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资产、负债、损益情况实施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的一项重要的职责,其主要目的是查明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否真正发生,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的经济活动是否遵循国家的有关规定,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经济活动是否有效率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审计评价是指审计机关按照确定的审计目标对被审计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以及效益进行分析判断并发表审计意见的行为.是审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审计报告的直接运用是各级党委、人大、政府及组织等部门,这些部门在运用审计成果时关注的是审计评价,因此审计评价是审计成果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3.
审计结果公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依法将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或特定的社会群体公开的行为。审计报告(本文讨论的审计报告,专指《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第五章所称的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二者的关系是:审计报告是审计结果公告的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贾震 《中国审计》2005,(5):14-15
审计报告作为审计工作及其成果的总结,对于国家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和审计报告的其他使用者(如:社会公众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审计法》第四十条规定:“审计机关审定审计报告,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审计意见书,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  相似文献   

5.
王芳 《审计月刊》2006,(9):41-41
审计机关有权要求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机关的规定提供资料,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拖延、谎报。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就审计事项的有关问题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并取得有关证明材料。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被审计单位不得转移、隐匿、篡改、毁弃与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不得转移、隐匿所持有的违反国家规定取得的资产。财务收支的规定与法律、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应当建议有关主管部门纠正;有关主管部门不予纠正的,审计机关应当提请有权处理的机关依法处理。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  相似文献   

6.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或其他审计组织接受委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审计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部门、单位财政收支与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以及对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借以评价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职责情况的监督活动。  相似文献   

7.
审计程序     
王芳 《审计月刊》2006,(10):45-45
审计机关根据审计项目计划确定的审计事项组成审计组,并应当在实施审计三日前,向被审计单位送达审计通知书。审计人员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并取得证明材料。审计组对审计事项实施审计后,应当向审计机关提出审计组的审计报告。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署规定的程序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进行审议,并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组的审计报告提出的意见一并研究后,提出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行为,依法应当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的意见。审计决定自送达之日起生效。  相似文献   

8.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是审计结果的最终载体。因此,审计报告的格式、结构和内容等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到审计机关形象、审计报告质量和审计结果的执行等问题,审计署六号令《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第五章就  相似文献   

9.
雷勇 《广西审计》2003,(1):20-21
审计是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和效益的行为;是独立于管理者之外,不参与具体管理活动,不履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职能,对财政、财务收支专司监察和督促的例行行为;是一项涉及人、财、物的监督、鉴证、评价的高层次经济监督活动。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活动中,审计的作用越来越显现出来,审计有利于建立健全我国经济监督机制,有利于维护国家财经法纪,有利…  相似文献   

10.
邓勉 《现代审计》2010,(2):21-21
2006年6月,修订后《审计法》将审计报告由原来的审计组报告上升为机关报告,大大提升了审计报告的地位。此时的审计报告是名符其实的审计机关关于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或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审计结论性法律文书。但是,为适应对外公告的需要,审计报告没有了主送单位。  相似文献   

11.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是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对外出具及对外公布的审计结果文书。审计报告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审计机关的形象。因此,必须认真把握好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2.
一、经济责任审计与效益审计的关系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法对领导干部任职期间所在地区、部门、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和重大经济事项的决策和执行以及其他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直接责任或者主管责任进行的审查和评价。经济责任审计包括财务收支审计和效益审计两方面。  相似文献   

13.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功能审计是基于委托经济责任产生而产生的,国家审计是国家实施统治和治理的产物,其基本职能就是一种对经济行为的监督。根据国家治理赋予国家审计的全新内涵,国家审计可以理解为审计机关在社会公众广泛参与下,依法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及其有关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进行审查,评价经济  相似文献   

14.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意见的书面文书。审计报告属法律文书。审计署下发的《审计机关审计报告编审准则》和《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对审计报告的编审和质量控制作了原则规定和要求,但对一些细节没有作具体说明,造成部分审计人员对某些方面理解不到位,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审计机关进行审计时,有权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和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电子数据的系统,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被审计单位不得拒绝”。这为审计机关开展信息系统审计奠定了法理基础。目前,在我国信息系统的审计还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  相似文献   

16.
高志明 《审计月刊》2005,(12):14-16
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的重要文书。1985年《国务院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最早对审计报告做了规定。1988年审计条例和1994年《审计法》将审计报告规定为审计机关的内部业务文书。《审计机关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办法(试行)》(以下简称6号令)对审计报告进行了重新定位:审计报告是审计机关实施审计后,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发表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书。  相似文献   

17.
审计评价是审计机关依据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政策对被审计单位及被审计事项会计资料所反映的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效益等情况进行的综合评定。随着近几年审计监督力度的不断加大和建立健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机制的需要,做好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责任评价工作,提高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质量,已责无旁贷地摆在我们面前,是审计机关深入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国家审计是指国家审计机关依法独立检查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以及其他与财政收支、财务收支有关的资料和资产,监督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的行为,其实质是对受托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独立的监督。目前,世界上已有160多个国家建立了国家审计机关。由于各国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以及民族文化传统不同,其国家审计的体制亦有很大的差别。  相似文献   

19.
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机关或其他审计组织对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团体的法人代表,或履行法人代表职责的领导干部任期内财政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及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的一项独立性活动。其审查内容主要包括:法人财产及其净资产的保值、增值情况,业务经营活动及与之有关的财政财务收支活动的合规、合法性,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单位内部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及有效性,以及所应承担的其他经济责任。 一、实施经济责任审计应遵循的原则目前,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实施过程中仍存在遗多不规范现象。由此…  相似文献   

20.
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与审计结果报告的概念、内容(一)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是指由审计部门组织实施对党政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任职期间财政、财务收支或资产、负债、损益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以及有关经济活动应当负有的责任所进行的监督、鉴证和评价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