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将围绕“意志”与“理念”两大范畴,试图阐明叔本华对柏拉图哲学形成的超越。基本思路是依据理怎在传承关系中所突显出的两重性及理念认识机制的转变,重点论述与此相对应的超越胜的两个维度。如此,理念所集中彰显的“超越”的两个方面即是文章要探讨的核心问题所在。  相似文献   

2.
《品牌》2015,(2)
亚瑟·叔本华是德国伟大的悲观主义哲学家,他一生都在探讨人生问题,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而意志却是永远无法满足不了的,人因此才会痛苦。西方哲学精神受叔本华悲观主义思想影响很大,这种影响又在不断地争论中得以深化和发展。本文主要在从叔本华悲观主义哲学产生的背景、主要思想内容及对人生的启示三方面来初步了解叔本华哲学思想。  相似文献   

3.
周颖珏 《消费导刊》2009,(15):207-209
本文由近代哲学引入,以德国古典哲学为背景,阐述叔本华的意志本体论及其矛盾,它的发展和出路问题。  相似文献   

4.
郝娟 《消费导刊》2011,(6):1-2,4
尼采哲学建立在强力意志的基础上,包括他的超人学说和道德谱系学,强调人类对其本能的正确认识和实现,脱离虚无主义的荒野。马尔库塞提出的虚假需求学说在一定程度上与尼采之虚无主义有很多契合之处,本文意在透过尼采哲学的视角对虚假需求进行解读,以发现其内涵,同时使得尼采哲学进一步与现实结合。  相似文献   

5.
黄虎 《科技转让集锦》2011,(19):271-271
尼采的自由思想建立在他的强力意志学说的基础上。他认为,只有具有强大的强力意志的、能够完全支配自己的人才配拥有自由。  相似文献   

6.
在政治社会和政治权威的起源问题上,自然论与人为论预设了截然不同的自然状态。社会契约论的逻辑起点是自由、自在、有着自我意志的个人所处的前政治状态。而这种个人概念的形成,有着深厚的文化基础。从古希腊的理性思维、原子论,到中世纪基督教对内在自由的培养,到司各特的唯意志论,原子式的个人最终在社会契约论中获得政治表达,为对政治权威施加限制提供了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7.
叔本华是一位悲观主义人生哲学家,他认为世界的本质是意志,而人生的本质是无限的痛苦和无聊。叔本华的思想散发着哲学的耀眼光芒。许多人会误解叔本华,认为他的悲观主义就是消极避世,其实不然。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是对当时社会的写照和批判,在当时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叔本华的思想散发着独特的和谐光芒,对后世人们的处世之道也有很深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8.
《商》2015,(38)
自由与理性是构架康德哲学的根本性概念;自由是前提,同时也是落脚点;自由问题既显得必要,同时又把它作为先验范畴化为本体界亦具有不可知性;在以自由为前提下,康德认为理性的自然人必然能够在认识论领域为自然界立法,同时在道德领地一般理性存在者必定出于义务、遵循道德法则进而自我立法。康德伦理学以"自由意志"为前提,意在建立适于一切人类理性的、普遍有效的道德法则,同时对自由的问题保留,使得"上帝存有"与灵魂不朽"理想得以成立,为"至善"理念找到了栖息之地。  相似文献   

9.
《品牌》2015,(1)
尼采主张人应该成为"超越善恶之外的创造主体",这里的"超越善恶"是针对基督教道德而言的。基督教道德是反肉体的道德,同时也是体现消极生命本能的道德。尼采使身体回归到人本身,是站在反基督的立场上的,因此,尼采的"身体"不仅要从肉体性进行把握,更要从积极的生命本能进行把握。要超越善恶,人就必须既是"毁灭者"又是"过渡者",只有毁灭了消极的生命本能,毁灭了"自我保存"的动物性的身体,才可能过渡到具有人性的身体,才能成为真正的创造主体。  相似文献   

10.
管刚  邓进 《致富时代》2009,(11):48-49
从技术价值观的视角观察,从技术与理性的关系出发,分析大跃进时期技术革命运动中的一些“非理性”行为以及产生的原因,如理性屈从于政治上的唯意志论,缺乏对科学理性的培养等。  相似文献   

11.
陈聪  张宇红 《消费导刊》2014,(9):199-199
奥尼尔对叔本华哲学有着深厚的热爱,奥尼尔的作品中也随处可见叔本华哲学的影子。本文对奥尼尔戏剧作品的叔本华思想进行解读,深入挖掘其文学作品中的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12.
要刊要闻     
中国法治要软硬并举《检察风云》2013年第10期法不应仅仅局限于是"体现国家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我们把那些具有"命令一服从"行为模式、运用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规范称之为"硬法"。而那些同样体现公共意志,但无需运用国家强制力而主要靠社会强制或自律机制保证实施的法律规范,我们称之为"软法",软法也同样属于法的范畴。硬法与软法同为法律的基  相似文献   

13.
尼采的"上帝死了"如今已经成为众人熟知的一个口号,为它重新勾勒出其所自出的文本的本来面目可以使我们理清这一口号的真实意义。这一勾勒着眼于"上帝死了"宣告出来的那个戏剧场景,澄清细节,指认出文本释义的界限。  相似文献   

14.
《商》2015,(49)
干部工作"四唯",是指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票数、分数、GDP、年龄因素在干部相应各类参考指标中占有绝对权重。"四唯"问题危害党政、贻误发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视角,用联系、发展和矛盾分析方法,能够为"四唯"问题的解决提供正确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宁伟 《科技转让集锦》2011,(15):243-243,250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种新的唯物主义,它的本质特征一直争论不体,这其中关系到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的不同认识。实践——毫无争议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标志,实践观点是其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范畴是其最为核心、最为基础的范畴。正因为如此,许多学者都持“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的观点。这些学者都忽略了哲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部分,即宇宙生成论,他们把本体论与宇宙生成论混为一谈。本文从这一批判角度出发,得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是物质,而实践是其宇宙生成论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王钧 《商场现代化》2005,1(27):113-114
自美国经济学家法玛(Fama)提出有效市场理论即"理性范式"以来,由于无法解释实践中的问题而产生了新的行为金融理论即"行为范式".文章研究了"理性范式"和"行为范式"争论的前沿问题,提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笔者相信纯粹的理性范式将被范围广泛得多的心理范式所取代;在新范式中,完全理性只是一个特例"观点.  相似文献   

17.
人类的大脑是由一头桀骜不驯的大象和理智的骑象人共同构成的,它们分别代表人类的动物本能和意志理性。它们往往各行其是,这种心理争斗顽固、强有力而隐蔽地影响着每个人,也影响着决策。  相似文献   

18.
朱永海 《商》2014,(52):37-38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现代文明的产物,是人类优秀哲学思想的结晶.领导干部学习哲学,最重要的是锤炼一种冷静的理性品格,培养一种超卓的思想力量,党校哲学教学要培养领导干部唯物的、系统的、辩证的、实践的、劳动的、群众的观点,最终确立一种批判精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理论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田涛 《创业家》2013,(3):88-91
乐观才是任正非个性中的主基调,他也有比赚钱更宏大的理想。任正非找到了点燃15万人激情的华为之道,从而把每个人的个人意志转化成组织意志。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保险具有"社会管理"功能的观点把保险的功能与保险的作用或社会效应等同起来,是不妥的;而且,在正确区分保险和保险公司这两个范畴的基础上,也不能导出保险公司具有"社会管理"功能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