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新《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使盈余管理问题成为当前理论研究的热点。文章以2009—2012年完整披露研发支出的中小板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企业研发支出资本化的选择是否受盈余管理动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同时,利用修正的Jones模型测算了企业整体的盈余管理程度,并根据该指标对高盈余管理程度组和低盈余管理程度组分别进行实证检验,探究不同盈余管理下何种动机对研发支出资本化选择产生影响,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盈余管理是企业精心筹划的结果,具有合法、隐蔽的外衣。诊断一个企业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不能仅从某一方面人手,也不能根据单一指标进行判断,而要综合、全面的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双重差分的方法考察 《反垄断法》 的出台是否会促使企业进行相应的盈余管理.实证结果表明,《反垄断法》的出台会导致企业有向下的盈余管理动机以达到规避调查的目的.另外,本文还发现,由于政治成本的差异,与有政府关联的企业相比,反垄断法对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在没有地方政府政治关联的企业中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4.
薛静 《现代企业》2010,(5):61-62
盈余管理的存在是以上市公司管理层具有主观动机为前提的,是上市公司精心策划的结果,具有合法、隐蔽的特性.对于投资者而言,他们处于信息不对称的劣势一方,如何发现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避免投资过程中的投资陷阱就成为投资者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识别一个企业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不能仅从一方面入手,不能根据单一因素进行判断,而要综合、全面地分析,才能对上市公司是否进行了盈余管理做出最为科学的把握.  相似文献   

5.
本文一方面旨在更加深入、细致地考察会计准则变迁对上市公司的长短期资产减值计提与转回行为有何直接影响;另一方面,创新性地将影响企业长短期资产减值行为的制度变迁因素与盈余管理动机结合起来,考察会计准则变迁对企业资产减值中盈余管理动机的间接影响,即新准则是否减少了管理者利用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的行为。  相似文献   

6.
盈余管理是一种机会主义行为,它的存在与市场效率、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准则制度设置以及企业的外部监督密切相关,盈余管理有悖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有悖于会计信息的中立性,从而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和相关性。为了探讨资产减值是否被某些公司用作盈余管理手段,基于中国上市公司执行资产减值对盈余管理影响的视角进行全面探究与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前国内外对盈余管理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斯科特(2000)认为盈余管理是“在公认会计原则许可的范围内,通过会计政策选择使经营者自身利益或(和)公司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化的行为”。陆建桥(2002)将盈余管理定义为“企业管理人员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为了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作出的会计选择。国内外对盈余管理定义的分歧主要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盈余管理是否是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内进行的;二是盈余管理的手段是否包括非会计方法,如时间的安排和交易的构建等。笔者认为,盈余管理可以定义为企业管理当局在会计准则允许的范围之内,运用多种手段实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和(或)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的行为,不只限于会计方法的选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制度正逐步完善,但公司内部控制是否对盈余管理产生了积极的影响,目前尚缺乏必要的实证证据。文章以"迪博·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数"作为内部控制质量的度量标准,以我国2009年至2011年深市沪市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内部控制对应计盈余和真实盈余的影响,并进一步分为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高质量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抑制上市公司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抑制效应在非国有企业中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9.
邢娟  彭佳 《企业导报》2011,(4):103-104
盈余管理是企业管理当局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进行的一种会计政策选择。在这一盈余管理过程选择中,会牵涉到各关联方的利益问题,是他们权衡利弊得失的结果,渗透着许多博弈的思想。从博弈角度看,盈余管理现象是否有一定必然性,如果有应如何用博弈思想作指导,来规范盈余管理行为。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分析盈余管理的主要形式和影响因素,并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探求一些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信息的角度出发,指出内部控制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存在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企业是否会选择实施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受到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高低的影响;另一方面,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沟通与监督方面对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会起到抑制影响。进而得出结论,通过降低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成本、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提高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成本,能够减少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的雾霾天气数明显增加,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引发公众的广泛关注。重污染企业也因此面临较大的社会压力。在这种背景下,重污染企业是否有向下做盈余管理的动机和现象?若有,在何种状态下进行向下的盈余管理,开展多大幅度的盈余管理?这类研究比较少见。文章采集了19个省2008—2012年间的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以下简称API)数据、重污染企业的相关财务数据,利用Jones模型,采用多断点回归方法检验空气污染对地方重污染企业盈余管理的影响,分析了2008—2012年间重污染企业的盈余管理行为。结果发现:(1)2008—2009年间,企业在断点API=100处和API=200处有向下做盈余管理的现象,但在断点API=300处有向上做盈余管理的现象;(2)从2010—2012年间、2008—2012年间的整体数据来看,企业在断点API=100、200、300处都有向下做盈余管理的现象。文章对实证结果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盈余管理是微利上市公司扭亏为盈的重要手段,微利上市公司偏好于选用非经常性损益项目来改变利润。本文把盈余管理分为企业独立进行的盈余管理和企业依靠外界进行的盈余管理,在这两者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微利上市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探讨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对企业操纵盈余管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目前比较常见的操纵盈余管理的手段,并提出目前企业盈余管理的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提出了企业盈余管理规范化的对策:提高企业对盈余管理的认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对盈余管理的监控、发挥市场约束盈余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徐鹏  杨潇影 《会计之友》2021,(12):118-124
企业的战略激进度是否影响盈余行为?以往研究局限于应计盈余管理,文章在现有文献的基础上,将视角扩展至真实盈余操纵活动.以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首先检验战略激进度、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约束真实盈余管理的强度差异;然后,进一步探析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战略激进度与真实盈余管理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战略激进度与真实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有效约束了企业真实盈余管理,并且能够显著增强战略激进度对真实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而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对真实盈余管理的作用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探讨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对企业操纵盈余管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目前比较常见的操纵盈余管理的手段,并提出目前企业盈余管理的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提出了企业盈余管理规范化的对策:提高企业对盈余管理的认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对盈余管理的监控、发挥市场约束盈余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盈余管理,在国外已有近20年的研究发展,盈余管理的基本理论已经初步形成。在我国,伴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推进,对盈余管理问题的实证研究也陆续出现,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国内的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势头越来越足,这给经济市场和利益相关者带来了危害。美国的安然事件,中国的银广夏事件,由于企业迫于上市信息披露的压力,通过盈余管理来达到使自己满意的会计数据,导致企业的破产,给社会造成了重大影响。本文从盈余管理概念入手分析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行为的原因,然后对企业盈余管理治理所采用的手段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其中重点讲了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原因和采用的手段以及对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探讨盈余管理的概念入手,对企业操纵盈余管理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详细阐述了目前比较常见的操纵盈余管理的手段,并提出目前企业盈余管理的困惑,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提出了企业盈余管理规范化的对策:提高企业对盈余管理的认识、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对盈余管理的监控、发挥市场约束盈余管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张少岩  李希富 《价值工程》2006,25(8):145-148
本文对沪市2000~2002年配股上市公司,是否存在盈余管理行为,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析了上市公司为达到配股资格而进行盈余管理的手段,最后提出了规范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通过2007—2012年平衡面板数据进行分析,验证内部控制是否有效地约束了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从实证结果来看,上市公司的CEO强制性变更与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自愿性变更与盈余管理之间却没有显示出任何关联。如果管理者进行了过度的盈余管理,那么CEO将会被迫引咎辞职,这表明董事会尽到了应有的监督责任。另外,当企业的外部环境恶劣,如面临较高的资产负债率、营业成本率持续高位或市盈率高估等情况,上市公司更加倾向替换当前的CEO来解决企业面临的问题。企业的业绩变量与CEO的变更并没有显示出相关关系,说明CEO的变更与企业的业绩优劣并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IPO盈余管理程度与长期财务绩效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威  郝洪 《会计之友》2012,(1):69-72
文章选取了我国2000—2006年在沪市进行IPO的317家公司为样本,研究IPO盈余管理程度与IPO后业绩下滑之间的关系,旨在考察IPO盈余管理程度是否对上市公司IPO后的财务绩效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采用IPO前一年操纵性应计利润的绝对值|DA|来衡量IPO盈余管理程度,以销售净利率(R OS)作为衡量上市公司财务绩效的指标,对盈余管理程度高低组IPO后R OS下滑程度进行差异性检验。实证结果表明:IPO盈余管理程度高的上市公司长期绩效下滑程度更大。IPO盈余管理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企业上市后业绩下滑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