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艾夏 《大众商务》2006,(11):13-13
那时,他的目光只搜寻那些又大又粗的树根.十八岁的他,高考落榜后就无所事事,他的目光在屋后的这道山梁上绕来绕去.他有的是力气,树根周围的浮土,在他的锄头下翻飞.又粗又大的树桩,别人挖五个,他能挖十个.他家门前的树桩堆得像一座山.可是,树根再多,毕竟还是树根。  相似文献   

2.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年轻人,因为家贫没有读多少书,他去了城里,想找一份工作。可是他发现城里没一个人看得起他,因为他没有文凭。就在他决定要离开那座城市时,忽然想给当时很有名的银行家罗斯写一封信。他在信里抱怨了命运对他是如何的不公。他说:“如果您能借一点钱给我,我会先去上学,然后再找一份好工作。”信寄出去了,他便一直在旅馆里等,几天过去了,他用尽了身上的最后一分钱,也将行李打好了包。就在这  相似文献   

4.
★刨树根刨成了专业户 杨思林今年34岁,河南省扶沟县方佳村人,说起他刨树根的历史,还得追溯到前年冬天.那时,他家穷得叮当响,买不起蜂窝煤烧,更烧不起液化气.杨思林就时刻注意着看哪里有砍伐树木的,他去拣些树枝,刨些树根,回到家晒干了当柴火烧.  相似文献   

5.
向山走去     
《新智慧》2001,(17)
有一个人,因为穷,书只念到初中,16岁的时候,父亲给他10元钱,让他到城里自谋出路。 到了城里的火车站,钱只剩下了4元。车站旁有一家服装加工店,门口立着一块牌子,需要一个送货员。他成了服装店的伙计,工资是200元,他每天要把数百斤的  相似文献   

6.
齐国有个人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自己又没有一技之长。因为没有谋生的手段,他每天只有靠在城里乞讨度日,生活十分困窘。 刚好在此时,有个马医因为活计太多,忙不过来,需要找一个帮手。这个乞丐便主动找上门去,请求在马厩里给马医打打杂工,以此换取一日三餐。[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王文生20岁那年,热血沸腾地决定走出山村,去城市里打拼天下,初中毕业的他多少听说过一些商人经商的故事,再加上自己年轻,有两膀子力气,他打算在城里先打工,有了本钱,再做生意,他相信只要努力,完全可以打出自己的一片天空.……  相似文献   

8.
我们在用人方面可以概括为:一是不从竞争对手中挖人,一个企业的价值观体现在点点滴滴上,我们公司从没有回扣。二是员工随时可以离开公司,我们公司永不留人。三是请进来的人要对他负责,来之前对他狠一点,来之后对他好一点。●我们公司把80%的MBA开除了,要么送回去继续学习,要么到别的公司去,我告诉他们应先学会做  相似文献   

9.
能看多远     
有一次,一个朋友送给亚历山大大帝两只大猎狗。亚历山大非常喜爱运动,所以他迫不及待地带着那两只猎狗去一片有很多野兔出没的荒地里打猎。他想:"好  相似文献   

10.
肖刚从外地打工回乡后,就在家里办了一家小型包谷酒厂,由于他的技术不精,导致出酒率不高,酒质也差,加之包谷酒价格偏低,投入两万元的他很快以惨败而告终。初次创业,就遭此重创,肖刚好不懊恼,一天,肖刚正在地里干活,他的一个同学从城里来看他,话题扯到肖刚的小酒厂上,肖刚难过地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当时不听你的劝告,以致弄到今天这个样子。”好友坦诚地对他说:“我这次从城里回来就是想帮你一把的……”肖刚的这位朋友是城里一家铁厂的采购人员,肖刚在他的支助下做起了废铜烂铁的买卖。乡下亲戚朋友多,肖刚就下乡去收购,由于在价格上占便宜,一个月少说也能净赚到一千多块钱。肖刚很是高兴,一天请那位在  相似文献   

11.
阿彪在老家小镇开的网吧生意不错,把镇上其他网吧都比下去了。这难免让人纳闷:在城里网吧生意都普遍低迷的情况下,阿彪是如何招徕顾客的呢?原来,阿彪知道小镇上的年轻网民数量有限,于是他将目光落在了留守老人和小孩身上。老人和小孩不会打字,对上网的兴趣也不大,可老人的子女、小孩的父母在外地打工,平时联络起来电话费太贵。于是,阿彪  相似文献   

12.
生物机器     
<正>这些"机器"来源于生物,却受人指挥,可以完成人类难以到达的地方去为人效力。一只大金龟子在空中盘旋,飞高飞低,忽左忽右。但这只昆虫却不是一只害虫,它无法控制自己的飞行路线。一个植入性接收器,一个微型控制器,一粒微型电池,以及六个精巧安装的电极——负载不到一枚一角硬币,重量不超过一块口香糖——就可以让一位工程师无线控制这只小虫。通过远程发送电刺激讯号到它的脑部及翅膀部的飞行肌,工程师可以让这只半机械化的甲虫起飞,转弯,  相似文献   

13.
尚德和施正荣的成功启示里,就科技创业而言,我觉得就是标题上这句话:要看远些再远些。施正荣把太阳能发电这个概念带回无锡的时候,肯定是看好的人少,看坏的人多。大家都习惯性只看自己身边眼前的市场。因为那时这技术太先进了,而且投资又大,懂的人又少。这不但对施正荣是个大考验,对我们创业中心、科技局和高新区都是考验。记得当初我们是到处调研,甚至去参加有关太阳能的专业会议,去国外学习,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求证太阳能的市场前景。当然,现在已经证明成功了。成功启发我们:创业在立项、创业、投入中,要尽可能地具备前瞻性,这样可能风险大…  相似文献   

14.
张剪刀的外号就是顾客们送给他的。张剪刀真名叫张兴浩,他经营二十多年的张剪刀裁缝铺是当地的一个招牌店。平时,城里的男女老少一般都找他做衣服。要是逢年过节,更是忙得不可开交。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及服装业的兴起,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做没有买省心,现如今没有人来找他做衣服了。城里像他这样的裁缝都纷纷改行,另谋他业。家里人也一再要求张剪刀将裁缝铺关了,但张剪刀又放不下这干了几十年的行当。他不相信那些通过流水线生产的服装能件件适合顾客的身材,  相似文献   

15.
再添一把柴     
有一个商人,当有人问其成功的秘诀时,他只说了一句话:再添一把柴。 很久以前看过这样一幅漫画:一个挖井的人,他一连挖了好几口井,都没看到水。并不是没有水,事实上他只要将其中任何一口井再挖深一点点就行了,但他没有,结果所有的工夫都白费了。 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总是抱  相似文献   

16.
父亲是位地道的小贩,常常贩一些乡下的农产品到城里去销.1988年暑假期间,正是生姜货源非常紧张的时期,16岁的我帮父亲去城里卖姜.一周左右后,我发现城里原来几个销姜的摊贩货架上没有货了,就把我的价格上调了2角/斤.这个价格在当时可是很大的涨幅了.涨价之后生姜的销量减少了,但销售额却差不多.  相似文献   

17.
金羊 《新智慧》2005,(4):26-26
能借钱——穷人的创业之道 老孙是广东雷州一个老实农民,喜欢做生意,总觉得自己是个生意人。但直到40岁,老孙才赚够了自己用来创业的资本金,他用这笔钱买了辆摩托车,住雷州城里做起了生意,他的生意其实就是在街边搭客。在雷州城的搭客仔中,老孙差不多是年龄最大的一个,也是最赚不到钱的一个。  相似文献   

18.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闯了大祸,连方丈也罩不住他。无奈之下,方丈只好写了一封推荐信,让他去东京大相国寺,投奔智清禅师。智清知道这是个烫手山芋,不想接,可碍于师兄的面子,只好打发他去管菜园。怕鲁智深不愿去,智清又向他许诺,如果能管好菜园,一年后就给他升职。  相似文献   

19.
金窖     
黄老海带儿子去挖薯窖,黄老海的儿子叫黄小江。 黄小江掮把短锄,吭哧吭哧地跟在他后面。黄小江有点弱智,30岁的人了,数数也只能数到30,恰好是一岁一个数。黄老海常常叹气,他这么一个精明的人,怎么就生了个这样的儿子呢?  相似文献   

20.
刨树根刨成了专业户杨思林今年34岁,河南省扶沟县方佳村人,说起他刨树根的历史,还得追溯到前年冬天。那时,他家穷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