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新疆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之间的数量联系机制。文章首先对新疆经济增长过程中的能源消费与环境污染现状做了详细的描述性统计;然后基于1985年~2007年的时序数据,建立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环境污染的协整方程。研究发现,新疆存在从能源到经济的单向格兰杰原因,为能源依赖型经济体系;新疆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对外贸易构成环境污染的单向格兰杰原因;在影响新疆环境污染程度的各因素中,对外贸易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是很大的。  相似文献   

2.
能源消费分解是研究能源消费变动影响因素的一种常用方法.本文利用LMDI方法对曲靖市2005-2008年问经济增长中的能源消费变动情况进行了分解,将能源消耗增长的总效应分解为产出效应、结构效应和效率效应.计算的结果显示,曲靖市经济增长中的能弄消费的总效应小于产出效应,效率效应大于结构效应.建议政府构建“能源分解指数体系”作为制定能源政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选取六类污染指标构建了反映整体污染水平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并基于1987-2008年相关数据,在严格计量检验基础上运用GIRF法、方差分解法考察了江西省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长期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环境污染综合指数与经济增长验证了EKC假说,经济增长是污染物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人均GDP对解释各类环境污染排放的预测方差贡献度较大,而污染物排放不是解释经济增长预测方差的重要变量.  相似文献   

4.
将绿色创新分为能源、环境、创新3个要素,运用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中长期贷款3个指标的综合指数衡量经济增长。利用1989-2011年广东省时间序列数据,对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①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专利授权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②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以及从短期非均衡向长期均衡的误差调整机制。短期内,能源消费总量是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长期内,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总量、专利授权量的单向Granger因;③绿色创新各要素的外部冲击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不同程度与方向的波动性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④工业废气排放量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专利授权量与能源消费总量。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对相关的文献的最新研究进行梳理,从能源经济区域范围共同发展、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影响能源经济发展的全要素分析、能源发展关联关系与替代关系分析与能源、经济增长的波动效应建模分析这五方面进行研究综述,认为能源消费、能源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是一个能源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系统,必须综合研究这三者的动态机理.  相似文献   

6.
将绿色创新分为能源、环境、创新3个要素,运用工业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中长期贷款3个指标的综合指数衡量经济增长。利用1989-2011年广东省时间序列数据,对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显示:①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专利授权量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②绿色创新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以及从短期非均衡向长期均衡的误差调整机制。短期内,能源消费总量是经济增长的单向Granger因。长期内,经济增长是能源消费总量、专利授权量的单向Granger因;③绿色创新各要素的外部冲击会给经济增长带来不同程度与方向的波动性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工业废气排放量的冲击对经济增长的负向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④工业废气排放量对经济增长波动的影响程度最高,其次为专利授权量与能源消费总量。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别利用熵权法和多指标多原因模型测算了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隐性经济规模,并利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就环境规制、隐性经济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两种环境规制情形下,隐性经济规模对环境污染均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强度与隐性经济规模的交互作用显著抑制了环境污染,环境规制总体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满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对外开放度、能源效率和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由于对外开放度对环境污染的负向影响使得"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并没有得到验证.  相似文献   

8.
发展中国家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趋势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规模增长强劲,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显著增加,商品结构已经以出口制成品为主.因工业生产和过量的资源消费和对污染防治不力,全球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全球对能源的消费效应、环境保护缺位效应及经贸与人口递增效应等的存在,在未来几年里,世界范围内贸易与环境的失衡有可能加重.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我国3E系统内部及各子系统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资本投入、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环境污染、劳动投入与经济增长呈负相关;经济增长和环境恶化都会引起能源消费量的增加。为实现能源、经济、环境间的协调发展,我国应尽快实现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转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强污染防治力度。  相似文献   

10.
将居民能源消费的二氧化碳排放纳入研究范围,采用LMDI分解法对2000—2011年广东省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影响碳排放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和收入对碳排放增加整体上表现为正效应;产业结构、生产部门能源强度、生产部门能源结构和能源碳排放因子整体表现为负效应;生活部门的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的效应不确定;总体上正向驱动效应超过负向驱动效应,致使广东省的碳排放量呈不断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11.
再融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珊 《资本市场》2001,(12):60-62
<正> 上市公司再融资概况上市公司利用证券市场进行再融资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截至今年7月,深沪两市共有645家上市公司先后实施过配股或增发,其中再融资额超过5亿元的上市公司有130家,超过10亿元的有49家。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的渠道主要是配股和增发,根据再融资主渠道的变化,可以将其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1998年5月以前:配股作为惟一的再融资方式。1995年证券市场的回暖和上市公司数量的增加使再融资的队伍逐渐扩大。由于配股所需的审批时间较短,公司具体操作起来也更简单,再基于对我国特殊国情的考虑,在1998年5月以前,配股是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  相似文献   

12.
对话语分析理论及其内涵进行了归纳,运用话语分析理论分析了最近40年来森林领域出现的新话语,选取话语、联盟、规则及权力关系四个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四者之间存在相互关系.由于观念改变引起话语变化,话语的变化会产生新的联盟,新的联盟、新的规则等反映在森林政策安排的基础上,显示着话语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八月还没过,天气还没有转凉,母亲的腿却早早地发出了凉秋寒冬即将到来的信号.  相似文献   

14.
15.
Partial-Equilibrium Welfare Analysi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use of partial equilibrium models is common, and, typically, efficiency is characterized by maximizing consumer plus producer surplus (or, sometimes, gross consumer surplus). The analysis appeals—implicitly or explicitly—to the concept of efficiency derived from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s. Using the tax-reform methodology, it is shown in a simp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 that, if the second-best outcome is not the first-best one, the sum of consumer plus producer surplus cannot lead an economy to its true second-best optimum.  相似文献   

16.
湖北省粮食生产的多尺度及关联动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湖北省1978-2011年时间序列的粮食产量基础数据,在对粮食产量时空尺度分析的基础上,基于粮食产量及其相关的9个变量的历史数据作为样本建立粮食生产灰色系统模型,分3个时段对粮食生产驱动机制进行阐析,以期为相关部门的生产决策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①1978-2011年,湖北省粮食产量波动起伏,总体呈上升态势,近年来波动趋缓;粮食总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及单产曲线的动态变化趋势不甚一致;湖北省34年时间序列粮食产量历史变化主要存在25年和16年左右的年代际振荡周期.②湖北省17个市(州)的人均粮食拥有量及年均增长率空间尺度差异明显.③粮食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和旱涝保收面积是湖北省粮食生产的三大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7.
邹纯和 《经济问题》2007,(12):66-68
企业组织行为的动力来自于企业组织内部和企业组织的外部环境.这些动力在企业组织不同需要层次下,会引起企业组织不同的行为特征.所以企业组织的行为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自身的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对于宏观管理者来说,可以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因势利导,引导企业组织的需要合理化、理性化;同时,也要针对企业组织的需要特征而采用必要的规范加以约束.  相似文献   

18.
在对创业者和企业管理者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引入主成分分析模型,确定了创业机制形成的主要动因,包括创业利益的驱动、创业成长的拉动、各级政府的推动以及成功创业机制的示范效应等。  相似文献   

19.
本运用经济学原理,通过对偷盗产生的根源,对社会的危害、各个国家的不同法律制度、以及有效减少偷盗现象发生的分析,从另一个视角深刻地解释了偷盗这一社会现象下隐藏的经济本质,使人们对偷盗现象 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梁辉 《时代经贸》2006,4(Z1):37-38
项目管理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手段.本文试图通过对项目管理发展过程的解析,探索新形势下项目管理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