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何尤华 《浙江金融》2002,29(6):41-43
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的争论促成了最优货币区理论的产生,而经济理论的发展和欧洲货币合作的持续进行促进了最优货币区的发展.最优货币区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释国家的汇率选择,但是它不能很好地解释欧洲货币合作的持续发展.实际上,政府决策所考虑的因素不仅仅是经济方面,经济背后的政治因素往往起很大的作用.欧洲货币合作是欧洲经济高度一体化发展的产物,但其背后的原因却是政治的.  相似文献   

2.
1990年《金融研究》第8期刊登了林志远同志《再论货币乘数》(以下简称《乘数》)一文,颇有见地,然有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一、基础货币的界定基础货币是货币乘数理论的基础,其范畴的确定是基础货币问题争议的焦点。基础货币是中央银行的负债,是一种高能货币,它经过银行体系(指不包括人民银行的所有金融机构)的信用扩张或紧缩能产生或减少几倍于基础货币的信用。  相似文献   

3.
不断发展的金融创新和私人货币供给等因素导致货币总量指标无法有效控制,且货币总量指标与实体经济变量关系疏远.历史经验表明,大多数国家面对货币总量指标失效的首要反应是扩大货币总量统计范围;当扩大的货币总量指标依然无法提高货币政策效果时,则放弃该指标,转而盯住利率目标或其他.本文从货币史的角度,分析和比较美国、欧盟及美国当前的货币总量指标的层次和统计范围、依据;并探讨了货币总量指标不断失效的原因、货币总量指标在各国货币政策框架中角色转换的原因和对中国货币统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盛松成 《金融研究》1993,(12):67-71
作者的博士论文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说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银行并不具有绝对控制货币供给的能力。中央银行能够直接控制的只是货币基数;而货币基数对全部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还有赖于商业银行及其它存款机构和非银行机构的行为,有赖于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与银行存款之间的比例。本文是从博士论文有关章节中选出来的,主要说明货币基数与高能货币的异同。作者认为,基础货币指的是货币量中货币当局负债这一部分,它能为货币当局控制。使用这个名词的外国经济学家往往注重它的来源而不是使用;使用高能货币这一名词的经济学家一般注重它的使用而不是来原,注重高能货币的变化对货币供给的巨大影响。弄清了这些"小"问题,有助于我们对货币的进一步认识。  相似文献   

5.
2019年,数字货币可谓赚足了眼球。一边是Libra等稳定币或加密数字货币的不断升温,一边是各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其实,货币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其表现形态一直在不断变化之中,现在已从实物货币发展成信用货币,甚至从有形货币越来越迈向无形货币,未来也将进一步迈向数字货币。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货币金银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货币金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的一个重要保证与前提是货币金银队伍的建设,其作为人民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保障而存在。因此,如何提高货币金银工作人员的素质,较好实现货币金银队伍建设,是当前新形势下各级货币金银部门所面临的一项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7.
《金融研究》1984年第8期发表了张忠乎同志的文章《世界货币职能质疑》,(以下简称《张文》)认为世界货币不是货币职能。笔者拜读之后,感到《张文》中的主要观点值得商榷。张忠平同志否定货币的世界货币职能,第一条理由是,世界货币是商品流通向广度,而不是向深度发展的结果,所以它不是货币职能。那么,什么是货币职能?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商品流通中的功能,即其作用与效能。马克思的货币理论认为,货币具有五大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及世界货币。这是商品流通向深度和广度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蒙代尔所提出的世界货币构想.通过回顾世界货币体系的发展史、货币霸权的更迭以及各国汇率制度的变迁.认为在黄金总量不足和分布不均的情况下,回归金本位比起美元信用本位更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主要货币区的形成趋势较为明显,在和平合作的同际环境下有益于国际经济的发展;主要货币国难以放弃浮动汇率而归于DEY框架下的固定汇率;虚化的DEY难以真正扮演世界货币的角色.  相似文献   

9.
货币政策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对策之一。它足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运用各种工具通过货币存量调整总需求进而对宏观经济进行调节的一种手段。所以,货币政策的实质说到底是国家如何处理货币发行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问题,通过它确定一个合理的货币供给增长率并保持相对稳定,以保证经济的稳定、协调、健康的发展。综观建国以来我们所制定和执行的货币政策,有不少问题是值得反思和研究的。首先,要选定正确的货币政策。货币政策的核心是稳定通货,要稳定通货就必须控制信贷总量。而我们一向以“发展经济,稳定通货”为货币政策的双重目标,并且,又多强调它们之间的  相似文献   

10.
货币供应:从基础货币到资产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货币供应理论都是以基础货币为核心的,基础货币也被作为货币政策的工具用于调节货币供应量.本文通过对中国、美国和日本三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比较分析,指出以基础货币为核心的货币供给模型并不符合我国的现实,因此,不能把它作为评判我国货币政策效果的依据.我国的货币供应模型不能以基础货币来构建,而必须从中央银行资产结构方面寻找答案.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一体化、集团化的发展成为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道靓丽风景线,而欧洲货币的一体化更是世界区域经济发展进程的里程碑标志。支持货币一体化的理论基础就是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伯特·蒙代尔于1961年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及其发展自欧洲区域货币一体化开始,西方经济学界提出了“最优货币区”理论。在此,经济学对“最优货币区”解释为由不同国家或地区组成的货币联盟,区域内实行单一的共同货币,或者虽有几种货币但相互之间具有可兑换性,其汇率在对内进行经常交易和资本交易时互相盯住,对外则统一浮动,以求…  相似文献   

12.
一、国际货币的概念"国际货币"是个常见的名词,尤其在有关国际金融一类书刊上更是屡见不鲜.顾名思义,国际货币应是指国际间通用的货币,但这样解释未免失于笼统,而且并不完全确切.一般说来,国际货币就是在一定时间、一定条件下各种国际间通用货币的总称.它在一定前提下,在国际间行使计价、交换、支付、购买职能,还可以用作国际储备资产.它是国内货币职能范围的扩大,是世界货币的低级形式.  相似文献   

13.
货币供应量是一国在某一时点上为社会经济运转服务的货币存量,它的增长必须与经济增长相适应,这样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CPI是一定时期内居民所消费商品及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的变动趋势和变动程度,它受经济增长率和货币供应量的影响,货币供应量主要通过物价水平影响CPI.由于货币供应量的三个层次M0、M1、M2所涵盖的范围不同,各个内部组成因素对物价水平的影响程度不一,因而M0、M1、M2对CPI的影响过程与效果也不同.  相似文献   

14.
存款准备金政策与货币供给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存款准备金政策通常被认为是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给的有效工具。但是,从理论和实践可以证明,这一政策工具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是很有限的。在商业银行有充裕的超额准备金时,法定准备金比率的调整只改变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构成,而不改变准备金的总额,因而对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都没有影响,或影响都很小;而当商业银行没有超额准备金或只有很少超额准备金时,法定准备金比率的上调将使准备金总额增加,从而使货币乘数缩小,但使基础货币增加。于是,货币乘数缩小对货币供给的影响将被基础货币增加对货币供给的影响所抵消。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科技带来的货币金融领域的一系列变化中,诸多新的冠以"货币"名称的货币让人目不暇接.其中,数字人民币的诞生是中国科技进步和金融创新的产物,其应用场景必定是一种新的和充满魅力的体验.电子货币在中国市场的广泛使用,开启了"无现金社会"之门.社会公众对比特币的认知有不同观点,各国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也有不同立场,而中国货币当局对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采取坚决否定的立场.  相似文献   

16.
货币供给是外生还是内生的争论由来已久,货币供给的外生论者认为,货币供给量是由经济运行之外的因素决定的;而货币供给的内生论者认为是物价、利率、产出等直接或间接地决定货币供给量。持货币供给是内生还是外生的不同理念对货币政策的制定及实施具有重要影响。《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述评》一文,介绍了货币主义者的外生性货币供给理论,重点阐述了内生性货币供给理论的产生以及发展。文章认为,在传统货币定义日益模糊、非银行金融机构的信用创造作用逐渐增强的情况下,货币供给内生理论使货币当局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时有了一个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网络虚拟货币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且逐渐渗透人们的生活.网络虚拟货币正悄然形成一个庞大的市场,而它到底是打开财富之门的钥匙,还是潘多拉盒中的妖怪呢?这引起了越来越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作为网络虚拟货币“领头羊”的Q币,自然成为此次研究热潮的焦点.而所有研究需要回答的第一个问题便是:Q币是货币吗?我个人认为,Q币不是货币,并且从目前的情况看Q币的发行将不会给金融市场带来较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8.
我认为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金融调节中的作用主要在于控制货币发行量,它能控制的是货币的供给,而不是货币的需求。货币的需求取决于多个经济变量,不是中央银行可以控制的。中央银行在决定货币供应量时,当然应研究社会上的货币需求;也应该调节货币需求,这种对货币需求的调节,包括合适的利率政策、亦包括金融资产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9.
陶雪怡 《金卡工程》2009,13(5):207-208
货币经济化是一国商品经济发达程度的货币体现,反映了一国金融深化的程度,通常用M2/GDP来衡量.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发展的中国在这一比值上却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是其他发展中国家.为分析金融体系的这一特殊现象,本文从货币供求的角度展开分析了中国M2/GDP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货币市场基金的推出是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完善的重要标志.从20O3年末,首只货币市场基金在中国金融市场诞生以来,其规模与影响不断扩大.本文从货币市场基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入手,主要探讨了货币市场基金的发展对贷币政策实施的影响,并简要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