部、东北、中部、西部梯度分布格局;影响两者耦合协调度的因素具有明显地域特征,其作用强度从人口素质、政府调控,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发展水平到对外开放度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5.
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事关中国未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如何全面推进城镇化发展战略,事关城镇化发展的成败。以Carlino模型为基础,通过全面分析我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聚集经济,得出我国不同区域、不同规模的城市具有各异的城市规模效率。聚集经济是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以此为依据确定我国城镇化发展格局,并提出新一轮城镇化应当与"整体分散,优势集中"的区域发展总体格局相适应,以四大板块区域特征为基础,合理配备城镇化规模结构,建立健全城镇化功能体系,逐步形成城镇化区域格局,切实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最终实现美丽中国的伟大构想。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城镇化伴随着大规模的人口迁移过程。由于人口流向主要是从乡村向城市、从经济后进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长期持续的人口外流,在中西部地区形成城市人口增长和区域人口减少的空间格局。以四川省和河南省信阳市为例,提出了在中西部地区普遍存在的增长的城市和收缩的区域的人口分布现象,分析了大规模人口迁移对流出地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深远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为中国城镇化发展和规划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第一期当前城市化发展与对策 1我国城镇化的特征、动力与规划调控 仇保兴 4新经济时代中国可持续发展城镇化道路的思考  赵大治 蔡予 11民众参与城市空间改造之机制 许志坚 宋宝麒 16面对全球化过程中台北市的都市现实 夏铸九 2 1以生态环境建设为重点 迎接祖国大陆城市化的新阶段 顾文选 32第九届海峡两岸城市发展研讨会暨学术考察总结报告 36基于地域人文环境思考苏南小城镇的发展演化  李建波 张京祥 4 0河西走廊城镇群体的空间分形研究 蒲欣冬等 4 7城市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朱正举 5 3城中村拆迁改造一些问题的探讨 米井春等…  相似文献   

18.
贵州已经进入高铁时代,在国家新型城镇化,"一路一带"战略的背景下,如何借由高铁的契机,落实国家战略意图,融入西南区域乃至全国主要经济区,重构和优化区域关系以及城市空间结构成为重要目标。从当前背景分析、现有问题认知和既有格局梳理出发,提出高铁时代贵州空间发展的主体思路,并从交通廊道和综合交通体系建设、优化城镇空间结构、构建协作为目的的产业升级平台,以及高铁站点城市空间发展等方面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城市空间不仅融入资本运作过程中,而且直接成为资本追求的目标;除了是生产的原料、消费的对象,还是政治权力的基础、意识形态的工具,推动社会走向资本化、消费化和景象化,引起日常生活分裂化、虚拟化、颠倒化等问题。城市空间生产批判不仅有利于认清空间的不平等现象,而且对中国城镇化有重要意义。中国城镇化长期采用粗放的增长方式,不仅存在较严重的城乡二元格局,而且存在市场在空间资源配置中作用不彰的现象,需要转变城镇化增长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20.
中国城市空间格局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始于建国初期,由于受到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以此为依据将建国以来中国的城市化历程划分为四个阶段,研究了各阶段城市空间格局的变迁。研究发现,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西部地区新增城市数量和城市化速度高于中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城市化速度最慢;从改革开放之后到本世纪初,东部地区经历了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国城市发展的总体格局呈现出东部快于中西部、南部快于北部的发展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