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2007年以来,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三类新型金融机构逐步在我国各省区成立.其中,村镇银行的发展尤为迅速,并在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改善农村金融环境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西部地区是村镇银行的主要试点地区,但目前西部地区已成立的村镇银行却在区域分布、产品创新、资金来源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村镇银行的发展.因此,本文结合西部地区的经济状况、地域分布特点等提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民间融资日益活跃的背景下,目前的农村金融体制也日益备受关注,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成为了热点话题,而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一个特色的农村金融机构也成了关注的热点。本文作者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江苏省苏北地区为例,研究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活力与瓶颈,并对未来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需要完善之处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乐都县雨润镇兴乐农村资金互助社是青海省第一家申请开业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为全面加强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督管理,确保其健康、稳步发展,近期青海海东银监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  相似文献   

4.
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优势和特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优势和特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浙江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户社员为研究对象,借助八家已获金融许可的渐江农村资金互助社、上述八家农村资金互助社所依托的十四家专业合作社、396户农村资金互助社农户社员的调研或抽样问卷,实证分析基于贷款需求下的农户参与农村资金互助社程度和行为影响因素,判断未来农村资金互助社演变的趋势,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员利益倾向:判断、影响与解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采集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微观数据,判断现阶段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社员利益倾向,并结合当前相关政策从理论上分析和解释导致这一倾向的原因以及对其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呈现出强烈的净贷款者利益倾向,当前监管政策对农村资金互助社存款利率的严格限定是其重要原因之一。在强烈的净贷款者利益倾向的影响下,农村资金互助社面临资金来源不足、发展缓慢的困境,甚至可能偏离合作金融轨道,发生异化。最后,本文提出相关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7.
本文基于组织成本和专有性资源理论,运用博弈论及案例分析方法,对成立初期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起人控制现象进行了分析和验证。本文的主要结论为:发起人投入的组织成本和专有性资源在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起成立和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使发起人显著异质于普通社员而处于强谈判地位。在没有外部干预的情况下,发起人倾向于占有合作组织的剩余索取权和剩余控制权;当农村资金互助社遇到外部干预时,在软约束情况下仍会出现发起人控制现象,而硬约束会逼迫发起人选择解体合作组织或转变为道德高尚者。  相似文献   

8.
2006年12月20日,银监会发布《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后,长期备受各界争议的农村资金互助社从政策层面上得以破冰前行。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  相似文献   

9.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社员互助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而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是实现农村资金互助社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在强调投资者保护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投资者保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投资者保护,促进互助社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农村资金互助社——合作与互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月9日,经银监会批准,全国首家全部由农民自愿入股组建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正式挂牌营业,标志着银监会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建立对于缓解农村资金供给压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必将发挥积极作用。伴随着这一新型农村合作金融体系的建立与推广,其未来经营管理和风险防范中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将成为新课题。  相似文献   

11.
农村资金互助社税收政策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同样,农村经济的发展也需要农村金融的支持。农村资金互助社作为新型农村金融机构中最贴近农民的一种组织形式,是我国发展农村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但与任何一种新兴的事物一样,在它的发展初期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笔者认为制约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的瓶颈问题是资金供应不足问题。因此,笔者结合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实例,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融资途径进行详细分析,并针对已有途径提出了税收方面的配套政策建议,以促进农村资金互助社持续、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截至5月31日,内蒙古、四川等6个试点省(区)共有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开业,其中村镇银行9家,贷款公司3家,农村资金互助社6家o18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共吸收存款5523万元,发放贷款1.3亿多元,其中,农户贷款5024万元,总体运行良好。有竞争、有合作的农村金融市场在试点地区开始形成。  相似文献   

13.
农村资金互助社与农村经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10月,银监会决定将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的31个省市区,这对于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发展是一个新的机遇,总结在试点省份8家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运营经验,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的必要性及在推广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对于促进农村金融和经济的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陈东平  钱卓林 《农业经济问题》2015,(3):40-46,110-111
资本累积是我国农村资金互助社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普遍现象。本文通过对苏北滨海县两例资金互助社调研发现,资本累积与农村资金互助社使命漂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资本累积不必然引起互助社产生"使命漂移"。资本累积是否引起农村资金互助社"使命漂移"取决于互助社治理有效性能否抑制核心社员的改向主张,保持一人一票民主决策,保障普通社员权利的实现。通过推进农村资金互助社制度规范化建设、提升社员参与度、保障普通社员退社权、发挥社内社会资本连接作用和完善外部监管体系,可以强化资金互助社治理有效性,避免发生"使命漂移"。  相似文献   

15.
为规范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工作,进一步明确组建标准、程序和审批要求,提高市场准入效率。作为《农村资金互助社管理暂行规定》的配套文件,银监会印发了《农村资金互助社组建审批工作指引》(以下简称《指引》)。下面就《指引》中的有关问题解读如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理论为基础,对农村金融制度的需求与供给进行分析,农村金融制度供给的不足与农民资金需求的增长形成矛盾,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弥补了农村金融制度的不足,通过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产生、演进的特点进行分析,得出农村资金互助社是不同于以往农村合作金融制度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是诱致性制度变迁的结果,能够降低交易成本,解决道德风险问题,同时会提高社员福利,但是在演进过程中运作不规范,发展缓慢。  相似文献   

17.
《农村财务会计》2007,(4):19-19
本刊讯 3月9日上午,吉林省梨树县闫家村百信农村资金互助社成立,这是我国第一家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挂牌营业的村级农村资金互助社.  相似文献   

18.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农村资金互助社的监督管理,规范其组织和行为,保障农村资金互助社依法、稳健经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规章,制定本规定。第二条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指经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  相似文献   

19.
农村资金互助社是由乡(镇)、行政村农民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为社员提供存款、贷款等业务的社区互助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单个农民和农村小企业向农村资金互助社入股比例不得超过股本总额的10%。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社员存款、社会捐赠资金或向银行业金融机构融资。农村资金互助社不得向非社员吸收存款、发放贷款。截至2007年7月31日,已有7家农村资金互助社开业,内蒙古、甘肃各2家,四川、吉林、青海各1家。7家农村资金互助社1家设在乡镇,6家设在行政村,资本总额521.63万元,社员2311个,其中企业3户,入股33.1万元,个人2309人,入股488.53万元,分别占比6.35%和93.65%。截至2007年7月31日,农村资金互助社贷款余额538万元,其中发放中小企业贷款2户,贷款余额140万元,占比26.02%,发放农户贷款408户,贷款余额398万元,占比75.98%。累计发放贷款438笔,累计贷款金额555.42万元,其中中小企业贷款累计2笔,累计贷款金额140万元,农户贷款累计436笔,累计金额415.42万元,分别占比25.21%和74.79%。  相似文献   

20.
实证计算发现,由于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对经济的贡献率明显大于东部,西部发展对资金的依赖性非常强,融资能力成为西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通过对西部融资特点分析后认为,市场化不足是造成西部地区融资能力与东部地区巨大差异的重要因素.中央财政政策对西部地区的融资能力的扩张起着重要的培育作用.中央财政应该通过优化财政政策提高西部地区发展的融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