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邢汝广 《消费导刊》2013,(7):41-41,122
“声音”和“灯光”是电视制作的两个主要内容,对于接受电视这种媒介来传播信息的个人或者是电视节目。制作工作者来说,概括而言,电视就是借助“声音和光源”合成的科技效果来认识和感受社会乃至世界的又一艺术形式,我们称之为“第八艺术”。“光线”作为电视艺术的秣主线,它是电视艺术表达的其中一种语言方式之一,通过光影的塑造与制作,增强电视画片的表达效果,从而实现电视画面的艺术造型,电视灯光就是笔者在此文中希望着墨探讨的主要内同。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电视直销企业已进入经营的“谷底”。为了扭转这一不利局面,使电视直销企业再现辉煌,组建电视直销企业集团,实现连锁经营;实行买断经营,降低经营成本;通过差异经营,实现营销创新;强化竞争意识,是走出“底谷”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肖建兵 《广告大观》2005,(9):146-147
最近一年来,对于电视的热门话题不再是“喜欢看什么电视节目”,而是“在哪儿看电视”。移动电视技术的发展使得看电视的行为不再是静止的。  相似文献   

4.
手机电视,从字面上可以简单理解为“手机 电视”。目前,手机电视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3G业务推出的、可接收电信运营商视频信号的手机,电视业务主要为电信运营商提供的一种增值新服务;还有一类是可接收广播电视信号的移动多媒体终端,包括手机、PDA、车载电视、笔记本电脑等。目前在中国,电信手机电视市场发展相对更为成熟。  相似文献   

5.
常青  蒋蓓 《广告导报》2004,(12):113-114
2004年,中国电视传媒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活跃“状态,一方面,我们看到了电视传媒产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不难发现各个频道改版后的版面中纷纷加大了电视剧的播出比例,电视剧几乎成了保证频道收视率的“法宝”。有人担心,安徽卫视以电视剧这一开放性资源作为立台之本的媒体,是否依然处在电视媒体先锋阵营里?其核心竞争力是否依然保持优势,并实现新的突破呢?  相似文献   

6.
本期杂志截稿的时候,正是本年度“CCBN”会议闭幕之时。记得两年前出席该会议的一个研讨会,听来自美国的被喻为“收费电视之父”的谢辰纲发言,说到未来的数字电视走向,他认为传输成本低廉,可以互动的IP电视必定胜出,结束的时候他反复强调,“IP电视,前程无忧”。  相似文献   

7.
赵子忠 《广告大观》2010,(11):138-138
“网络电视台”.与“互联网电视”相比,从字面理解,更容易让人迷惑,“网络”应该就是“互联网”,电视台则是一个进行电视播出的机构。究竟什么是网络电视台呢?对于这个新概念,目前在国内尚还没有统一的界定。很多人纠结于此:网络电视台到底是网络平台还是电视媒体?是门户还是视频?是网络电视还是电视网络?  相似文献   

8.
赵子忠 《广告大观》2010,(10):161-161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对于电视行业影响不断加深,各种各样的新概念冒了出来,其中一个概念叫作“互联网电视”。听到这样的概念,千万不要反映到基于互联网的电视业务上去,在中国,互联网电视可以叫做“互联网电视机”,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上网的电视机,但并非接上网线就可所向披靡地浏览网页,你只能看到电视厂家关联的有限内容。  相似文献   

9.
综合美国《市场观察》、彭博社等媒体报道,由于技术尚未成熟,并存在仍待解决的健康隐患,3D电视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推广近阶段无法实现。尽管如此,许多外资品牌却把中国市场当成了“人体危害试验田”,在中国大力推广尚未成熟的3D电视。  相似文献   

10.
刘步尘 《商界》2011,(12):42-42
如果要问当下中国家电最不具竞争力的产业是什么?我给出的答案是彩电。从互联网电视到3D电视,再到智能电视、云电视,中国彩电业被总结为“三年四个概念”。因为缺乏产业主见,中国彩电企业表现出淋漓尽致的“墙头草”特征。在遭遇2009年互联网电视挫折之后,有可能再次遭遇“云电视之殇”。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著名的电视理论工作者陈尔泰先生所著的《电视存现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以其独特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方法,揭示了在以往的电视理论研究中不曾被揭示的规律,其中对电视文化场“偏转定势”问题的发现,应该说确实具有不容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俞湘华 《广告导报》2005,(10):128-130
中国电视传媒的竞争,到2004年前后,达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电视传媒事业制单位的管理体制向市场竞争主体的转变成为主流,市场营销的手法被普遍地运用于频道运营之中,理论界说了几年的“马太效应”也开始切切实实地在电视媒体的“跑马圈地”之中显现出来。电视媒体运营的一些规律性的东西正在不断地为国内的电视经营者所发现。笔者结合在安徽卫视多年的操作经验和当前电视传媒发展的趋势,提出电视传媒运营的1+3模式,即:一个基础(频道定位);三个关键点(活力、品质、影响力),以期抛砖引玉、百家争鸣。  相似文献   

13.
近日关于国标委征集手机电视国标的事,在媒体炒得沸沸扬扬,在google输入“国标委”、“手机电视标准”等关键词,跳入眼帘的大标题都是诸如“国标委征集手机电视国家标准,广电拒绝参与”,“广电CMMB方案遭排挤缺席国家标准”等,其操持的立场无非是代表信产部的声音,即广电CMMB虽然抢先一步成为行标,  相似文献   

14.
张翼 《中国工商》2001,(10):88-92
7月27日,号称中国最大民间电视制作公司的“光线传播”“沉寂”半年之后用盛大的节目推广会向外界宣告:它已不满足仅在娱乐节目领域取得龙头地位,体育节目它同样要染指──斥资2000万突进《体育界》! 面对光线的“豪赌”,京城众家民营电视商更多的是观望,因为对于沉默 的大多数而言,当下最要紧的是如何扛过2001年! 在2001年北京国际电视周上,2000年大放光彩的民营电视群已然黯淡无光。日显落魄、衰变的民营电视,如何捱过2001年?  相似文献   

15.
周再宇 《网际商务》2011,(10):52-53
PPTV快女真人秀只是PPTV网络电视实施“核聚变”战略的第一步,PPTV希望在电视网络化的基础上,实现网络电视化,拥有优质的内容,让受众“闻风而来”,进而将巨大的流量变现,形成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6.
谢雨 《中国报业》2023,(4):126-128
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文艺晚会是人们丰富自身文化生活、缓解工作生活压力的不二选择。但随着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小屏幕”的流行让“大屏幕”受到了不少冲击,如何在新时期多种媒体的挤压下,实现突围和发展,就成为电视文艺晚会导演必须解决的一道大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导演在电视文艺晚会策划、编排和具体组织中的作用,然后探讨了当前电视文艺晚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电视文艺晚会导演在新时期创新发展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7.
《成功营销》2014,(8):I0020-I0022
继完成C轮3亿美元融资之后,美团品牌广告“美团一次,美一次”登在数家全国性热播电视娱乐节目广告时段;在北京各大商务楼、酒店的楼宇电视,美团品牌广告片也在进行高频展示。介于美团之前“不做独立品牌推广”,此次大规模的投放背后.是四年多生死磨练的美团模式成功“上岸”。  相似文献   

18.
庞峰 《中国报业》2023,(3):129-131
当前,我国正处于传媒市场嬗变、媒体竞合涌动的新旧转换关键节点,传播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各媒体之间逐渐由竞争到融合,用户和受众逐渐从分化到聚合。这一趋势特征愈发显现,各个媒体在相互竞争、合作、渗透、交叉中,共同构筑融媒交汇的新时代传媒格局。作为传统媒体代表的电视,要重点考量如何重塑自身优势、如何转型探索等诸多问题,以快速走出困境,实现破局“出圈”,“主力军”挺进“主阵地”,全力抢占融媒体平台上的主导话语权,推进广电事业科学稳健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融媒体时代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变化,就融媒体时代电视经济报道如何实现创新发展提出一些观察和思考,以供交流互鉴。  相似文献   

19.
半夏 《国际广告》2009,(8):112-113
中国电视专业频道并没能享受到电视市场的特殊回馈。中国教育电视台试图突破“课堂”。寻求专业价值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孙先红 《广告大观》2006,(11S):34-35
之所以用“电视”这个字样切入主题,是因为我们提到媒体仅仅是电视的一部分,是电视形式的附加值部分,只要看电视的人存在,电视媒体的价值就存在。我们用人们的日常基本需要看电视可能就是生活的一道风景,而如果用传播的有效性看待电视媒体,创新才能有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