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结合合肥工业大学对物流管理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物流实训系统建设的思想和目标,以及仓储配送实训室,运输管理实训室,生产物流实训室和国际物流实训室的初步建设方案.同时从物流认知、操作、综合实训和物流仿真及规划四个层次阐述了实训系统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3,(6):210-211
实训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作为实训教学的主要场所-校内实训室的实训质量如何,对学生能力培养和提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论述了高职院校物流实训室管理推广6S管理的必要性,并以我院物流仓储实训室为例,对物流实训室管理推广6S管理的建设过程进行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民办高校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强物流实践环节的教学,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室的建设至关重要。通过分析实训场地、实训教师、实训教材和实训合作形式几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民办高校物流实训室建设的现状;结合软件和硬件两个条件,从民办高校自身和外部两个方面提出构建物流实训室的策略,以达到职业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价值工程》2020,(5):248-249
高职院校的物流管理专业计算机实训教室的建设与管理,是新时期物流专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通过计算机实训教室的建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为多元化的实训场所,更为学校自身的发展提供了可靠地保障。本文以此为基础,围绕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计算机实训室的建设与管理展开探索,致力于为今后高职院校实训室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积极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李济球 《物流技术》2011,(13):246-248
通过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性和物流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物流实验实训教学水平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分析高职物流管理专业的特性和物流实训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我国高职院校物流实验实训教学水平的策略建议.  相似文献   

7.
实训项目开发的质量决定了物流管理专业实训效果,项目开发应该发挥教学团队的力量,发挥各方面人员的优势本校物流管理专业原有的物流综合实训室规模不大,建筑面积340平方米、投资约为40万,但是实训室管理存在问题较多。第一,实训室管理员人数严重不足且不稳定、专业不对口、职责分工不明  相似文献   

8.
市场对物流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对经营管理型高级物流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ERP沙盘模拟实训能让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学生体验经营管理的乐趣。文中提出了ERP沙盘模拟实训室的建设方案,阐述了ERP沙盘模拟实训的教学优势,认为将ERP沙盘模拟引入到物流管理专业的实验教学环节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文中引进物流企业中的6S管理理念,将其应用于物流综合实训室,通过借鉴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安全的涵义,探讨在物流综合实训中如何推行6S管理,达到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素质,提高实训效率,保证实训安全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江烨 《企业技术开发》2010,(10):60-60,64
温总理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培养适应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高职物流实验实训室建设是充分落实面向市场需求的职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开展物流专业教学过程中重视实验实训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基地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场所,因此选择和建设好校内外物流实验实训的教学实习基地是培养高职物流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1.
王海燕  钟鸣 《商品储运与养护》2013,(12):227-228,235
高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为企业培养实践操作能力强的优秀人才,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是高职院校实践教学体系建设完善的必然趋势。文中结合健雄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国际物流实训室建设过程,探讨校企共建实训室对专业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并提出了红河学院物流管理专业的建设应从专业定位与方向设置、办学模式、课程体系与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验室与实习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培养等方面加强探索与实践,以适应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刘丹 《物流技术》2011,(15):142-144,146
在研究物流人才市场需求的基础上,提出从课程教学改革、校内实践基地建设与应用、产学合作教育与研究等三个方面入手,构建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为物流业的发展培养创新型的经营管理人才。  相似文献   

14.
物流实验室建设目的是搭建物流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桥梁,为学生提供实训平台,深化学生对现代物流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随着近几年第四代物流实验室受到普遍的关注,建设第四代物流实验室成为提高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方法。文中基于对我国物流实验室的发展介绍,从五个方面分析了第四代物流实验室的建设目标,然后详细论述了第四代物流实验室的建设内容,最后阐述了第四代物流实验室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文中通过分析我国对于物流人才的需求,并将其分为三个层次:物流操作人员、物流实际管理人员和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提出了基于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构建,有利于企业实施人才战略,从而获得符合企业特征和个性需求的人才。与此同时谈到了构建综合物流人才需求各方与物流人才供给各方的网络平台,加强物流人才培养信息的及时反馈。最后提出对加快发展我国人才物流培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基本培养方式和过程管理总和。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既要满足物流行业的需求,又要遵循能力的递进规律,还要整合校内外教育教学资源。安徽科技学院物流管理专业通过能力递进式"三阶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及应用型课程建设、双能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一条主线、两个融合、三层对接、四个强化、五种能力"人才培养特色得到一定凸显。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目前两所学校(江苏师范大学和江苏省徐州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管理专业“3+4”分段培养核心课程《物流设施与设备》为例,通过比较分析了两校教师教材选取、主讲内容及实践等教学异同,探讨了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两阶段培养平台融合、增强授课师资企(行)业实操经验等课程改革的实践对策,有助于课程的衔接,可以为两校物流管理专业“3+4”分段培养模式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刘敏 《物流技术》2011,(23):252-254
以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物流专业群的实训中心建设为例,对高职院校在建设物流综合实训中心方面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建议,并指出了实训中心建设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