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诶 《现代商业》2007,(29):233-235
本文从子女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力问题。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分析父母为子女未来和现阶段教育积极增加收入,进而说明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子女教育之间的联系,并具体分析了此类劳动力流动的表现特点。最后通过宏观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在宏观数据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杨诶 《现代商业》2007,59(35):233-235
本文从子女教育的角度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动力问题.首先建立理论模型,分析父母为子女未来和现阶段教育积极增加收入,进而说明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子女教育之间的联系,并具体分析了此类劳动力流动的表现特点.最后通过宏观数据的实证分析,验证了理论模型在宏观数据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陈光普 《中国市场》2014,(3):120-127
大规模的农村劳动力流向城镇,是我国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的一个必然现象。农村劳动力的流动既受经济因素的影响,如农民工在城镇的预期收入等,又受城乡之间不平等的因素的影响,如户籍制度和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等,具有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阶段特征。而农民工在城镇的收入水平很大程度上受歧视性、不平等因素的影响。要促进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就要从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和培育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两大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从一个人口流动率极低的国家转变为农村劳动力大规模向当地乡镇企业以及异地转移的国家。该文从国内和国外两个视角对农村劳动力流动进行回顾,着重从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转型期农村劳动力流动带来的问题,并对其中对劳动力回流这样一种特殊的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现象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邵婷 《商业时代》2007,(27):7-8
特殊的经济发展路径和制度安排使得我国人口流动也呈现出"中国特色"。我国农村人口流动特点包括目的地分布在东南沿海一带的省份和城市以及省内的中心城市;90%的就业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建筑和社会服务业;循环式流动;高教育者更多选择家乡非农产业就业而不是外出打工;迁移网络对人口流动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一个极富挑战性的难题.本文简要回顾农村劳动力的总体情况,着重对农村劳动力流动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新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与转移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分析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特征,力求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产业发展的步伐、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和与此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与转移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分析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特征,力求为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提升产业发展的步伐、促进经济社会的和谐和与此相关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商》2015,(6)
产业转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经济的发展在逐渐发生,会对经济结构产生重大的影响。农村劳动力人数庞大,构成了我国庞大劳动力资源的基础。农村劳动力往往随着产业转移而在地域上产生流动,产业转移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产生深远的影响。我国东部地区产业发展趋于饱和,中西部地区承接条件日趋成熟,产业转移可以促进农村劳动力流动,使农村劳动力就近实现就业。国家应完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体系,推动制度改革,同时完善农村劳动力保障体系,促进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2010年内蒙古统计年鉴数据,并结合文献资料研究结果,归纳总结内蒙古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现状及特征,分析对农业、农村第二、三产业发展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生的负面影响,并提出了三点建设性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贫困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本研究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针对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减贫效应,从贫困缓解论、贫困加剧论以及不确定论三方面进行概述,重点分析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农村贫困的影响及机制。结果表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通过提高农户非农收入和改善整个社会的资源配置效率在收入维度上对农村贫困具有一定减缓作用,但同时,受农村劳动力过量流失的影响,外出务工在农户生活照料及社会保障等多维贫困上并未表现出显著作用,甚至存在一定负面影响。因此,应把握好劳动力外出之度,促进劳动力就近就业,同时加强对农村留守人员的社会保障,以实现多维脱贫、乡村繁荣。  相似文献   

12.
浅析非农劳动力市场吸纳农村转移劳动力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建立面板教据线性回归模型来计算非农劳动力市场三部门的就业弹性,进而分析三部门吸纳农村转移就业的能力,来说明三部门应该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农特转移劳动力的就业安置.  相似文献   

13.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本文从通过介绍农村劳动力流动过程中国家政策的演进过程,并结合南京市进城农民工实际调查情况,深入分析影响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各种制度性因素,最后对政策制度提出思考。  相似文献   

14.
农村劳动力回流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是继“民工潮”之后,当代中国农村人口流动的又一引人注目的现象。规模较大的回流始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近年更有上升趋势。产生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主要包括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动、体制政策的障碍以及外出劳动力的自身因素等几个方面。针对这些问题,扩大城镇就业机会,发展农业产业化,减少农村外出劳动力的回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有关政策的根本出发点之所在。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及2013年统计年鉴等数据,分析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呈现出的一系列新特点。面对现有的农村居民收入分配格局,本文提出增加农村外出劳动人口收入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社会变革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基本特征.它对优化全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切实提高农民收入、从而促进农民消费的进一步增长具有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牛玲 《现代商业》2014,(2):186-187
我国的劳动力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但仍面临者农村人口空心化、结构性矛盾、户籍制度等一系列的挑战,因此我国需要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加强对流动劳动力的教育培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并完善针对流动人口的城市住房制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Logistic的农村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莉 《商业时代》2007,(20):4-5
Binary Logistic回归主要是研究0/1二值品质型因变量与自变量取值之间关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多种学科领域。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长春市农村劳动力流动情况的问卷调查,运用Binary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探讨农村劳动力流动行为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于丽萍 《致富天地》2002,(11):15-15
由于农产品价格下跌和农村劳动力增加,今后5年将是农村劳动力供给的高峰期,每年新半外出打工农民将不少于800万人,流动就业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0.
拥有庞大的中等收入阶层是现代社会的重要表征。合理的社会结构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而合理的社会制度设置在社会结构调整中至关重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有利于改变当前社会结构。要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这只“有形的手”的作用,改革户籍制度以及与户籍相关的教育、就业及社会保障等制度,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从而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供制度性机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