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万荣 《活力》2021,(4):17-18
马恩经典著作既源于那个时代,又超越了那个时代;它不仅是那个时代文明的精神结晶,而且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精神结晶。我们党必须要更加自觉地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自信。恩格斯的著作《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阐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源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之作。因此,空想社会主义应该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的空想社会主义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回忆和思考一下昨天的空想社会主义,科学地认识并反思空想社会主义的历史局限性,有利于我们以全新的视角,更加深刻地认识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3.
《宣言》的发表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是马克思、恩格斯将科学理论运用于工人运动、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实践产物,是欧洲社会物质生产、阶级斗争、思想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思想领域伟大升华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以及显示人类生活的困难,是《宣言》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社会因素;工人阶级反抗资产阶级统治斗争的需要,是《宣言》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动力源泉;正义者同盟的斗争和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工人运动是《宣言》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实践基础;19世纪以来人类的优秀文化成果,特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是《宣言》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4.
陈娜 《企业导报》2011,(4):254-255
在马克思去世以后,其后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如何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如何批驳当时工人运动中的各种机会主义派别,如何正确指导已蓬勃开展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一切都历史地落到了恩格斯的肩上。  相似文献   

5.
王艾丽 《活力》2005,(12):80-80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的提出得益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这是矫正传统体制错误的先导和前提。邓小平指出:“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对于我们探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而言,最根本的就是要一切从实际出发,敢于和善于走自己的路。把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进行科学的历史定位。坚持实事求是,把坚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社会主义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真正做到科学认识和把握现实中的社会主义。可以说,真正的实事求是,就是关于我国社会性质和发展阶段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6.
(一)中共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科学地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的经验,在一系列问题上进行了理论创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创新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这就是江泽民同志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所指出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马克思主义把所有制看作生产关系的基础,而生产关系则构成各个社会的经济基础。在人们的传统观念里,社会主义社会只存在公有制,非公有制是被排除在社会主义社会的经…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过程杜文秀,苑林邓小平在视察南方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福裕。”这一概括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崭新的阶段,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相似文献   

8.
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是曲折的,下面我将详细叙述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从一国模式到多国模式的复杂演变历程,旨在向大家呈现一幅社会主义发展历程的历史画卷,引领大家穿越这一看似神秘、实则真实的历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解放和幸福的理想生存状态,也是马克思、恩格斯一生为之奋斗而勾画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美好图景.以胡锦涛为首的党中央在新世纪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发展目标,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进行了科学地界定.正确地理解和有效地实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必须对社会和谐进行辩证的思考,才能真正地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真谛.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会长、博士生导师江流教授最近在其发表的题为《正确的思想理论是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的灵魂》一文指出,要创造更高的文明,更高的思想境界,更先进的科学理论,必须有对自然界、对人类社会以及对人类思维的更高、更科学的认识。江流教授强调,文明是一种进步状要,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它的显著特点是比前一个社会形态具有更高的文明;后来的社会形态所以必然取代前一社会形态,是因为它创造了高于前一社会形态的文明,这是全部文明史和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历史已经证明,正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指…  相似文献   

11.
<正>《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和恩格斯旅居布鲁塞尔期间,于1845年秋季至1846年夏季共同撰写的一部经典文献,目的是在与青年黑格尔派的论战中阐明他们两人的见解,彻底清算他们之前的哲学信仰,通过创立唯物史观为科学社会主义运动提供正确的方法论;同时也是为了清除德国思想流派“真正的社会主义”的现实危害。因此,《德意志意识形态》被誉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之中的经典,成为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读著作。  相似文献   

12.
韩锦 《企业导报》2012,(1):242-243
马克思、恩格斯在深刻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基础上,揭示了未来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资本主义必然被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他们从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分配形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未来社会人与人的关系等方面对未来社会做了科学的阐述,并提出了实现途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构想的肯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 邓小平同志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科学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它指明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提出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手  相似文献   

14.
孙芹丽 《活力》2006,(6):62-6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党对民族资产阶级采取“利用、限制”政策,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又采取“利用、限制、改造”政策。研究建国后不同阶段党对民族资产阶级政策的演变历史,可以启发我们正确认识下列问题:正确对待民族资产阶级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重要问题;要从实际出发,正确把握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在对待民族资产阶级问题上,要警惕右,但主要防“左”;要历史地看待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一研究对我们今天正确认识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进一步深化改革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号召全党把学习邓小平理论的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完整、准确地把握这一理论的科学体系,深刻领会、牢牢把握精神实质。江泽民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它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以及祖国统一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涵养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比较完善的科学体系,又是从各方面进一步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6.
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亲自创建了第一个共产主义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这是人类历史的大事变。在至今的160多年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起伏跌宕,有高潮,也有低潮。社会主义国家从无到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既有凯歌行进的辉煌,也有如磐风雨的挫折。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市第二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全面铺开。渝北区国土资源管理分局,还按科学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的认识,对于更好地学习、掌握、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更加自觉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人的全面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和主题,它承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理想,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地体现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9.
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思潮,民主社会主义以管理和改良资本主义社会为已任,不适合中国国情;我们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0.
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要通过发展、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要通过社会和谐保证社会的稳定,通过社会和谐调动人的主动性、积极性,通过社会和谐激发人的创造力,以推动科学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当是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也应当是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要通过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