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随着我国国民收入的不断提高, 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迅猛,一些银行推出的理财品种如“理财规划”、“理财账户”、“理财产品”、“理财服务”等让人目不暇接:一些银行还提出“你不理财,财不理你”的经典口号来吸引客户,理财概念正在不断深入人心,百姓的理财意识空前高涨。那么,银行应如何加快拓展理财业务呢? 理财业务是指银行为客户提供有关金融资产管理、资金投资增值等业务或服务,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在我国金融市场稳步推进的前提下,个人资产的不断增加,加上股票、基金、债券等银行理财产品的日渐丰富,使得储蓄这种投资方式在人们心中的地位相比于原来有较为明显的下降。然而,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麻烦。通过与全球先进国家理财业务的对比可以发现,商行理财服务劣势特别突出,其中理财素质不高,理财服务进程迟缓是一个十分麻烦的问题。本文浅谈了中国商行个人理财服务发展状况,并提出了其中的制约提升的原因,指出了几个推动我国理财服务进步的对策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市场潜力巨大。在2004年前6年的时间里,中国理财业务每年的市场增长率达到了18%。2004年后10年,我国个人理财市场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长.大约40%的“私人客户”持有4种或更多的金融理财产品。有数据显示,2002年我国个人金融服务的利润达310亿美元,白2004年人民币理财产品推出以来,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规模达到2000亿元;  相似文献   

4.
从2005年开始,银行个人理财业务迅速扩张,成为各商业银行争相占领的市场。2007年全年银行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量突破八千亿元,是2005年的八倍。2008年,随着国内A股市场以及境外投资市场风险的上升,理财机构和投资者的避险需求日渐强烈,运用于信贷市场、票据市场和债券市场的稳健型理财产品得到了投资者的欢迎和青睐,成为市场的主体产品。2008年上半年,个人理财产品呈现短期化的特征,产品推出频率加快,个人理财产品销售额累计达到了1万多亿元,接近2007年全年销售量的160%多。  相似文献   

5.
当前,个人理财业务已成为商业银行激烈竞争的热点领域,商业银行通过销售个人理财产品与客户分享收益的同时,也分散了自身风险。但是,随着个人理财业务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商业银行应提高市场反应速度,进一步创新和加快个人理财业务发展。  相似文献   

6.
理财业务是商业银行推进综合化经营战略的重要载体和提高中间业务收入的重要手段.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尚处于起步阶段,当前具有以信托贷款产品为主导,产品的预期收益趋向合理,分成服务体系开始构建等特点.然而,产品风险揭示不足,品种结构不合理以及粗放式发展等问题仍然存在.我国商业银行需要重新考察和研判市场方向,发挥理财业务对经营转型的重要作用 打造卓越品牌形象与特色服务,获取客户的持久信任与忠诚 加大创新力度,探寻理财市场发展新空间 同时,由单一产品向综合平台转变,由大众化产品向分层次服务转变 建立健全理财业务风险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7.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在认真分析总结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的基础上,借鉴了境外有关机构对银行理财业务的监管经验,结合我国现有金融法律制度,制定并颁布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自2005年11月1日正式实施。2006年底我国将对外资银行全面放开金融业务,国有银行面临重大挑战,尤其是在外资银行具有优势的个人银行服务方面,中资银行相对外资银行尚有较大差距。  相似文献   

8.
9.
个人理财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以自然人为服务对象。利用其网点、技术、人才、值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运用各种理财工具,以帮助个人客户达成生活目标或投资目标而提供的综合理财服务。从狭义的角度来讲,理财就是投资增值;而从广义的角度来看,理财包含了投资增值在内的个人一生的资金管理和风险管理需要。随着银行业的全面开放,外资银行的步步“入侵”,个人理财业务作为高利润,高增长的业务,渐已成为中外资金融机构抢夺客户的利器。未来的5-10年将是我国理财市场高速发展阶段。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个人理财理念,产品,人才,服务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本文作者尝试对此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内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内居民的财富也在不断积累。根据波士顿咨询发布的《2012中国财富报告》,2012年我国个人可投资资产总额超过73万亿元人民币,较2011年增长14%。高净值家庭数量将达到174万户,较2011年增长17%。在上述背景下,目前国内理财行业也进入了多元投资管理时代,呈现百花齐放的局面。理财业务在国外被称为"资产管理"或"财富管理",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但真正兴起并成为商业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则始于上世纪90年代。近几年,国内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模快速上涨,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2.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现状之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个人理财业务正处于上升阶段,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庞大的个人金融资产,为我国商业银行发展个人理财业务提供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国个人理财业务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存在的问题 1.分业经营导致理财服务范围狭窄,理财服务仅停留在表面层次。各商业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大多只是将原有的银行存、贷款产品和中间业务产品重新组合,在观念上和内容上有实质性突破的很少。金融产品具有明显的同质性,即使某家商业银行率先采用了产品创新和差别化的服务手段,也很快会被同行模仿。目前商业银行能够亲自代客操作的,只有人民币和外汇的委托理财。理财机构不能代客直接投资,个人理财业务最核心的部分无法实现,也就很难体现出个人理财的价值和吸引力。理财服务需要金融领域产品的全面、丰富和最优化组合,但分业经营的现状使得理财业务在政策的面前暂时显得无能为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内GDP、CPI等指数的不断走高、个人财富的积聚效应使得微观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迅猛增加。个人资产逐渐成为影响金融市场供给的决定力量,这为个人理财产品的发展奠定了需求基础,同时,个人理财产品也得以突破性发展。 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将发展个人理财业务作为未来夺取利润空间的至高点,在推出大量个人理财产品的同时,不断加强各种软硬件的更新改造,在从理念到业务运作所涉及的制度,人员、机构、系统、设施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然而,从实践情况看,业绩不甚理想,创新过于模式化,仍存在诸多亟须解决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2005年我国正式颁布《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监督治理暂行办法》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治理指引》,对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经营活动作出法律规范。但经过多年发展,仍然存在多项有待解决的法律问题。本文从个人理财业务流程出发,对此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业务发展中比较偏重数量规模的扩张,而忽视了产品研发能力及理财服务质量等关系理财业务长久发展的因素。需要增强产品设计团队自主研发实力和市场分析能力,提高理财产品质量;加强风险披露和宣传能力,引入第三方评测市场,提高风险预警质量;以客户为本,创造良性竞争环境,提高理财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增长、居民财富的积累,个人理财逐渐成为银行、居民、媒体等关注的话题,中高收入家庭的理财需求呈现出较为旺盛的成长势头。国内各大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等,都相继推出了各自的理财工具和理财产品,一些地方性金融机构受地域和业务限制,虽然无法在全国范围内铺开个人理财业务,但也紧紧围绕“个人理财”这一理念大做章。个人理财业务将成为各家金融机构争夺中高端个人客户、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我国银行业理财业务呈现井喷式增长的态势。研发和推广金融理财产品已成为当前商业银行调整发展战略、推进业务转型的现实选择。笔者就某市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银行的理财业务发展现状进行调查,发现目前商业银行在理财产品的  相似文献   

19.
易新 《金融会计》2007,(3):48-50
人民币个人理财业务,也称作人民币受托资产管理业务,是商业银行接受个人投资者的委托,以人民币为主要投资币种,通过提供多种类的产品结构,进行资金投资组合管理,提升投资者资金投资回报的业务。从2004年9月光大银行首家推出人民币理财产品后,多家商业银行迅速推出各自的人民币理财业务。截至2006年10月31日,共有15家中资银行和5家外资银行推出了97款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其中人民币理财产品达到了26个。  相似文献   

20.
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个人理财服务,从消费者角度讲,就是确定自己的阶段性生活与投资目标,审视自己的资产分配状况及承受能力,在专家建议下调整资产配置与投资,并及时了解自己的资产账户及相关信息,以达到个人资产收益最大化;站在金融企业角度,一是要研究开发个人理财产品,二是要提供专业的理财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