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分析表明,影响农地流转意愿最大的三个因子依次为:非农工作所在地,非农工作人数比例以及农业人均年经营收入。结合成都统筹城乡改革的经验,本文建议采用规划民营工业园区、提高农业经营收入等方式,来促进农地的流转和整合,提高农民可支配收入,实现资源和收入的有效配置。  相似文献   

2.
《价值工程》2016,(28):13-15
农村改革是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改革的核心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农地关系是农村最基本的生产关系,农地权益又是农民最大利益。随着南阳市新型城镇化的大力推进,大量农民要去城市务工,留下的农地需要流转;再次,农地作为农户的稀缺财产为了实现价值也需要流转。与此同时,农地流转在学术界也是备受争议的话题,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南阳市也在农地流转方面了做了很多探索和实践,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对出现的诸多问题的探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农村土地流转是农地制度创新的一种形式,它可以更加合理地配置有限的农地资源,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要保障农民的权益不受侵害。本文从土地流转的必然性出发,对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并就如何合理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4.
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已成为中国农村一种新的农地制度要求.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实现规模经营、促进劳动力转移的重要途径,也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要求,更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在实施土地流转过程中仍出现了很多问题,分析出现的问题及有针对性制定出的一些对策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入户访谈与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北省农村的土地流转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河北省农村土地流转存在收益得不到保障、流转合同管理不规范、相关政策不完善、落实不到位、农村土地流转缺少规范完善的中介组织、农村土地流转过程缺乏配套的市场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不断发展进步,农村和农业也向着现代化方向迈进,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是当今各县区共同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农村土地流转中,土地制度是土地流转制度的基础.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流转制度的行为日益增多,其对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越来越深远.本文论述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分析了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8.
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相似文献   

9.
10.
蒋凤芸 《中外企业家》2013,(8Z):249-249
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对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不变的政策下,要通过创新机制,规模化和规范化流转,才能实现相对集中的规模性经营,最终才得以实现农业现代化。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探讨了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中发现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1.
当前,中国农村土地流转不畅,不符合土地资源市场配置的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使得土地产出效率低、农业产业化发展缓慢。同时小产权房普遍涌现的违法现象也具有了现实必然性。本文以小产权房为切入点,在农村土地流转模式的基础上,研究分析了潜藏在这种模式下的利润以及追求这种利润下的各方博弈,尝试寻找到中国农土流转制度变迁的可能性方向。  相似文献   

12.
在我国农村一切经济和社会问题中,最复杂、最受关注的就是土地问题。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和完善,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以及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村土地流转的情况不断出现并逐步发展,在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上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受到农地产权不清晰、农地流转市场不成熟、农地流转经济基础不牢、农民狭隘保守思想观念等多种障碍性因素影响,山区农地流转量小势弱,仍处于自发、盲目、零星和不平衡、不稳定状态,农地“弃而不流”、“荒而不让”情况客观存在,农地撂荒较为普遍。正视山区农地流转的主客观现实,积极认真地研究对策及有序地推进农地流转,对于转移农村劳动力、实现农地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促进农村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土地市场处于发展初期,农村集体土地流转交易机制尚未健全,土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土地流转交易程序混乱,流转形式不规范,一些地方违背农民意愿,损害农民利益,甚至随意改变土地农业用地用途等。下面笔者就以永州市蓝山县为例探讨农村土地流转问题。  相似文献   

14.
确权对农地流转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农地顺畅流转面临着障碍约束,确权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农地产权缺陷,但不能从根本上打破农地流转供需双重不足的局面。因此,确权的政策效果不仅取决于其执行力度,而且取决于农地流转的自由度。从提升流转自由度看,农地股份合作化、流转市场化不失为一种好的过渡期选择。  相似文献   

15.
贾树坤 《活力》2010,(12):9-9
为深入了解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积极探索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本文就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结合自己深人基层的调研,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6.
农村土地流转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实现农村土地的规模效益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村土地市场化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它顺应农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方向,农村土地市场化程度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现程度。推动中国农村土地市场化的发展,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方面。因此,本文将立足国情,研究中国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的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8.
土地流转是优化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主要途径,而流转模式是决定土地流转成功与否的关键。将现行土地流转模式归纳为基础模式、新型模式和地方典型模式,对其优点、不足及适用条件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表明有组织的流转模式更具有效率,不同地区应因地制宜采取适当的流转模式。  相似文献   

19.
十二五规划,三农问题被提到了更加紧要的高度。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农业劳动力老龄化、土地抛荒、农业物质投入少、土地流转缓慢等问题成为打破我国二元经济瓶颈的坚冰。文章从农户、政府、企业业主、市场等各行为主体角度,分析我国农村土地流转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并提出建设性对策,为农村土地流转的良性发展提供积极的思考。  相似文献   

20.
贫困山区农地流转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土地流转的方向应是规模化和规范化。为此,需要从政策法规、模式引导、管理服务等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