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林 《商界名家》2006,(4):44-46
在中国市场上.戴尔一直在追赶联想.而联想依然稳坐第一把交椅。在亚太市场上.戴尔早就想取联想而代之.而联想依然保住了老大的位置。在全球市场上.戴尔是老大.新来的联想虽然势单力薄.但收购IBM个人电脑之后.整个全球PC市场的重心为之倾斜。  相似文献   

2.
2004年12月8日,联想正式对外宣布对IBM全球PC业务收购的交易,从那时起,联想的国际化进程就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厚爱。联想是一家年轻的公司,1984年以来,联想由小到大,从中国市场第一位进入到亚太市场第一位。2005年5月1日起,联想又成为一个源自中国的世界品牌。新联想的收入达到130亿美元,PC产量约为1400万  相似文献   

3.
事件     
点评 一年前,当联想并购IBM PC,柳传志对外宣称,“联想集团要迈向国际化,需要的是品牌、市场规模和技术专利,这三点在并购IBM PC业务后都拥有了!”我曾经撰文《联想:高贵的错误》,提出这样的警示:“毫不妥协地维持IBM的高贵血统,这不是联想的出路。在美国PC已经沦落为日用品、IBM PC的高品质承诺已经成了自娱自乐的奢靡时,不少客户弃IBM而选择戴尔和惠普,联想凭什么去恪守PC的高贵血统呢?”  相似文献   

4.
易发久 《广告导报》2007,(11):15-15
影响力拿过很多“第一品牌”的美誉,比如“中国企业管理市场客户满意第一品牌”、“中国管理咨询行业影响力第一品牌”、“中国培训咨询行业最受欢迎第一品牌”等等,于是,有很多人问我。拿到这么多的“第一”有什么秘诀吗?  相似文献   

5.
在联想并购IBM案结束的第二天,米尔顿科特勒在《21世纪经济报道》发表了题为《这是一笔有争议的交易》的文章,认为联想(Lenovo)将面临怎样把Think这个IBM的子品牌变成自己的子品牌的难题,以及怎样维护Think这个在消费者心目中甚为高贵的品牌的难题。Lenovao和Think的结合,逃不开这巨大的两难。  相似文献   

6.
乔均 《中国广告》2002,(5):91-93
在许多外国朋友看来,中国的 IT 行业似乎没有经过产业发展的酝酿和成长阶段,直接进入了产业发展快车道。由计算机行业也能看出,上个世纪末不仅中国本土脱颖而出"联想"这样的品牌,而且 IBM、DELL 等世界大品牌也已经进入中国市场。竞争虽然激烈,但是品牌领袖已经形成。目前,IBM、DELL、联想在中国市场已经形成三足鼎立的格局。  相似文献   

7.
国际数据集团(IDC)日前结束的一份调查表明,计算机产品经销商对11个主流品牌厂商满意度评比结果,排名依次为:HP、联想、康柏、东芝、IBM、伦飞、NEC、AST、DELL、DEC、ACER。从排名上看,国内厂商普遍不如国外厂商做的好,联想在国内厂商中得分最高,也只有第二名。台湾的伦飞刚进前五,ACER干脆落到最后。分数是一级经销商打的,是国内品牌真不如国外的响吗? IDC这次调查选取中国最大的50家一级分销商做样本,这50家分销商的销售量占据了整个国内PC一级销售市场的90%!被调查的11家品牌厂商包括:宏基、AST、Dell、DEC、康柏、惠普、IBM、联想、NEC、东芝和伦飞。IDC集团是全球最大的数据调查统计公司,领导世界市场的研究市场分析,为信息技术的用户提  相似文献   

8.
<正> (本文只针对未来联想 PC 及笔记本的国内业务展开讨论)"Think"是一个产品品牌,被蓝色巨人——IBM 锻造了20余年。"大联想"是一个渠道品牌,被中国 IT 龙头——联想孕育了20年。据 IDC 数据显示,"Think"在2003年的国内市场上分别以49万(台)和28.8万(台)的销量,占据着4.7%的台式机市场和16.5%的笔记本市场。而同年"大联想"的成绩则是358万(台)和29万(台),台式机和笔记本的市场占有率分别为27%和17%。  相似文献   

9.
《商务周刊》2008,(12):45-48
长期称冠中国市场的联想不习惯在全球被看作可有可无的角色——2004年底收购IBM PC业务后,市场数据和PC巨头们都不断用各种方式提醒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调查机构IDC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达6950万台,其中联想卖出了484.1万部,列第四位,全  相似文献   

10.
业界新闻     
近年来,国有品牌的发展、崛起一度成为大家广泛关注的热门话题。正如有了长虹、康佳的壮大,国人不再为“进口原装”奔波,换来了国产彩电的迅速普及;正如有了乐凯的存在,柯达、富士不得不以比产地低得多的价格出现在中国市场……曾经为国外品牌垄断、言必谈IBM、康柏的我国计算机市场,九六年传出最多、最响的声音却来自于一个国有品牌——联想。近日,IDC(国际数据公司)、CRC(中国研究公司)、Dataquest、慧聪商情等国内外权威调研机构最新的计算机市场96年度报告以惊人相似的结论纷纷报道:国有品牌联想电脑以近10%的市场占有率跃居中国台式电脑市场份额第一,一举扭转了十年来我国的计算机市场一直由国外品牌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同期,从国家统计局获悉:九六年计算机产品销量统计结果表明联想电脑全国销量第一,开辟了继彩  相似文献   

11.
要刊撷英     
收购IBM,明智还是糊涂? 《经济学家》2004年12月11日中国个人电脑业的领头羊——联想仅以17.5亿美元的总支出收购了IBM的PC业务部。这一交易使联想攀升为PC业第三,仅次于戴尔和惠普。联想的创始人以及主席柳传志说,与IBM的这一交易使联想成为真正世界级的公司。IBM的品牌实力毋庸置疑,但是随着PC的日益普及,已有研究机构预测,到2007年全球  相似文献   

12.
朱鸥 《中国广告》2007,(10):22-24
联想以收购IBM品牌迈出国际化的步伐,但在收购后仍沿用IBM的品牌,对“联想”品牌而言,并没有质的提升,此时。联想面临一个困境:联想的营销传播活动如何转向国际化?  相似文献   

13.
他的聪明之处在于率先将IT维修行业的黑幕抖在阳光之下。成功打造出中国IT服务行业第一品牌,同联想的阳光服务和IBM的“蓝色快车”成为行业的三驾马车。  相似文献   

14.
在并购中,联想集团和IBM各有自己的价值点。得到的和失去的获得了合理的结局。问题在于这个结局能否使联想更强大、更有竞争力,为下一个战略发展奠定基础。两巨头在PC业务上站在一起,法律意义是一次并购,实质意义上是战略联盟和长期合作。这个结果非同小可。联想组建起了世界第三大PC领导厂商,将IBM的企业级PC技术带给消费市场和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同时拥有中国和亚洲之外的全球市场覆盖能力。联想的战略竞争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5.
《浙商》2008,(1):32-33
No.1杨元庆(联想集团董事长) 2007年11月1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2007年9月30日的第3季度业绩。在该财季中,联想的净利润为1.05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3790万美元相比,增加了近两倍;净收入为44.3亿美元,比去年同期上升了20%。与此对应的是,联想计划提前终止与IBM的品牌关系。专家认为,联想显然并不甘心沦为IBM品牌光环下的影子,抛弃IBM品牌似乎是联想走向国际化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6.
《三联竞争力》2007,69(12):15-15
2007年11月1日晚,联想集团CEO威廉&#183;J&#183;阿梅里奥借财报电话会议的机会宣布,联想将在2008年停用IBM品牌,在全球范围内从IBM标识全面过渡到Lenovo。当然,这并不涉及原属IBM的Think及旗下Thinkpad品牌,因为这两个品牌在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部时已经一并收购,联想拥有永久使用权。  相似文献   

17.
大千 《商界名家》2004,(9):86-88
短短14年.“体操王子“成功完成了从一名优秀运动员到亿万富豪的转变.如今,李宁已经成为中国本土体育用品行业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并且在本土市场也已经有能力和来自国际市场的世界巨头耐克、锐步.阿迪达斯等品牌进行抗衡。尽管如此.公司在过去14年中的发展仍有很多败笔。  相似文献   

18.
石桥 《销售与管理》2007,(12):57-60
近日,著名市场研究企业GFK公司对中国30个城市数码相机零售进行了统计,调查显示,佳能品牌销量第一,其中占三分之一销量的数码单反相机功不可没。从近几年市场调查数据来看,佳能品牌的数码单反相机在中围的销售量一直是持续增长,如今已经成为中国同档相机中名副其实的无冕之王。  相似文献   

19.
近几年来,中国终于也有了一些品牌,比如不会因黄宏生出事而倒掉的创维,比如亏了两年后又挺过来的TCL,比如还能比较潇洒地去收购IBM个人电脑部门的联想。  相似文献   

20.
据有关方面统计数字表明,中国的品牌数量与美国的品牌数量差不多,都在170万个左右.但是要说在国际上真正有影响力的品牌,中国可算是凤毛麟角。曾经有人这样对比中美品牌:美国品牌星巴克,麦当劳等,你在中国,听到这些美国品牌名字,都如此熟悉,可是,美国人提起某些中国品牌的名字,知之甚少。造成中美品牌落差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仔细琢磨,你就发现这些国际品牌都给我们留下了许多为人传诵的传奇经历,这些传奇已经溶在了品牌里,成为一种品牌文化,代代相传,积累成昂贵的品牌资产,提升了产品的附加价值,即使一个哈根这斯的冰激凌卖到了100元,依然有人很情愿的付出。品牌传奇已经变成了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并改变我们的生活,左右我们消费的欲望,如果一个品牌传奇成为某种文化的象征或者在生活中形成习惯的时候,这个品牌也将成为众人为之疯狂的品牌,即使品牌缔造者已经离去,但他塑造的品牌仍然流芳百世。试问我们的品牌有没有这段传奇,有没有这种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