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基于“小产权”房市场的农地发展权的缺失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城乡二元土地制度及相应的土地管理制度,不断上扬的房价,农民维权意识的增强,城市化过程中住房需求的增加,地方政府管理缺位等是"小产权"房产生的原因."小产权"房市场中存着农地发展权缺失问题.虽然我国的土有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两个产权主体,但是这两个主体的地位是不可比的,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没有最终处分权,国家可以动用征地权来获取集体所有土地,甚至通过征政力量侵犯农村集体土地的经营收益.因此,确保农民利益的最佳途径就是让农民真正完全享有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实现国有与农村集体土地同地同权.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从国家、农民和村庄三个视角,评述国内外有关中国农地集体化的研究文献,深入探讨农地制度变迁的复杂成因与历史过程。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研究结果:从国家视角来看,已有研究以现代国家建设为基本脉络,将农地集体化视为一项革命性的制度安排,其成因可从国家推动集体化的原因和采取的措施来分析;从农民视角来看,已有研究关注农民的能动性,既分析了他们在情感、认知、观念和行为上的变化,也可从中见证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实践探索;作为连接国家与农民的中介,村庄兼具文化上的“共同体”和利益上的“博弈场”两种属性,该视角侧重考察农地集体化的微观机制,分析各主体在文化和利益驱动下的互动关系。研究结论:集体化是准确把握我国农地制度为何坚持“集体所有”不动摇的关键,未来可从强化学科交叉、促进理论提炼,超越单一视角、寻求整体理解,以及突破方法局限、增进多元认知等方面入手,以便在更广阔的理论对话上有所提升,构建更具中国特色的理论表达。  相似文献   

3.
农地“三权分置”作为新发展阶段我国农地制度的重大创新,应基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构建新型农地“三权分置”制度。农地“三权分置”助推乡村振兴的理论逻辑在于,通过强化集体土地所有权管理功能统摄下稳定农户承包权的保障功能和放活土地经营权的财产功能,最终通过农地“三重复合功能”发挥作用,从而最大限度地从边际上提升农业发展效率,通过农业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当前农地“三权分置”政策执行中存在所有权实践地位强化排斥小农的困境、承包权主体地位弱化与固化的困境以及经营权大规模流转偏向导致的效率困境,背离了政策制定者预设的目标,不利于推进乡村振兴。为此,本文基于对上海松江的实践考察,提出以成员权的集体土地所有制、承包权自愿有偿退出与转让机制以及立足传统农民本位的农地经营权制度来健全农地“三权分置”的实现路径,培育固守农业农村的“新型职业农民”作为突破,最大限度地提升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4.
农地权属似乎是一个无需争论的问题,但基于7省567个样本农民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职业、教育水平以及不同区域的农民,对农村土地权属的认知均表现出强烈的非集体化倾向以及高度国家化的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农民这种与法律规定相悖的非集体化认知对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土地征收等方面有着显著影响,不同认知方式的农民有着不同的行为反应。因此,在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政策制定者和基层工作者必须尊重农民这一基于实践观察而确立的现实认知。  相似文献   

5.
申延金 《农业经济》2012,(6):111-113
农村集体土地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资产,承载着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复杂的利益关系,农地“财政化”,不仅会导致村干部索贿受贿,而且会直接损害农民利益,危害我国粮食安全,激发干群矛盾,影响社会稳定.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村干部的农地“财政化”倾向,不仅可以消除村干部寻租或腐败的滋生土壤,而且可使我国的耕地安全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6.
我国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资本化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简要分析了农地使用权资本化是解决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解构了农地资本化面临的制度、技术、市场等诸多障碍,并结合目前中国实际状况、提出了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资本化运营的几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农地权属似乎是一个无需争论的问题,但基于7省567个样本农民的调查发现,不同年龄、职业、教育水平以及不同区域的农民,对农村土地权属的认知均表现出强烈的"非集体化"倾向以及高度"国家化"的特点。调查结果显示,农民这种与法律规定相悖的"非集体化"认知对当前我国农地流转、土地征收等方面有着显著影响,不同认知方式的农民有着不同的行为反应。因此,在农村土地管理工作中,政策制定者和基层工作者必须尊重农民这一基于实践观察而确立的现实认知。  相似文献   

8.
集体土地征收涉及农地所有权和使用权的改变,关涉农业发展、农村稳定和农民生存权益的保障。而征地权的扩张和滥用,使得征地者"左手违法,右手执法",将农民排斥在征地程序之外;土地征收程序因农民参与权的缺失而缺乏合法性和正当性。积极探索农地征收中的农民参与机制,是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立法的一个突破现实困境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9.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地交易:权利的制度性异化与复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基于交易和权利的视,分析了城市化迅速推进背景下农村集体土地被政府大量征占过程中相关权利出现的严重制度性异化.主要表现为:模糊的农地集体所有权、不规范的农地承包经营权、残缺的农地交易权以及异化的土地征收权.作为其后果,中国农地交易价格被严重扭曲,稀缺的土地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因此.必须清晰界定农地集体所有权,并通过促成集体土地依法入市实现完整而有意义的农地交易权;必须严格界定政府的农地征收(用)权、不能让农民承担城市化的主要成本.  相似文献   

10.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农业农村发展的重大战略,其战略目标实现与农地制度创新改革紧密连接,农地“三权分置”作为新时期农地制度改革的核心,视为乡村振兴的力量源泉。为丰富我国农地“三权分置”与乡村振兴的互动机制研究,助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政策、理论、价值、效率等多维度阐述农地“三权分置”助推乡村振兴的实现逻辑,探索其助推乡村振兴的五大传导路径。具体实施过程中因存在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强化与农村集体定义模糊、农民土地承包权的维稳与相关法律机制不明晰、农民土地经营权的放活与农户流转意向低迷之间的冲突,聚焦于农地“三权分置”的障碍因子,应进一步对集体所有权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明确,加强引导农户土地承包权流转,健全相关土地保障权益,做出土地经营权的入市交易的信息公开与保证,进而完善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1.
城市边缘区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对统筹城乡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实证务析法和逻辑推理法对重庆市江北区双溪村的农地流转进行研究,发现"农地退出"和"农地使用权‘倒包'兼入股流转"两种模式实现了双溪村农地的整体流转,但在流转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耕地、正确处理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保证农民长久生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2.
建议及早制定《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管理条例》,确立集体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按土地使用权优于土地所有权的近代物权法精神,对农民的农地使用权设定耕作权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地市场目标模式及其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农地市场目标模式及其构建于静波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依赖于农地市场的建设。我国农地市场可采取“两级市场、多种方式”的目标模式。建立和发展农地市场是构建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最基本内容,没有农地市场的发育和建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就难以巩固和发展,农村剩余...  相似文献   

14.
论我国农地集体所有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制度变迁理论和产权理论 ,论述了我国农村现行集体土地制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提出了弱化农地所有权 ,变农地使用权为一项独立和完整的产权并归农民所有的制度主张 ,同时分析了这一制度在中国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农地问题,不只是小产权房岁末年初,有关"小产权房"的话题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先是2007年12月11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强调"城镇居民不得到农村购买宅基地、农民住宅或‘小产权房’,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租用、占用农民集体土地搞房地产开发"。  相似文献   

16.
“十五”期间,上海将建立以中心城为核心,新城为辅城,中心镇为骨干,集镇为基础,与国际化大都市适应、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多层次有机结合的生态城镇网络体系,形成“中心城体现繁荣繁华,市郊体现实力水平”的发展格局。   但现在的问题是,无论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小城镇建设,征用集体土地上时都遇到了较大阻力。 征用农地遇到的难题   在基础设施建设使用集体土地时,我们遇到三个难题。   第一个难题:如何确保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   土地财产权应该视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经济权利。基础设施建设使用集体土地的…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问题,一直是我国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而农村土地问题的核心内容,是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我国有9亿农民,土地面积的一半为农民集体所有.从历史上看,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不仅带动了整个土地制度的改革,也促进了农村和国家的改革和发展,例如,近20年的改革开放,就是首先从推行农地两权分离基础上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改革开放初期.新的土地产权制度设计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我国农村经济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但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中的土地问题不断出现,如由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模糊等…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农村土地资产开始显现,村、组的利益日益显化,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也正发生着变革,农地产权主体也进一步细化,但农村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产权主体的权能依然不对等.另外,城郊村集体土地与城区国有土地的界线模糊,集体土地所有权客体范围难以界定,农村集体土地产权的法律保障性较低.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农村土地由农民集体所有,有着丰富且严格的内涵,具体表现为农地集体所有的专属性、农地集体所有的实物不可分性、农地集体所有的支配受限性、农地集体所有的权能可分性、农地集体所有的收益可分性等,理清农地集体所有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1)有利于制止地方政府对农民集体土地的非法征收;(2)可以有效制止对集体土地的变相买卖;(3)有助于澄清农地集体所有相关问题的一些争论;(4)可以实施有效的生产组织形式进行农业现代化经营。  相似文献   

20.
统筹城乡背景下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法律制度的不足与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村改革中,土地问题永远是一个无法绕开和回避的核心问题.统筹城乡的改革也是首先围绕土地制度的创新和改革进行的.一直以来,国家的经济发展思路是建立在工业优先和城市优先的基础上,从而导致城乡分割和三元经济结构.为了推行这一发展思路,在农村集体土地法律制度方面,国家采取制度歧视.本文指出了在农村集体所有土地法律制度方面存在的不足,同时也提出了应加强农民土地权利的法律保障、放松对农地产权主体行为能力的约束等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