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成长期高科技企业在我国非常普遍,但关于成长期高科技企业治理的研究较少。将资源基础论与公司治理理论相结合,指出成长期高科技企业的公司治理必须以战略资源为基础,并与资源所有者的需求和效用结构相关,是资源所有者在激励和控制权中寻求最佳配置的过程。基于此,在成长期高科技企业的公司治理中,要求研发人力资本获得高激励、低控制权;管理型人力资本获得高激励和高控制权;风险资本获得低激励、高控制权。实证分析进一步验证了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2.
双因素理论与企业激励机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涛  顾凡 《经济与管理》2003,(10):22-23
本从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出发,分析了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并进一步指出只有基于激励因素的激励才会对员工产业激励作用。在此基础上,章探讨了中国企业目前激励机制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3.
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董孝伍 《经济师》2008,(7):169-170
企业内部知识型员工不同于普通员工的特征导致其需求因素的不同,而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机制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其需求要素的把握之上,即从协助知识型员工成长需要和成就动机的实现、给予知识型员工更多的自主性、为知识型员工提供良好的环境支撑和建构独特合理的薪酬体系等方面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激励。文章用机制设计理论探讨了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激励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马斯洛需求理论看知识型员工的激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春干 《经济师》2008,(9):215-216
知识型员工是21世纪企业最宝贵资产,是现代企业之问竞争的关键和核心,如何合理使用知识型员工,如何有效地激励知识型员工使其发挥最大作用,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已成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文章从马斯洛需求理论出发分析这些员工的特征和需求,分析其激励因素。  相似文献   

5.
郭觉民 《经济前沿》2008,(10):62-64
本文从需求层次谈起,论述了不同的需求层次下的不同激励手段,通过管理行为、企业文化对企业群体进行激励和改革,通过管理行为、企业文化建设去提高员工积极性、向心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需求层次谈起,论述了不同的需求层次下的不同激励手段,通过管理行为、企业文化对企业群体进行激励和改革,通过管理行为、企业文化建设去提高员工积极性、向心力和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分析当前经济环境下知识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出发,借鉴和运用西方的激励理论,对我国企业怎样进行有效激励提出一些对策。本文首先对当前环境下知识员工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而后运用激励理论提出在提高企业领导者的素质使其转变思想观念以提高对激励重要性的认识及及时准确的了解员工的需求的前提下设计一种适合企业发展的新型的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证券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由于证券企业的服务行业特性,人才竞争更为明显,只有留住了员工才能在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本文从激励视角对证券员工离职的原因进行研究,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深入挖掘员工工作的内动因和激励需求,提出针对证券企业的激励机制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从马斯洛理论探讨企业员工多层次激励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袁丁 《经济师》2006,(9):173-174
文章对企业员工多层次激励问题进行了探讨。马斯洛理论认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当满足了低层次的需求后,人就会更加关注高层次的需求。根据该理论,文章根据对象的需求不同,分别对普通员工、中层经理、经营者的激励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员工的有效激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全国  梅小安 《经济师》2004,(12):131-132
如何调动企业员工的积极性 ,如何开发员工的潜能 ,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激励一直是现代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激励的意义和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阐述了如何在企业中对员工进行有效的激励 ,为企业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易晓芳 《时代经贸》2006,4(11):71-71,73
知识型员工具有与一般员工不同的特点。企业一定要重视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根据实际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把激励的手段和目的结合起来,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应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知识型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体系。  相似文献   

12.
与普通的员工不同,知识型员工指的是“那些掌握和运用符号和概念,利用知识或信息工作的人”,这类人员主要以脑力劳动为主,是企业不能缺失的重要劳动力。即便是国有企业,不同的行业性质也会导致知识型员工有不同的需求。可以依据知识型员工自身的特点,论证知识型员工本身的需求状况,针对当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内部体制所存在的激励手段单一化等缺陷,分阶段提出适合国有建筑施工类企业内部知识型员工满意度提高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13.
聂甲森  张晋华 《经济论坛》2009,(19):129-131
本文通过借鉴阿克洛夫的委托一代理模型,从企业效益和员工效用最大化出发,假定员工都是风险规避型,运用成本收益法比较了常见的几种员工薪酬激励制度的优缺点,分析了影响员工对公司贡献大小的因素,尤其推导出了二者之间的数理理论关系,提出了企业如何选取不同的薪酬激励制度。  相似文献   

14.
在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职业生涯管理作为一种相对长久的激励措施越来越多地成为国内企业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的重要手段.由于组织职业生涯管理的内容和心理契约中员工感知的组织责任有许多一致的地方,所以作者认为可以通过有效管理员工不同职业生涯阶段的心理契约达到职业生涯管理的目的.从这个角度出发,作者提出了具体的管理措施,包括:建立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以明确并引导员工的心理契约,采用多样化激励方式以满足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员工的心理契约以及抓住不同职业生涯阶段员工需求的核心以更好地管理其心理契约.希望这些措施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管理员工的职业生涯,以达到保留和激励员工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2015,(12)
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全球化和环保的浪潮不断加剧,给我国环保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冲击。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优秀的人才无疑是企业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企业经营成效的关键要素。因此,员工激励机制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以CYCM公司员工为研究对象,充分借鉴国内外最新激励理论成果,通过对公司员工激励机制现状的分析,提出了新的激励构建思路。根据CYCM公司实际情况针对公司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采取有效的人才激励措施,对以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并激发他们的工作干劲具有较好的指导作用和较强的实践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知识型员工掌握着企业的核心技术和知识,主要从事管理与技术工作,是企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有着独特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及职业特征,对他们的激励要从自身特点出发,针对其激励需求,设计系统科学的激励机制,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策略,从而使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达到最大、企业的核心能力达到最强,最终把企业潜在的竞争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我们认为要真正激励起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必须明确他们的真正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来增强员工的工作热情以及对企业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17.
激励一直是管理学当中的重要研究方向,在人力资源管理日渐受到重视的今天,激励也成为了企业管理者工作的重点.企业也只有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改变思维模式,真正建立起适合企业特色、时代特点和员工需求的开放的激励机制,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本文从激励理论出发,对企业建立激励机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知识型员工有效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平  张本祯 《经济纵横》2006,(10):46-48
企业间的竞争更多的表现为核心能力的竞争,而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源泉是由知识型员工的知识和能力以及组织资本所构成的智力资本。知识型员工是企业中重要而特殊的群体,有着独特的心理需求、精神需求及职业特征,对他们的激励要从自身特点出发,针对其激励需求,设计系统科学的激励机制,采取合理有效的激励策略,从而使知识型员工的生产率达到最大、企业的核心能力达到最强,最终把企业潜在的竞争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灵活多变的多方位激励——浅析企业核心员工激励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效地激励核心员工,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结合企业核心员工的特点,遵巡激励模式要差别化、多方面的原则,区别于普通员工,采用针对核心员工特殊需求的激励措施,加大精神层面的激励力度,动态定位核心员工,构建和睦积极的组织文化是激励核心员工的有效举措。  相似文献   

20.
激励理论是现代企业理论的核心内容。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早期激励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基础、以金钱为控制手段的对抗性博弈思路暴露出许多问题,而新经济时代的社会环境、产业竞争、组织和员工特点等使劳资双方趋向于形成利益共生型合作关系,要求革新企业激励理论。国外最新研究成果对此进行了回应,通过对激励理论微观基础的修正,对激励方式的选择和激励因素的拓展,对企业激励效果的反思,表现出以社会需求为中心、以合作博弈为视角的企业激励理论研究新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