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9 毫秒
1.
尉京红  李薇  贾芳芳 《经济论坛》2004,(24):136-138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产权制度的不断完善,资产评估日益成为为维护产权主体利益而不可缺少的社会经济活动,资产评估执业质量也因此而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今年初开始,我国首次开展了全国范围内的资产评估行业执业质量大检查,表明加强资产评估行业管理,提高资产评估执业质量已经被提到了一定的议事日程。因此,针对我国目前资产评估执业质量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对于提高我国资产评估执业质量总体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资产评估质量是资产评估行业的灵魂,是评估业赖以生存的关键因素,而评估准确性是评估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通过国外评估界、司法界对评估准确性的研究及其成果的应用来解释该研究发展趋势特点,进而为我国评估质量评价总原则的设定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3.
《大陆桥视野》2011,(11):80-80
财政部部长助理、财政部资产评估准则委员会副主席刘红薇日前表示,经过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资本市场规模不断扩大,金融创新不断增加,资本在市场中的流动已经成为常态,这些都为资产评估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对资产评估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资产评估中的“立项”和“确认”原本是国有资产评估中的两个基本环节。到目前为止,不仅国有资产、集体资产、乡镇企业的资产的评估须经各自的主管部门“立项”和“确认”。房产、土地使用权等分属不同行业和部门管辖的资产的评估也必须经其主管部门“立项”和“确认”。这样,我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就出现了以所有制、部门、行业及地区管辖权为边界的“割据”局面。正确认识资产评估“立项”和“确认的性质、权力归属,以及它在我国资产评估不同的发展阶段中的作用,并合理地加以运用,直接关系到我国资产评估事业能否有序健康规范地发展  相似文献   

5.
评估机构管理、评估人员管理和评估业务管理是世界各国资产评估行业管理的三个重点,我国资产评估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与不足,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改进、完善我国评估管理。  相似文献   

6.
客户与资产评估机构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产评估质量问题是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资产评估质量受到来自评估师自身和资产评估机构、客户、监管部门等各方面的影响。在我国目前的资产评估执业环境下,客户对资产评估质量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起重要作用。本文从客户与资产评估机构问博奕分析的角度探讨了客户对资产评估结论的影响,旨在建立一种有效的约束机制,消除客户对资产评估结论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李玲  裴淑红 《时代经贸》2013,(20):139-139,142
我国的资产评估业务萌芽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壮大。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资产评估已有百年历史,在我国仍属新兴行业,其职能主要是对交易中的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资产评估已渗透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无论经济交往,政府工作,法律事务或者社会活动都将涉及到资产评估活动,评估行业已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城市中介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8.
于艳芳  王艳琴 《经济论坛》2004,(11):152-152
目前,关于我国现阶段资产评估的基本职能是鉴证还是咨询的问题理论界观点不一,众说纷纭。然而,资产评估的基本职能对资产评估机构和资产评估人员法律责任的确定具有重大意义。这一问题的明晰将使目前我国资产评估机构和资产评估人员承担的法律责任过重,承担着部分不该承担的法律责任的现象得到部分消除,从而使资产评估行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关于资产评估机构体制改革的几个问题、应明确的几点认识1.改革的对象。资产评估机构体制改革的对象是“国有官办”的评估机构。按照国际惯例,资产评估行业是一项独立的行业,资产评估机构是非官办的社会经济组织,是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3000家左右的...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资产评估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资产评估是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从近年来有关证券媒体的报道来看,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的质量不容乐观,表现在不少公司的资产评估行为不规范、信息披露不充分、评估结果缺乏公正性。笔者拟对最近两年来上市公司的资产评估进行较为系统的实证分析,考察上市公司资产评估的信息、市场结构和评估质量三个方面的问题,以期为我国正在进行中的资产评估行业改革和资产评估准则制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资产评估业务萌芽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伴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发展壮大。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资产评估已有百年历史,在我国仍属新兴行业,其职能主要是对交易中的资产价值进行评定和估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化和生产要素市场的发育,资产评估已渗透到经济生活中的各个角落,无论经济交往,政府工作,法律事务或者社会活动都将涉及到资产评估活动,评估行业已成为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部分,成为城市中介服务行业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新经济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与挑战。我国资产评估市场经济的运行不够规范,评估的公正性,科学性还得不到保证、政企难以分开,违规现象较为严重,应当转变政府职能,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加强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以促进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灿若群星的会计师行业中。有一个不断开拓前进,在拼搏中迅速崛起的会计师事务所一华丰会计师事务所。创建十一年来,它以超前的意识、勇于开拓的精神、全优的服务、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取得了社会的认可,享有良好的信誉。 华丰会计师事务所于1988年经财政部批准成立。于1991年取得资产评估资格.1999年5月经财政部批准完成脱钩改制,建立了由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出资发起的有限责任事务所,华丰所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依法纳税、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  相似文献   

14.
《经济论坛》1997,(15):22-24
论中国资产评估行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对策(上)□河北会计师事务所课题组资产评估,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种中介活动和行业,在我国发展迅速。但是,毕竟它还是一项新事物,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资产评估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如不尽快解决,不仅不利于...  相似文献   

15.
贾宝和 《经济师》2003,(3):46-46,54
我国由于政府部门就某一评估业务进行管理 ,造成评估行业财政部、建设部、国土资源部、计委、工商等部门多头管理。随着我国加入WTO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 ,政府转变职能等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统一管理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蒋文宁 《经济师》2011,(9):84-85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深入,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国际评估公司相继深入到我国内地开拓市场,在国际经济交流日益紧密的今天,我们本土的资产评估机构也应当努力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国际竞争力,在涉外资产评估机会来临之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中外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文章结合近几年内三次分别前往新加坡、越南、马来西亚三国开展企业资产评估以及为相关审计项目提供价值咨询配套服务业务实践基础上,总结涉外资产评估业务经验。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灿若群星的会计师行业中。有一个不断开拓前进。在拼搏中迅速崛起的会计师事务所—华丰会计师事务所。创建十一年来。它以超前的意识、勇于开拓的精神、全优的服务、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高效、一流的服务取得了社会的认可,享有良好的信誉。 华丰会计师事务所于1988年经财政部批准成立。于1991年取得资产评估资格, 1999年 5月经财政部批准完成脱钩改制,建立了由注册会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出资发起的有限责任事务所,华丰所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独立核算、依法纳税、以其全部资产对其债务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8.
高艳美 《当代经济》2021,(8):118-121
数字经济作为信息化、智能化的新经济模式,既能为经济增长供应新动能,又有利于提升传统产业转型质量.目前,数字经济发展总体呈良好势头,促进了资产评估行业创新能力的提升,但其潜力尚未充分发挥.本文通过对数字经济驱动分析,结合资产评估人才供需现状,从资产评估事务所、高校人才培养等方面多措并举,探索资产评估人才执业能力提升路径,有利于资产评估人才顺势新时代社会需求,提升行业专业服务能力,更有效地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9.
《经济师》2017,(12)
随着资产评估行业的高速发展和国际型行业的初具雏形,行业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日益强烈。文章从资产评估行业国际化人才素质入手,结合多年双语教学实践的经验,多角度地对资产评估专业双语教学的目标、课程体系、教学课堂环节、教学考核环节、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构想和建议,以期提高双语教学的效果和质量,为我国资产评估行业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国际型人才。  相似文献   

20.
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市场资源相对枯竭等不利局面,因此,挖掘未来的市场机会,明确我国资产评估未来的发展方向,确保资产评估行业长足稳定的发展,成为目前资产评估行业内部热议的一个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