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政治课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边看教材边思考问题,然后回答,即带着问题思索.这种方法虽好,但有局限性。本文就这种局限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一定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2.
政治课养成学生的问题意识,要求学生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边看教材边思考问题,然后回答,即带着问题思索.这种方法虽好,但有局限性。本文就这种局限性,更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作一定的再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当前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大多数教师采取教师设置问题、学生思考、回答的方式.这种方式使学生有一个明确的思考目标,有利于教师有序的完成教学内容,但是,长期下去,就使学生形成了依赖性,失去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能力,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4.
问题意识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极为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问题意识可以促进学生独立思考,改善认知,提高学习效益.因此,本文以学生问题意思的培养途径入手,着重培养学生养成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问题意识.  相似文献   

5.
黄睿 《活力》2010,(8):110-110
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已获得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问题性心理品质被称为问题意识。而新的课程标准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以技能培养和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探究式学习和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形成学生终身学习、探索新知的能力和创造性的思维品质为最终目的。教学过程中如何能够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勇于创新的能力。不是“授之以鱼”而是“授之以渔”?对于课堂教学而言,当务之急就是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中形成创造性的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自由课堂即为师生共同探讨的课堂,这种课堂为学生提供了平等的发言机会,提高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有利于培养和加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但是这种课堂需要教师去精心设计,在课堂中,注意对讨论话题的设置和对学生的引导,使得课堂有序进行.  相似文献   

7.
王鑫 《活力》2009,(11)
学生进入中学阶段,在生理发生变化的同时,心理变化更为急速,他们急于摆脱来自家长方面的束缚,要求独立的意识日渐强烈.很多父母叹息"孩子越大越难侍候".在长期的教育中发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学生和家长之间缺乏沟通和交流,许多子女对家长教师不了解,不信任,究其原因是学生的亲情意识淡漠.  相似文献   

8.
建构主义理论是当前教育界的热门话题,它在认识论、学生观、教学观等方面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对我国高职教育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本文就建构主义学习观关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问题意识、创新意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的发展,英语的地位日益凸显.英语教师在教学上就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文化意识.本文从现状和趋势入手,探讨了高职英语专业学生的岗位文化意识的培养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摘要:培养及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应该作为重要教学目标。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问题意识成为创新思维形成的起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11.
林米 《活力》2009,(10)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来源多样化,存在着许多学习成绩差、守纪意识不浓、经常调皮捣蛋的问题学生.这类学生的心理、行为问题具有复杂性和特殊性.教师只有抓住其思想之源、问题之根,才能有的放矢,从而让教育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12.
于妍 《活力》2012,(11):41-41
幼儿园开展的教学观摩与评议这种传统的教研方式,存在着缺乏合作意识的培养和行为跟进上的不足,决定着其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局限性。而采用课例研究.有助于园本教研得以有效持续地开展,有助于教师专业社群得以初步地建构。实践表明,课例研究确实是解决教学问题的源泉.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阶梯,是教学理论的故乡。  相似文献   

13.
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发明的基础,但在当前学生的问题意识却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阐述问题意识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创新的前提,发明的基础,但在当前学生的问题意识却比较薄弱,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阐述问题意识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学生问题意识的现状及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进而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化,现行的高校会计核算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高校会计核算改革势在必行.本文就这种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高校会计核算改革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学生的课堂兴趣,积极主动回答问题,把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会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学习的技能,从而养成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结合网络环境与人文意识开发的大学英语微课已成为大学英语课堂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7.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但是我国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因此,必须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气氛,采用启发式教学,精心设置问题情境,从而激发和唤醒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PBL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发挥"问题"对教学过程的指导,使学生参与在其中、沉浸在其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辨分析能力.在等效电路法的教学过程中运用"问题"引导教学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举一反三、联系实际,改变昏昏欲睡的模拟电子技术课堂,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建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9.
培养及强化学生问题意识应该作为重要教学目标。采取多种途径发展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问题意识成为创新思维形成的起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问题研究意识是学生发挥其数学思维模式的重要表现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研究意识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当前研究提高学生创新能力途径很多,而对培养学生问题研究意识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以全新的角度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促进学生问题研究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