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徐婷婷 《时代金融》2011,(36):191+194
本文介绍了慈善的含义、慈善发展的原因,指出了目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相似文献   

2.
金佳卉 《云南金融》2012,(5Z):104-105
慈善组织是非营利组织中从事慈善事业的组织。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初步形成,慈善组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日显突出。但同时也显现了其在参与社会救助过程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慈善组织的定位、内部治理以及监管等都成为亟待立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金佳卉 《时代金融》2012,(14):104-105,114
慈善组织是非营利组织中从事慈善事业的组织。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慈善事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初步形成,慈善组织呈现良好发展态势,慈善事业在促进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日显突出。但同时也显现了其在参与社会救助过程的一系列问题:比如慈善组织的定位、内部治理以及监管等都成为亟待立法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杨小明 《金卡工程》2010,14(9):94-94
发展慈善事业对社会资源公平分配,缓和社会矛盾,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慈善事业正处在发展时期,没有完备的慈善立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明显,面对来自慈善事业内外部的诸多质疑,令人深思。慈善应该是全民的、整个社会的、有意识的、主动地,但也需要社会环境和道德文化的引导。慈善不是逼捐,也不是要劫富济贫。  相似文献   

5.
在宋代,虽然还没有出现“社会保障”这个词,但事实上人们已经非常重视社会保障问题。据史载,宋代除了保持并发展了汉、隋两朝分别创建的济贫赈灾的常平仓、义仓之外,还成立了不少社会救助和保险机构,如养济院、慈幼局、漏泽院、安济坊、药局、公所、义庄、义学、学田等等。这些单位,大都是从佛教寺院的慈善事业中受到启发,由政府倡导,依靠常平仓营运中的利息和社会贤达的捐助筹建的。其主要业务是育养弃婴、赡养老人、救济贫病。  相似文献   

6.
1月28日,中国慈善联合会慈善信托委员会发布《2020年中国慈善信托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新增慈善信托257单,财产规模约3.90亿元,累计备案慈善信托537单,财产规模约33.19亿元,信托领域涉及扶贫、疫情防控、教育等多项公益慈善事业.  相似文献   

7.
8.
慈善与税收     
中国慈善思想和慈善活动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与随后的佛家、道家都对慈善有过精辟的阐述。儒家讲仁爱,佛教讲慈悲,道教讲积德,墨家讲兼爱,各流派虽在表述上不尽相同,然义理相近,都蕴含着救人济世、福利为民以及人类共通的人道理念和道德准则。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国,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慈善业高度发达的国家,慈善捐款的数额和民间慈善组织的数量都很庞大。据统计,每年参加捐款的家庭占美国家庭总数的90%左右,并且平均每个家庭将收入的2.36%进行捐赠,可以说美国几乎所有家庭都在做慈善。目前,慈善组织  相似文献   

10.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作为一个礼仪之邦,其慈善思想和实践活动源远流长。在我国,两千多年前就有仁者倡导“仁爱”之心,“守望相助,出入相友,疾病相扶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已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历经几千年的封建王朝,饱受一个多世纪的战乱之苦后重新焕发生机和活力的中华民族,  相似文献   

11.
世界各国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导致其社会保障支出结构及带来的社会效应均存在差异。本文选取典型模式代表国家美国、德国、瑞典的社会保障支出结构与社会效应指标,利用1995-2009年的数据,对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3个国家两种指标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大多数社会保障支出结构指标都对贫困人口率和基尼系数产生了负效应。我国可从中得到启示,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保障、住房保障、生存保障和教育支出的投入。  相似文献   

12.
国企改革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巨大的社会保障支出要求寻找提高社会资金管理效率、使社保资金保值增值的途径。按照国际惯例,社保资金可以由政府控制的中央基金机构管理,也可以交给专业基金管理公司管理。不论采取哪一种管理方式,社保资金进入证券市场都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社保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不仅实现自身的保值增值还可促进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老龄化与日本的社会保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日本今年3月发生的大地震和核发电站的泄露事故,给政府和国民敲响警钟,震灾后的复兴,同时也是日本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的复兴。本文就日本的老龄化、社会保障、社会福利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社会保障构造改革后社会保障政策的诸多问题,并就日本社会保障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社会资本理论,为我国慈善事业发展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信任、互惠规范、公民参与网络为特征的社会资本理论与慈善事业有着内在的逻辑关联性,从这三个方面分析当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中的不足,发掘与重构慈善事业发展中的社会资本以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社会代表性的公平理论认为,公平是一个包含起点公平、机会公平、过程公平与结果公平四个环节的循环过程。社会保障与社会公平的相关性表现为:公平是社会保障的核心理念,社会保障制度源于对公平的诉求;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体现公平原则,其自身的公平性确保机会公平并维护过程公平;社会保障制度具有公平功能,即通过弥补起点不公平和缩小结果不公平来增进整个社会的公平程度。  相似文献   

16.
社会契约理论解释了个人权利让渡和国家权力的诞生,以及这过程中各自拥有的权利义务。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项社会制度,重在保障国民的基本生存权利,理论上也是干预与自由的关系。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主体是国家和政府,它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具有强制性,给社会成员提供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这些特征,与社会契约理论的思想不谋而合。本文认为,社会契约理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社会契约理论运用在社会保障领域,确立了个人的主体地位,其蕴含的让渡、妥协精神成为社会保障的思想源泉。同时我们也要警惕由于对社会契约理论的误读造成的集体主义的极端偏好以及激进的平等主义等思潮。只有重新审视社会契约理论,正确认识其自由主义传统,才能更好地理解社会契约理论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社会保障水平最早是作为社会保障指标体系中的一个指标出现的,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占其生产总值的比重。社会保障水平的测定与研究要求准确地统计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社会保障适度水平"是指通过计算某地区社会保障支出总额Sa占该地区国内生产总值G的百分比,用该指标来衡量社会保障的基本功能是否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适度的社会保障水平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是具有积极作用的。总的来说,我国的社会保障事业近年的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社保支出占GDP的比重仍然过小,社会保障水平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对于社会保障概念的理解存在泛化倾向,社会保障是旨在抵御各种风险,保障国民基本生活,维持社会安全的制度安排,主要包括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两部分内容。社会福利是比社会保障内涵更为丰富的概念;社会保障包括在社会福利之中,是社会福利的基础部分和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保障     
在对美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政策建议中,彼得·戴蒙德教授主张通过养老金相关参数的调整来适应未来养老基金支出增长的压力,方式是改善养老金待遇标准和税收规则以确保养老基金的精算平衡。其基本观点是:第一,社会保障是退休后收入的基础,是防止贫困和失去保险机会的保障,所以社会保障制度应该建立;第二,因为人们很少自愿进行养老金积累,年金化的强制性公共养老金就非常重要,一是能平衡终生收入,二是能够提供就业激励;第三,公共养老金计划对工人及其家庭,特别是儿童、配偶和遗属有重要保障作用;第四,延迟退休能提高未来的消费,设计合理的待遇累进原则和退休审查制度会有助于增加劳动激励;第五,养老金的代际转移是一种再分配,较多的再分配会对工作生涯形成激励;第六,为实现精算平衡,应引入自动平衡机制来自动调整税率和待遇水平,以减少立法的压力。  相似文献   

20.
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elucidate the idea of citizenship that lies behind the Labour government's welfare reforms. There has been no proper statement about this from the government, so the paper is an attempt to make explicit what is latent in the reforms. It does this partly historically by looking at ideas of citizenship that have been presuppos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itish Welfare State. It is claimed that there are two rather different approaches to be discerned: one sees citizenship as a basic status, which in turn is the basis of entitlement; the other view is that citizenship is something that has to be developed or achieved, typically by participation in the labour market and by discharging obligations. This distinction is then used more analytically to assess some of the welfare reforms and to indicate possible sources of future difficulty and tension in so far as the government embraces the obligation‐oriented view of citizenship.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