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件     
《浙江经济》2009,(2):6-6
浙江民企首度占据出口“半壁江山” 在民资大省浙江,多年来领跑全省出口的民营企业在2008年更进一步,首度占据了出口的“半壁江山”。2008年浙江省出口1543.1亿美元,民营企业占比51.5%,比上年度提高了3.3个百分点。而机电产品中民企比重也达到50.3%,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
汪炜  彭勇 《浙江经济》2005,(6):46-49
基于浙江民企“不愿上市”的现象。本文作者考察了“转型成本”和“融资替代”这两个关键性成本因素对浙江民企上市决策的影响。分析表明,内源式发展的传统民营企业。面临高昂的转型成本,而民间金融的活跃增加了浙江民企上市的机会成本,对企业上市存在明显的替代作用。  相似文献   

3.
《浙江经济》2011,(13):11-11
2010年度浙江民营企业百强榜单发布 象征着浙江民企实力的“浙江民营企业百强榜”6月27日由省工商局和省民营企业发展联合会共同对外发布。2010年,万向集团超越娃哈哈跃升榜首,广厦位居第三,而海亮集团、雅戈尔集团、恒逸集团、吉利控股集团、荣盛控股、正泰集团、中天发展等前10位排序与上年基本相同。年销售额超过500亿元的浙企突破4家。  相似文献   

4.
在民营企业转型期间,企业国际化问题已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浙江是中国民营企业国际化起步最早的地区之一,如何科学地选择国际化方式已成为当今民营企业成功“走出去”的关键。本文结合浙江省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发展现状,归纳总结了浙江民营企业的三种主要切入方式.包括承揽外包业务、依托专业市场、对外直接投资.并对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切入方式的动因做了较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赵伟 《浙江经济》2005,(15):16-18
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是从参与国外企业“外源化”起步的。这种由参与“外源化”到主导“外源化”,进而实现国际化扩展的路径,显然是目前正在从事OEM的大量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的首选路径。  相似文献   

6.
浙江民营企业国际化拓展八大战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永刚 《浙江经济》2005,(19):42-44
21世纪浙江民营企业能否延续昔日的辉煌,取决于它的国际化战略能否成功和国际市场竞争优势能否获得。大型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纵横捭阖依靠的是“核心技术+知名品牌+营销网络”的三位一体综合战略,这些战略对中小企业并不适用。浙江民营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的过程中,已逐渐形成了一些适合自身特点的国际化战略。  相似文献   

7.
《浙江工商》2009,(5):47-47
4月29日,德清县工商联、总商会邀请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赵箭冰律师作了题为“经济危机形势下民营企业如何防范法律风险”的专题讲座,他从当前经济危机形势下,浙江民营企业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防范、  相似文献   

8.
从小规模技术理论看浙江民营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优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宓红 《亚太经济》2003,(4):65-67
小规模技术理论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理论之一。根据小规模技术理论,浙江民营企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在新形势下,浙江民营企业应利用这些优势,“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投资新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民营企业多年来一直担当着突破中国行业准入“壁垒”的探路者角色,2003年,浙江的民资如潮般涌向电力、路桥、公交、航空等昔日“禁区”,一次次展示了浙江民间资本的活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10.
面对民营企业体制机制灵活的“倒逼效应”,浙江国有外经贸企业的改革不断地深化;浙江外贸主体已经由一些小草长成一望无际的森林,浙江外贸出口事业正蒸蒸日上,一日千里。  相似文献   

11.
王跃华 《浙江经济》2014,(11):54-55
一直以来,浙江经济的发展基本是靠要素投入发展工业推动经济增长的。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原有的发展模式开始遇到了增长空间的限制。2008年全球金融风暴以来,世界需求不振、劳动力成本上升和人民币升值,在成本上升、要素趋紧、市场竞争、技术瓶颈等多重压力下,很多浙江民营企业原有熟悉的传统产品市场的盈利空间逐渐变得“狭小”,效益下降,产能过剩。究其原因,主要是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不够、产业技术升级不快,造成产品逐渐被同质化,原有依赖低价策略、一味依赖扩展传统产品生产能力抢占市场这种“粗放型”的扩展模式受到挑战。实际上,近十年浙江制造业一直受困于“大而不强”,关键在于要素投入效率低下、市场竞争力趋弱,投入的边际效益递减趋势明显。浙江经济要持续发展必须进行转型升级,关键就是要加快服务产业发展,提高要素投入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陈斌 《浙江工商》2009,(5):26-26
“危机检验了企业文化,危机更需要企业文化。”近日,在由宁波市工商联、民营企业家协会、《中华工商时报》浙江记者站联合举办的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座谈会上,浙江华联商厦有限公司代表的观点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相似文献   

13.
首届浙江省民营企业峰会日前在杭州举行。浙江省政府领导、众多著名专家、学者和1000多位来自省内以及全国各地具有强劲实力的民营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同探讨浙江民营企业如何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实现“二次飞跃”,做打造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的生力军。浙江民营企业家“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在上个世纪创造了闻名海内外的“浙江精神”、“浙江神话”。2002年,浙江省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全国民营企业500强户数等5项最能反映民营经济运行质量的指标均位居全国第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给大会发…  相似文献   

14.
浙江民营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浙江省经济发展的亮点之一,无论在资源配置、增加就业,还是在政府税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地区经济的推动力位于全国首位。近年间,“浙江现象”、“浙商精神”以及“温州模式”引起了全国各地政府与企业的广泛关注。文章就浙江民营经济发展历程与现状进行分析,探寻其快速发展的原因,以期对于中国的民营经济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浙江工商》2007,(6):19-19
5月28日,浙江省工商业联合会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签订合作协议,携手支持浙江民营企业“走出去”。浙江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组书记汤为平和进出口银行浙江省分行副行长陈筱敏签署了合作协议,我省20多家知名民营企业应邀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6.
浙江外贸增速迅猛,长期存在贸易顺差,其发展轨迹具有地域性和集群性的特点。究其原因,浙江外贸在制度安排、市场主体、交易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等方面有其独特之处,“浙江外贸现象”是民营企业追逐利润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7.
陆雯 《浙江经济》2009,(17):56-57
得益于改革开放的先发优势,浙江民营企业得到快速发展。但从阶段看,大部分民营企业还处于成长期,需要强化建设,提升素质。笔者最近利用假期在对杭州江干区范家村的多家民营企业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就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见一斑而窥全豹,以求从中发现浙江民营企业组织结构所存在的问题。调查表明,目前有不少民营企业的组织结构已滞后于管理要求,完善组织结构已成为提升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18.
陈英 《浙江经济》2010,(9):38-39
作为浙江省民营企业协会的理事,笔者曾多次参加“中国民营企业峰会”。每次峰会,浙江省工商管理局郑宇民局长的讲话总让人振奋不已。在第三届峰会上,郑局长的一句话:“全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7年,浙江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虽然长一些,但也只有7年!”经常在笔者脑中回荡。2008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著名学者刘光明教授在题为《企业文化和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报告中提到“企业健商”这个词,这对笔者启发很大,也让笔者思考了很多。  相似文献   

19.
坚守实业     
3月5日,在全国两会的浙江代表团全体会议上,张德江副总理想知道:在这样多变的形势之下浙江企业家会不会脱离实业?实际上,以实业而闻名的浙商,近年转去做投资的人不少,而据新华社报道,就在两会期间宗庆后第一次向媒体表示,娃哈哈将不再只坚守利润日益稀释的制造业,手中的百亿现金将投向商业地产和矿山等领域。宗庆后是浙江民营企业家中为数不多的“实业派”,  相似文献   

20.
赵婷  王坤 《浙江经济》2005,(4):38-39
浙江地方政府相关制度的创新促进了浙江民营经济的国际化进程。推动了浙江民营经济的繁荣。创造了举世瞩目的“浙江现象”。但是。一个地方政府的制度创新。其范围和作用总是有限的。为了有效地推动民营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必须从整个国家立法层面上推进民营企业国际化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