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周常春 《价值工程》2014,(25):183-184
网络口碑对旅游目的地以及景区形象的传播为旅游者提供了出行决策的参考,而意见领袖因其专业的旅行知识、丰富的旅游经验对普通旅游者的影响成为旅游网络口碑传播中的重要角色。通过面谈、电话访谈、QQ聊天等方法在对意见领袖进行深度访谈的过程中,分析了其在旅游网络口碑传播时所起的作用。目的在于理清这些意见领袖在旅游网络口碑传播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旅游电子商务迅猛发展,但旅游目的地电子商务发展模式还比较单一,渠道、价格、投资、系统建设都还处于初级阶段.应该构建信息体系,网络支持体系,服务功能体系,形象演示体系来打造旅游目的地电子商务,智慧旅游是旅游目的地电子商务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企业经济》2013,(3):129-132
游客忠诚度是旅游目的地开发利用的重要方面,是目的地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保证。目的地形象是游客对目的地总体印象的评价,直接影响游客游后的行为倾向,但目前在对温泉旅游目的地形象研究中很少涉及该方面的研究。本文通过梳理温泉旅游目的地形象构成的客体要素,探讨了其对感知价值与忠诚度的影响并构建了假设模型,并以辽宁省汤岗子温泉旅游地为例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论为:温泉旅游形象由环境形象、服务设施和产品形象,以及功能形象的3个维度构成,其中服务设施与产品形象对游客感知价值及忠诚度有显著影响,而环境形象和功能形象对游客感知价值影响一般,对忠诚度的形象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董健 《价值工程》2012,31(21):294-296
本文借鉴了Charlotte M.Echtner与J.R.Brent Ritchie的研究成果,提出适用于都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模型并进行实证研究。本文使用结构法与非结构法相结合,定性与定量并用。基于因子分析,本文寻找出游人对都市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不同维度的重要性排序,同时探求人口统计变量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影响,并结合IPA分析法,针对都市旅游目的地形象的改善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5.
一、 旅游目的地营销理论 旅游目的地的地区营销是一种在地区层次上进行的旅游营销方式.在这种方式下, 地区将代表地区内所有的旅游企业, 以一个旅游目的地的形象作为营销主体加入旅游市场的激烈竞争中. 地区营销以满足旅游者和目的地社团包括政府、 企业、 居民、 各种正式及非正式的社会机构的需求为目标. 狭义的地区营销是旅游目的地形象营销策略和旅游目的地产品服务促销策略. 广义的地区营销涵括的内容是提高旅游目的地的价值和形象, 以使潜在旅游者充分意识到该地区与众不同的优势; 规划开发地区协调、 配套、 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宣传促销整个地区的产品和服务, 使目标市场将本地区作为旅游目的地, 刺激来访者的消费行为, 提高其在本地区的消费额.  相似文献   

6.
旅游屏蔽现象已经成为非优势旅游目的地形象构建和竞争力塑造中的制约瓶颈。本文基于旅游屏蔽理论,通过概念理清、研究脉络梳理,从主、客、媒三个层面提出了信息流屏蔽、竞争力屏蔽和利益屏蔽的屏蔽盾模型,揭示了屏蔽现象的成因和形成机理与脉络。竞争力屏蔽是目的地资源禀赋差异的外在表象,利益屏蔽是目的地治理中的利益博弈,信息流屏蔽是目的地营销中的信息失真。基于该模型,本文探究了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天津滨海新区旅游发展现状,分析了文化符号、资源禀赋与形象定位和旅游线路设计对屏蔽现象形成的作用,提出了品牌个性突出、形象叠加、个性化市场定位、室内外旅游产品融合等旅游目的地形象修复和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SNS营销学角度对旅游形象展开研究,研究发现:旅游信息的认知性特性各构成要素对旅游形象及旅游目的地访问意图产生了积极影响,而技术性特性对旅游形象产生了积极影响。说明通过对旅游信息可以提升游形象,进而影响到游客的旅游目的地选择。本研究将有助于管理者制定有效的旅游产品SNS营销策略,为促进区域旅游业发展找到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大众旅游时代,旅游目的地所接待的自助旅游者比例不断上升,其与传统的团队旅游者在众多方面存在差别。本文从旅游者感知形象的视角,以台湾省为例,分析了随团游旅游者和自助游旅游者游后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差异。研究发现:总体上二者对目的地的感知形象均呈长尾分布,但随团游旅游者的认知形象比较集中,自助游旅游者的认知形象相对分散;随团游旅游者的情感形象词语相对较少,自助游旅游者的情感形象更加丰富。通过感知形象词和游记内容分析发现,上述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旅游者的体验范围和体验程度的不一致。基于此,提出了目的地要借助自身的核心资源塑造鲜明的旅游形象、建设长尾尾部吸引物提升旅游体验质量、引导"高峰体验"与"支撑体验"的相互转化来提高旅游满意度等促进目的地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雄安新区周边特色小镇为例,基于游客调研数据分析,构建了特色小镇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满意度、忠诚度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特色小镇旅游目的地形象与游客满意度、忠诚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并非所有的旅游目的地形象因子与游客满意度、忠诚度之间有显著的正向关系,而游客满意度正向影响忠诚度,研究结果对于提升特色小镇旅游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旅游目的地形象直接影响旅游者的决策和选择,因此要重视旅游形象塑造与传播。本文对无锡旅游形象定位、游客对无锡旅游形象的感知、无锡旅游形象的传播情况进行了分析,并从加强休闲度假要素配置以及全方位立体传播两方面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1.
旅游目的地的CI战略是一种比较新型的管理经营理念,西方国家早在70年代就对旅游产品的统一包装,将CI理念引入旅游企业和旅游产品中.我国旅游CI的导入,始于80年代,当时几个优秀饭店企业运用了非常有特色的商标、标志和标准色等视觉识别形象,如广州的白天鹅宾馆.进入90年代,旅游业供大于求,旅游目的地和旅游产品有很强替代性,CI战略才逐渐被引入旅游目的地.旅游目的地针对不同的需求给自己定位,树立独特的形象以满足特定旅游者的需求.有助于形成旅游目的地对旅游者和公众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吸引更多的商贸往来,增加旅游投资,有利于旅游业的综合发展.  相似文献   

12.
基于长三角地区的苏州旅游网站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日益普及和旅游目的地竞争的加剧,旅游网站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从易用性、有用性和营销力三个方面,对苏州及与之存有竞合关系的长三角地区城市旅游网站建设状况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3.
旅游目的地形象是旅游行为产生的核心动力,但我国在旅游目的地形象塑造方面存有诸多缺陷:形象理论方面存有拘泥于现实形象、游客旅游前的形象吸引缺位和旅客旅游完成后的形象提升与完善缺失;形象口号方面有策划依据缺失、与旅游定位相混淆等缺陷;形象传播方面有"价低者得"的媒体选择招标机制缺陷。因此,必须建立全新理论,引入"传播形象"、"灵魂形象"等全新概念,加强主管人员的专业培训,建立政府主管部门主导、第三方机构策划、第三方机构评估、三方相互独立、互相制约的全新运行机制。河北旅游形象的定位,必须体现京畿重地的独特性,体现其独特的山水、风土人情、精神风貌;口号要摆脱目前广泛存在的"以语句本身的文采作为判断标准"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一、问题的提出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今天,旅游目的地形象日益成为吸引旅客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只有树立正确有效的目的地形象,才能保证稳定的客源.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2017,(2):161-166
旅游目的地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目的地品牌个性成为目的地构建品牌竞争优势的重要要素。本文以成都为例,采用词频分析等方法,通过对网络游记的分析得出成都目的地品牌的个性特征。研究发现,成都在"智"的个性上表现最突出,其次为"仁"、"雅"和"乐",在"勇"上则表现最弱。同时,通过探究成都目的地个性的具体来源,揭示出拥有深厚历史文化积淀与良好文化传承的蜀文化和三国文化是构成成都目的地个性的核心要素;成都已经成功打造出以休闲为代表的"智"和"仁"的旅游目的地形象。针对这一结论,文章就成都目的地品牌个性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城市旅游自20世纪90年代兴起以来,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改革开放后,我国的旅游业发展迅猛,城市旅游在国家和地区层面上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随着形象驱动时代的到来,品牌化成为旅游目的地间竞争的利器,受到城市管理者和旅游业内人士的重视。城市旅游兴起后,城市已成为旅游业发展的中心,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生活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作为旅游目的地,城市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在形象驱动时代,目的地品牌化成为城市之间战胜对手,获得竞争比较优势的利器。  相似文献   

17.
旅游形象已成为旅游研究和开发的新领域,旅游形象的定位和提升对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古镇旅游热潮的掀起,针对特色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和提升势在必行.罗城古镇因其独特的船形街建筑布局而扬名海内外,但其旅游形象需要在游客头脑中创造性的明确定位,并不断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18.
一、无锡市整体旅游形象演进历程 在感召旅游市场、构成游客选择某一目的地的主要动因、影响游客访问量方面起关键作用的旅游吸引物即是旅游地整体形象的主要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9.
旅游形象已成为旅游研究和开发的新领域,旅游形象的定位和提升对旅游目的地的规划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古镇旅游热潮的掀起,针对特色古镇的旅游形象定位和提升势在必行。罗城古镇因其独特的船形街建筑布局而扬名海内外,但其旅游形象需要在游客头脑中创造性的明确定位,并不断获得提升。  相似文献   

20.
以五大旅游网站的游记为样本来源,运用内容分析法,依据“认知-情感-总体”感知模型构建分析类目,借助ROST CM6.0软件研究游客对湛江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结果表明:游客对湛江旅游形象感知以积极态度为主,但对湛江的人文资源认知度较低,旅游者对湛江的满意度高,但受“阴影区”的屏蔽作用,游客重游意愿不强。基于负面感知反映的问题,从政府职能、资源优势、旅游品牌、营销宣传、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出湛江旅游目的地形象提升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