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并财务报表能够充分反映出企业集团经营和财务状况,本文从企业集团财务特点入手,探讨了我国会计准则下企业集团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界定,并对有关合并范围的具体实务问题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2.
合并范围涉及到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范围。我国2006年2月15日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对合并范围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该规定与1995年的《合并报表暂行规定》相比,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而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的变化,对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都将带来较大的变化。对于国资委管理的155家中央企业而言,合并范围的变化将对这些企业集团的资产规模、负债规模、收入规模和现金流量等考核指标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文通过对合并范围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进行分析,供有关企业和注册会计师分析合并范围变化给企业集团带来的实质性影响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合并财务报表是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而编制的会计报表,所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需要界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即哪些子公司应包括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报范围之内,哪些子公司不应该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范围的确定是正确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同样地,对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是制定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组成部分,我国的合并财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然而由于具体规定不够严谨细致,上市公司在合并财务报表编制过程中总能够对规定中的一些缺漏加以利用,使得投资者难以了解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新准则对合并范围的确定进行了比较大的修改,基本上实现了与国际会计准则的趋同。  相似文献   

4.
合并财务报表合并范围初探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并财务报表是将企业集团作为一个会计主体而编制的会计报表,所以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首先需要界定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即哪些子公司应包括在合并财务报表的编报范围之内,哪些子公司不应该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合并范围的确定是正确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同样地,对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确定是制定合并财务报表准则的重要前提和关键组成部分,我国在1995年2月财政部制定并颁布的《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下称:《暂行规定》)对合并报表的合并范围做出了详细的规定,然而由于具体规定不够严谨细致,  相似文献   

5.
我国财务报表的合并以企业的控制权不同,从同一控制与非同一控制两方面,分别对于不同的合并方式有不同的制度标准,不同的划分标准就有不同的合并原则.这大大方便了对于我国企业集团报表合并的研究.但是,由于我国企业集团的经济方式、盈利状况等不同情况,合并报表的过程便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本文通过对当前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面临的挑战进行研究,进而为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提出一些改进策略,完善我国企业集团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政策制度.  相似文献   

6.
王宁 《上海会计》1997,(8):14-16
合并会计主体是指由控股公司与纳入合并范围的被控股公司组成的经济实体或企业集团。明确合并范围是正确编制合共财务报表的前提。对合并会计主体的界定,主要取决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所运用的合并理论。合并财务报表是视企业集团为“单一会计主体”,根据母公司和子公司单独编制的个别会计报表,从公司集团的整体出发,反映整个公司集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在规定“单一会计主体”的界限时、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从而形成不同的合并财务报表的理论基础。1.母公司理论。母公司理论强调母公司或控股公司的股东利益。合并会计主体是指控…  相似文献   

7.
在企业集团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对合并财务报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通过合并财务报表这种形式反映企业集团的整体规模和状况,以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科学决策。本文主要就企业集团公司合并范围、合并报表编制方法、合并报表抵销以及合并工作底稿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之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同时,也尝试提出了解决有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企业集团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对合并财务报表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通过合并财务报表这种形式反映企业集团的整体规模和状况,以满足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科学决策。本文主要就企业集团公司合并范围、合并报表编制方法、合并报表抵销以及合并工作底稿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对之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同时,也尝试提出了解决有关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分析,解释了特殊目的实体公司对报表编制结果的影响,指出在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界定上应将特殊目的实体公司纳入编制的范围,并以安然事件为例,说明现阶段加强合并报表范围定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0.
陈婉红 《中国外资》2012,(24):112-112
合并财务报表作为集团企业规定编制的正式会计报表,是反映企业集团整体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也是投资者判断企业集团投资价值的重要依据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起,合并财务报表就被称为欧美国家财务会计的难题之一。本文提出企业集团合并报表的一些问题,并结合规定对其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明确合并范围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础,合并范围直接影响着合并财务报表的信息含量。本文通过将我国《合并财务报表暂行规定》中对合并范围的规定与国际会计准则进行比较,指出暂行规定的缺陷,然后分析了2006年颁布的新会计准则中对合并范围的规定,指出了新会计准则做出的改进及尚存在的不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12.
叶真真 《中国外资》2009,(6):54-54,56
本文通过对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分析,解释了特殊目的实体公司对报表编制结果的影响,指出在合并财务报表范围的界定上应将特殊目的实体公司纳入编制的范围,并以安然事件为例,说明现阶段加强合并报表范围定义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3.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母公司和子公司组成的企业集团为会计主体,根据某公司和所属子公司的财务报表,由母公司编制的综合反映企业集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的财务报表。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规定:母公司应当将其全部子公司纳入合并财务报表的合并范围。由于《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明确母公司对子公司的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应采用成本法,因此,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存在如何在工作底稿中将母公司个别报表中成本法反映的"长期股权投资"余额调整为权益法余额的问题,本文结合实际工作,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4.
以企业集团为报告主体的合并财务报表,是会计理论与实务界的重大难题之一.企业集团内部股权投资、其他内部交易的调整与抵销,是合并工作底稿的关键内容.2014年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不再限定基于权益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母公司可以直接在按成本法核算对子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的基础上编制.首先,本文对集团内部股权投资的调整与抵销,梳理基于权益法、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基本流程.然后,综合考虑集团其他内部交易的调整与抵销及递延所得税影响对子公司净损益的调整,系统地梳理基于权益法、成本法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扩展流程,为贴近合并财务报表实务,提供可视化的编制流程.  相似文献   

15.
《会计师》2016,(22)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接轨,财务报表作为企业相关利益者最直接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途径之一,其报告范围的界定及方法确定直接关系到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集团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结果的认定。但是,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环境复杂性为财务报表编制增加了难度,合并报表编制逐渐呈现出了许多问题。因此,企业实践与理论研究急需对财务报表范围与方法进行梳理与界定,以推动企业集团更好的适应当下复杂的财务环境。本文通过对报表的编制原则进行阐释,着重从控制角度梳理和界定集团报表的范围、三要素与方法程序。期望本文研究结论对提升企业的财务决策有效性具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16.
夏秋 《上海会计》1997,(4):37-38
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推进,企业集团蓬勃兴起.客观上就产生了将企业集团视为单一会计主体,从集团的整体出发,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来反映整个集团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需要。目前.大多数国家的会计准则都有这方面的专门规定,我国也发布了《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作为编制合并报表的指南。本文对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和我国关于合并财务报表的规定进行比较,为制定和完善我国的合并报表具体准则作准备。一、集团概念比较目前,世界范围内关于如何界定企业集团,存在三种不同的观念。1.母公司观念。母公司观念依据这样的假定,即合并报表是母…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逐步的发展,企业也在不断重组、分化、合并过程中,合并财务报表成为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中财务工作的重中之重.合并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集团整个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以及现金流量的报表,它能够为集团的投资者等报表使用者提供各种有用的信息.本文对合并报表工作中的抵消分录的处理进行分析,并分类对抵消分录的编制进行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18.
郑明彪 《会计师》2010,(10):27-28
<正>2006年2月财政部发布了38项具体准则和一项基本准则,其中包括了《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一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企业合并财务报表")。新会计准则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具体组成、合并范围、合并程序和具体的合并方法等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从而进一步规范了企业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对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非常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图对企业合并财务报表在实际应用中所遇到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9.
合并财务报表是以整个企业集团为一个会计主体,以组成企业集团的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个别财务报表为基础,由母公司通过抵销内部交易对个别财务报表的影响后编制而成的财务报表.编制抵销分录,进行抵销处理是合并财务报表编制的关键和主要内容,其目的在于抵销个别财务报表各项目的加总金额中重复的因素.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有利于避免控股公司人为操纵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现象的发生,使财务报表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更加客观、真实.实务中,许多会计人员反映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工作量较大且难以把握,尤其纠结于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问题.本文主要讨论初次编制与连续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对内部购进存货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的抵销问题  相似文献   

20.
从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的历史沿革来看,较之美国、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我国的历史虽短,但发展却很快.这是由于我国企业集团起步较晚,发展较快.当然,这也与我国会计准则制定者的不懈努力和会计实务工作者的推动分不开.但是,应当承认,美国、英国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发展的历程较长,相对也较为完善.而迄今为止,我国合并财务报表及企业合并会计准则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因此,充分借鉴国际惯例是我国合并财务报表会计准则尽快完善的一条捷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