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月静 《理论观察》2007,3(6):20-22
市场经济是契合自然与人性的一种天然的自由制度.在和谐语境下,有限政府、市民社会、法治精神是市场经济运行的三个基础性支点:有限政府尊重市场主体的自主选择和自由竞争,从而形成良性的市场经济关系;市民社会以制约和抗衡政府权力,代替政府行使部分职能而与市场经济的理念不谋而合;法律以界定政府权限、营造市民社会并建构与之相应的制度化之社会机制而使得市场经济得以繁衍生息;政府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完善修正的过程,在全球性的治理与善治理论浪潮的冲击下,这种关系有了全新的阐释并以一种新的姿态呈现,由此可见,和谐市场经济并不是一种静止的和谐,它还是一种发展的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2.
郭道晖最近指出,现在:有的学者认为“市场经济的本质是自由经济而不是法制经济”。从市场经济发展自身内在的规律而言,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但这里所说的“自由”是相对于政府的经济垄断而言,而不是绝对的自由,市场经济需要法律来保护。因此,自由经济与法制经济并不矛盾;更准确的说法是;市场经济必须是法治经济。  相似文献   

3.
杨帆 《魅力中国》2010,(23):117-117
有限政府的理念是相对于传统的全能型政府而提出的,这种理念认为,政府的权力,职能和规模都应受到公共权利的限制,政府应该以保障公民权利,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这种理念与服务型政府所追求的公民本位的理念相一致。因而在此种理念下塑造服务型政府是非常具有意义的,本文从有限政府的理念出发,通过它和服务型政府之间的逻辑内涵,认为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应体现在民生领域。  相似文献   

4.
历史和现实已经证明.“好的市场经济”一定是与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相联系;经济体制改革要顺利推进,必须加快政府改革。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初期,政府权力作用应涉及:实现职能转变,演化企业改革,重塑市场主体;制定并执行市场经济社会的行为规则,建立平等竞争的市场秩序与环境;建设社会公共服务系统,并保证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稳定,等等。而政府行为方式也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作用,这时政府职能就应明确定位为“有限行政”,即政府职能应该有一个合理的边界,政府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是由于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无限行政”观念惯性很大,一些政府部门和政府官员习惯于管理一切、干预一切,对政府行使直接管理微观经济的职权恋恋不舍,  相似文献   

7.
梁小民 《发展》2005,(4):35-36
在市场经济中,政府是小政府,或称有限政府。“有限”是指政府的作用并不是无限的,可以主宰一切,它影响经济的方式也是有法可依,有其正常程序。企业要在政府的约束之下运行,必须了解政府影响企业运行的方式。方式一:立法政府的重要作用之一是维护市场经济的正常秩序。政府起到这种作用的主要方式是立法。在市场经济国家中,立法的主体是议会,执法的主体是法院。立法与执法是市场经济正常秩序的基本保证。因此,市场经济一定是法制经济。立法是一个社会运行的规则,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以私有制为基础,其经济活力…  相似文献   

8.
张鸣 《新财经》2010,(4):29-31
在古代中国,“官不修衙”是地方官不成文的规矩,因为古代的政府是低能量的有限政府。如今,各地政府大兴土木,大修衙门,是因为现在的政府是一个无限政府,气派的政府大楼,直接体现了当政者的“权力美学”  相似文献   

9.
与以往的农村合作医疗相比,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以县(市)为单位进行统筹,而不是过去的以乡、村为单位;更强调基金筹措以农民自愿缴纳,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为主;更突出以大病统筹为主,而不是过去集体经济下的有限“福利”。  相似文献   

10.
要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申性政府、阳光政府、高效政府和“廉价有限政府”是政府较好的定位。  相似文献   

11.
构建现代法治政府是现代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的核心要求,和谐社会构建法治政府应当厘清权力与权利的界限。严格区分权力与市场和社会的边际,区分行政权力和司法权力行使的界限。由此。法治政府才能够在一种良性和谐的关系经纬中获得合法化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2.
政府作为执政机构,手中拥有各种各样的权力,靠着权力,实施自己的政治目标。然而,我们某些政府的权力,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常出现偏移现象造成经济损失,令人省思。 1.“权力,既是一种控制力,又是一种影响力。领导人是权力的拥有者,凭借权力的控制力和影响力,对组织实施管理。”(樊浩《中国人文管理》第117页)。由此知道权力的用途和权力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
为了促进中日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我们围绕政府、中介机构与企业三者关系等重点问题,赴日本静冈县作了为期2个月的学习、调研;在调研中,我们感到,日本的市场经济模式虽然带有明显的政府主导型色彩,但并不直接参与市场经济活动,政府经济职能的发挥主要是通过制订宏观经济政策和公共政策来纠正“市场失灵”。而日本富有特色的产业政策在其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许多做法和经验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司马龙 《当代陕西》2006,(12):16-17
“村官”是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的一个“官员”群体,“村官”甚至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官”。“村官”虽然头衔不大,却拥有广泛的权力,管理村的公共事业,并在一定范围内代替政府行使国家的管理权。应当肯定,绝大多数“村官”是好的,他们常年工作在艰苦的一线,服务群众,任劳任怨,为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教育、管理和监督的缺失,当前“村官”腐败问题已经成为农村“内伤”。根治“村官”腐败,已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大政治问题。  相似文献   

15.
瓮安“6·28”事件发生后,贵州省委书记石宗源在与当地群众座谈时说,“6·28”事件必有深层次因素:“一些社会矛盾长期积累,多种纠纷相互交织,一些没有得到重视,一些没有及时解决,干群关系紧张,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还不满意。”从政治学的原理进行观察,这些“深层次”因素暴露出的是瓮安县政府公共权力行使方式偏颇的事实。  相似文献   

16.
全国十五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的开放程度和群众对政府公共服务的满意度是相互影响的,提高政府公共服务满意度的出路在于建设服务型政府。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市场化改革中,政府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员;繁琐的行政审批带来的低效率;对政府公共服务建设仍然缺乏有效的激励和监管机制;政府部门职能交叉、政府管理“指令性”高于“指导性”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此,政府、企业或个人都有必要了解城市公共服务的真实需求,尤其是政府有必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迫切要求政府从“越位”的地方“退位”,在“缺位”的地方“补位”,把不该管也管不好的事交给市场、企业和社会组织,把该管的事不折不扣地管好,尽快实现向服务型政府转型”,只有这样才能调高执政能力,才能满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7.
政府改革,必须按市场经济的要求,对政府“角色”重新定位;按“谁请客谁买单”的原则,约束政府行为;干部制度改革,应该推行“一把手”竞争上岗。  相似文献   

18.
《杭州研究》2005,(3):38-43
构建和谐社会理论的提出,显示出中国现代化建设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体现了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但是在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一个“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不可能自发形成的。政府是国家公器的实际代表、公共权力的行使,构建和谐社会很大程序上依赖于政府改革的实际步骤,需要政府行政体制、组织体系和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而构建和谐社会深层次冲击的是政府运作机制、行政管理水平、社会调控能力、现代施政理念乃至政治化的考验。  相似文献   

19.
田露  孙太阳  张明 《魅力中国》2013,(23):339-339
“法治政府”是近两年来提出的一个新的行政法治理念和目标。“依法行政”的基本含义是指行政机关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行政权力必须经法律授权,行政机关的一切行政活动必须依据法律规定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从依法行政所蕴含的“行政法治”的涵义来看,“依法行政”与“法治政府”这两个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依法干预市场经济是重塑政府权威的必备条件 ,而作为政府权威核心要素的政府权力的不断扩张又是导致政府权威危机的隐患。因此 ,重新界定政府权力是依法干预市场经济的保障 ,进而 ,也为重塑政府权威创造了必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