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丝绸之路”对中国与中亚贸易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是中国与中亚贸易不断深化的必然选择,有助于推动具有传统渊源与合作基础的国家和地区在更多领域开展更具实效的合作.在阐述“新丝绸之路”战略的基础上,对“新丝绸之路”战略的现实支撑进行分析,并梳理中亚贸易现状,对如何更好地实施“新丝绸之路”战略、促进中亚贸易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2.
“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降低航运成本、提升与北极圈附近国家贸易效率的重要途径,也是俄罗斯地缘经济重心“向东去”战略选择的必然结果。“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在优化以东北亚为重心的国际海运贸易格局基础上,为中俄开展形式更为广泛、领域更加宽广和产业协同度更加深刻的技术贸易提供了机遇。中俄都是经济体量庞大的国家,产业结构差异性较大,而生产技术相对差异和比较优势决定了两国间的技术贸易潜力巨大。中俄应借力“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以北冰洋海运通道建设及其触发的国际产业分工和布局优化为契机,努力消除制约中俄技术贸易发展在政策、机制、法律、地缘等方面存在的消极因素,积极探索中俄技术贸易深入深度发展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王利阳 《商》2014,(37):92-92
十八大以来,习大大提出的“创新驱动力”和“经济新常态”成为最富魅力的词汇。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国际贸易活动的需要,信息技术在贸易中的应用孕育了商务活动的新型生产力:贸易中的电子商务。电子商务将国际贸易领进高速信息化时代,将电子商务特有的优势应用于国际贸易中必将导致其运作方式的重大变革。信息通过网络在全球各地之间穿梭推动国际贸易向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两者的有机结合派生了贸易中的“黄金三角”开拓了新型的“电商丝绸之路”为实现富国惠民的中国梦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引发各方关注。无独有偶,很多国家,都曾祭出“丝绸之路”大旗。美国提出“新丝绸之路”,俄罗斯等国家也有“北南走廊”计划,日本反复强调“丝绸之路外交”等等。  相似文献   

5.
当前,我国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与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背景下,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为我国贸易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动能。从主要合作领域看,数字基础设施合作有助于促进创新发展,加快贸易动能转换,并能有效弥合世界数字鸿沟,降低贸易成本;数字贸易合作通过优化贸易结构、变革贸易方式等路径扩展贸易边界,增强贸易竞争新优势;数字治理合作对于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加快形成制度型开放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面临全球数字鸿沟、基础设施薄弱、地缘政治摩擦与数字治理碎片化等现实挑战。为此,我国应加大数字技术研发和数字人才培育投入,发挥“数字丝绸之路”引领作用,加强区域性数字合作,全方位推动贸易各环节数字化转型,创新数字合作机制与方式,主动参与全球数字治理,探索以数字经济国际合作赋能贸易高质量发展的中国方案。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经济形势依然错综复杂,全球贸易延续萎缩态势下,我国对外贸易自2015年起呈现“双降”局面,2016年上半年该局面依然延续。这里面原因很多,要稳定我国对外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就需要进一步解析我国外贸“双降”的根本原因,探寻其背后存在的贸易发展新机会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穿越两千多年的漫漫黄沙、茫茫绿洲、粼粼大海,古丝绸路上的驼铃声而今依旧回响。随着习近平主席出访中亚四国期间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这条古老的商贸之路将剥离历史的斑驳,重新焕发勃勃生机。沿新丝绸之路“西进”,中国可望开辟另一条新的贸易和投资大通道。这将为中国企业带来哪些出口和投资机会?其中会遇到什么难题?中国企业如何看待新丝路?本期将探讨新丝路上的商机。  相似文献   

8.
在测度2000~2019年全球各国间贸易自由化关联的基础之上,文章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全球贸易自由化格局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测得的各国贸易自由化网络地位数据,重点考察了贸易自由化网络地位对FDI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球贸易自由化网络朝着“密集化”和“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逐渐成为全球贸易自由化网络的新中心;贸易自由化网络地位与FDI正相关,处于贸易自由化网络中心地位的国家能够吸引到更多FDI;提升一国贸易自由化网络地位,能够促进该国源于直接关联国和第三国的FDI流入,且后者的效用强于前者;进一步研究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攀升,提升全球贸易自由化网络地位对FDI的吸引作用明显减弱。  相似文献   

9.
《商务周刊》2011,(5):38-41
人世十年,中国已经不再是世贸新兵,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资源等往昔优势正在被新的新兴国家代替。与此同时,在本轮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全球贸易不平衡也在加剧。全球贸易似乎正进人一个“向保护主义回荡”的钟摆新周期,正值转型升级的中国面临或将要面l临一系列新的巨大考验  相似文献   

10.
邱源斌  李前 《进出口经理人》2013,(12):I0004-I0005
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哈萨克斯坦演讲时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为亚欧贸易焕发新生机带来了长期的养料。而土耳其作为连接亚欧大陆的重要国度.其国内环境稳定.经济增长迅速.对商品进口需求庞大,可谓新兴市场中的优质增长点。  相似文献   

11.
不可否认,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两岸“三通”的正式实现,不仅节省了贸易成本并创造出了新商机,更是标志着海峡两岸一个“大中华经济圈”的到来——  相似文献   

12.
泉州与阿拉伯国家的交往历史源远流长,早在宋元时期,泉州就是誉满中外的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海外贸易空前繁盛,成为“梯航万国”、“舶商云集”的东方第一大港”,阿拉伯地区则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当时阿拉伯地区的各种香料、药物和珍稀宝贝从泉州入境大量输入中国,而中国的瓷器、丝绸、茶叶等也从泉州输出到阿拉伯地区,并以那里作为中转站,运往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3.
中亚地区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核心区域,中国与中亚间的贸易能否进一步深入发展将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能否落地最为关键的一环。在当前全球贸易格局面临重构的背景下,中国与中亚构建新型的贸易伙伴关系符合双方的战略诉求,具有现实基础。本文分析了中国与中亚伙伴国的贸易重构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上中国与中亚伙伴国贸易关系重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今天,新丝绸之路的“路”有了更广阔的地域范围,中亚、西亚、中东、欧洲……沿路向西而去,分布在此的众多国家因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资源禀赋差异,而呈现不一样的商机。在此,我们选择中亚、中东和西亚的三个国家(城市),来看看它们的可投资领域和贸易机会。  相似文献   

15.
《商》2015,(43)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10月3日在印尼国会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是在全球政治和贸易格局不断变化的形势下,中国连接世界的新型贸易之路。本文试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概念出发,讨论它对于促进区域繁荣和深化区域合作,推动全球经济的协同发展,和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新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与中亚贸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新丝绸之路建设构想及中国与中亚各国经济贸易往来概况的基础上,分析了新丝绸之路建设对中国扩大中亚商品贸易、降低能源进口风险及提升中亚国际影响力的经济意义,针对新丝绸之路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消除贸易壁垒、促进通关便利化及调整贸易投资结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深入贯彻习总书记提出的“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借助国家加快西部大开发步伐的东风,近日陕西省与新疆自治区在乌鲁木齐召开“陕西新疆经贸合作交流恳谈会”,进一步加强陕西与新疆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向西开放,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黄金段”共同努力。陕西省商务厅厅长姚超英在会上发言,对推进共建“新丝绸之路”表明态度。  相似文献   

18.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面对国内外形势变化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在此背景下,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推动货物贸易优化升级,创新服务贸易发展机制,发展数字贸易,加快建设贸易强国。西安市作为“一带一路”核心枢纽城市,近年来面临着外贸转型升级的压力。数字外贸依托新一轮信息与数字技术将加速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交易链的融合发展,成为“双循环”发展的新动力。同时,“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也能拓宽西安市数字外贸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本文通过对“双循环”背景下西安市数字外贸发展现状的分析,指出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双循环”背景下西安市数字外贸高质量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9.
新丝绸之路战略的提出必将改变国际区域合作格局。本文以中欧贸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新丝路战略在运输成本、物流便捷、双边贸易量等方面给中欧贸易带来的机遇,同时也在铁路线段竞争、铁路国际化标准、对新丝绸之路认知等方面带来挑战,最后提出一些我国发展中欧贸易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义乌,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如今又在“一带一路”上摇响了“拨浪鼓”,开启了“新丝绸之路”桥头堡建设的全新时代。浙江检验检疫局高度重视义乌新时代的发展机遇,在义乌开展了市场采购出口食品、进口食品追溯与快速通关试点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