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伟 《调查研究报告》2006,(186):3-17,F0004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村金融改革既要增加对“三农”的金融服务供给,又要促进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具体建议是:健全以合作金融、商业性金融和政策性金融为主的多层次农村金融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村资金回流机制;发展农村社区基金和小额信贷机构,弥补农村金融服务空白;积极发展农业保除和农产品期货.降低农村金耐: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改善农村盎融的发展环境等。  相似文献   

2.
冯哲芸 《北方经济》2010,(22):42-45
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进一步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新农村建设需要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聚成合力,需要农村金融的资金支持.然而,我国农村金融发展不足、农民贷款难等问题的存在严重制约了新农村的顺利推进.本文针对我国新农村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途径.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3.
王辉  朱健 《北方经济》2010,(2):50-51
鉴于农村金融服务对促进农民增收,推动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4.
夏华军 《中国经贸》2009,(6):145-146
农村金融是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而农村金融的发展必然需要有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本文从分析当前农村金融生态建设面临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一些对策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加强金融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农村建设中,金融部门应采取“加强宏观调控,确保支农资金合理运用;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改善金融服务;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充分合理运用资金;完善农村金融体制,支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等措施,加强服务为社会主义型农村建设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6.
吴伟山 《广西经济》2007,(11):40-41
推进新农村建设,既要全面把握,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又要从实际出发,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和重点,是基础工作,只有生产发展了,农民才能富裕起来,才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经济支撑。贫困地区开展新农村建设,必须把发展摆在第一要务的位置来抓,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富裕农民群众,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经济保证。  相似文献   

7.
农村金融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功能。“十二五”规划要求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就需要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效率。有效率的农村金融服务对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新农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佐 《科学决策》2006,(6):63-63
本刊讯5月14日首届中国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在天津举行。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论坛是由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与中央智力支边协调小组毕节实验区专家顾问组和中国扶贫开发协会联合主办,天津市滨海新区与北京大学贫困地区发展研究院承办,约有150名来自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官员及学者分别就可持续发展和减贫问题交流观点。与会者一致通过了“滨海宣言”,建议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努力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素质,培育促进农民增收的产业,协助贫困地区减贫。  相似文献   

9.
安徽省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表现为村镇规划滞后、主体力量不足、资金缺口较大、保障机制欠缺、双向协调不够,针对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的解决思路是:强化规划引导,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改革农村金融体制,拓展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约束,引导农民向城镇有序转移;推进农村综合改革,逐步建立起新农村建设的保障制度和长效机制;加强部门协调和城乡互动,营造新农村建设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0.
小额贷款公司的应运而生,是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建立现代化农村金融制度的重要举措,是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引导资金流向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改善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促进“三农”经济发展,支持美丽新农村建设信贷服务的一种创新方式。  相似文献   

11.
CDF是一种真正意义的合作金融,是改善偏远落后地区农村金融服务的好办法,是加强社区组织建设的手段。CDF的核心是加强农民的能力建设,基础是农民的广泛参与。CDF是有利于农民的好事,财政可提供原始本金推动其发展,以体现党和政府对偏远落后地区农民的关怀。文章以云南剑川象图乡为例介绍了CDF的发展概况、制度设计和取得的效果,并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对改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充分认识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霍邱县与发达地区相比。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悬殊明显;以城带乡、以工补农的条件:尚未具备:农业人口比重较大,农民整体素质不高,培养造就新型农民和推进扶贫开发的任务艰巨;基础设施、公共事业发展滞后,上学难、看病贵、社会保障水平低等问题突出;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业经营方式落后等等。这些困难和问题严重制约了霍邱县新农村建设步伐,决定了霍邱县新农村建设情况更复杂、任务更繁重、工作量更大。因此,我们必须站在新的历史高度.去审视和认识新农村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增强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扎实稳步地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3.
目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已成为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要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高度重视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和发展,进一步强化农村金融体系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因此,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建设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农村金融体系,发展适合新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供给,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李来福  牛建平 《发展》2007,(1):128-129
如何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强化农村金融服务,切实发挥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作用,促进"三农"经济发展,更好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的实施,对此,我们对甘肃省武山县近年来农村金融状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提出了一些完善西部贫困地区农村金融体系的相关政策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周丹 《改革与战略》2013,29(5):64-67
构建完善的新农村金融体系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新农村建设能够开展得更加从容顺利。但受目前农村金融市场供给约束、制度缺陷和环境制约等因素的影响,以现有的金融服务系统来支持新农村建设,存在着许多困难。文章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如何建立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以支持浙江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思路,并结合提出了发挥金融机构的融资作用、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和优化农村金融环境等政策意见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农村金融生态缺陷及其原因的多视角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海涛 《特区经济》2009,(6):141-143
构建一个既能良性发展又能动态平衡的农村金融生态系统,对于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有效地提高农村金融资源使用效率,促进农村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实现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试图多视角地分析透视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缺陷,并构建一个理论分析框架,来诠释农村金融生态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旨在为改善农村金融生态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7.
刘炜  董瑞华 《山东经济》2008,24(5):156-160
乡镇企业的发展不仅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力量。调查发现,乡镇企业浪费土地资源、污染破坏环境、垄断村庄资源、贿赂地方官员等弊端普遍存在,在发展中所遭遇的资金、技术、管理、政府服务等难题亟待解决。为使乡镇企业真正发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导作用,不仅乡镇企业自身要在制度建设、社会责任等方面完善自己,主动融入到村庄社区公共利益当中,政府也要在制度建设和管理服务上加强指导和扶持。  相似文献   

18.
鼓励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是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缓解农村地区的金融资源供需矛盾,改进农村金融服务,推进新农村建设将发挥出重要作用。2008年以来,潍坊市各地特别是寿光、诸城、青州等县市,结合自身实际,大胆探索、勇于创新,稳妥推进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个农村人口众多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要使农村的面貌有较大改善,使广大农民能够安居乐业。发展乡村旅游,既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又有利于地方文化和资源的保护,促进和谐新农村建设。但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不少问题,应综观全局,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理性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秀梅 《理论观察》2013,(2):151-152
为顺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人民银行积极组织推广农民金融自助服务。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它不仅关系农村金融的稳健运行,更关系农村经济繁荣发展。填补了农村金融服务空白,使广大农民“足不出村存取款,田间地头能转账”,享受到高效、便捷、安全的“零距离”金融服务,对优化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促进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和城乡统筹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通过目前对大兴安岭地区农村金融自助服务终端的调查的分析,并提出具体建议,深入推进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