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截至2004年12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达6299亿美元,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持有量第二大国.但巨额的外汇储备意味着面临巨大的风险.因此,合理组合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就成为了外汇储备保值、增值的根本途径.本文通过对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分析得出我国外汇储备币种分配的合理比例.  相似文献   

2.
中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我国规模不断扩大的外汇储备面临巨大风险,外汇储备管理尤其是外汇储备币种的选择已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发布外汇储备余额的数据,但外汇储备的就具体构成却是没有披露的。本文以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为指导,利用影响外汇储备相关因素的分析,合理探究我国目前外汇币种构建情况。最后,结合国际金融市场局势和中国外汇储备现状,提出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调整思路,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应适当降低美元持有比例,保持日元现有持有水平,并适当增持欧元资产。  相似文献   

3.
任璐  潘志斌 《商业科技》2008,(29):335-337
目前,国际金融市场动荡不安,我国规模不断扩大的外汇储备面临巨大风险,外汇储备管理尤其是外汇储备币种的选择已显得尤为重要。虽然国家外汇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定期发布外汇储备余额的数据,但外汇储备的就具体构成却是没有披露的。本文以Heller—Knight模型和Dooley模型为指导,利用影响外汇储备相关因素的分析,合理探究我国目前外汇币种构建情况。最后,结合国际金融市场局势和中国外汇储备现状,提出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的调整思路,认为我国外汇储备应适当降低美元持有比例,保持日元现有持有水平,并适当增持欧元资产。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资产总量急速增长,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相对单一的币种结构导致了我国外汇资产风险高、收益低的特点。以杜利模型为基础,本文综合考虑我国进出口贸易、外商投资、我国外债以及各储备国的经济实力等要素,并创造性地添加未来中国国际政治经济战略(一带一路、亚投行、中韩自贸协定等)作为考量因素,通过当下最新的经济数据推算出我国今后合理的外汇储备资产币种结构,并据此提出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多元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张帆 《北方经贸》2007,(12):95-96
一国外汇储备币种的选择关系外汇储备的风险分散以及保值增值。较为合理的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应考虑贸易结构、外债结构、汇率制度以及各国货币的地位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我国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外汇储备规模增长较快,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也成为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本文在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规模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协整方法来分析我国的外汇储备适度规模,提出了优化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加强投资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将外汇储备所面临的汇率风险重新定义为:储备中各个币种各自的汇率波动性、币种之间汇率波动的相关性及这两者共同作用给储备资产损益带来的不确定性.在国内外最新测度外汇风险的GARCH-M-EWMA模型和O-GARCH模型的基础上,根据本文的定义对因子分析进行修正,创新性地提出MFA-VaR(Modified Factor Analysis Value at Risk)模型.采用IMF发布的COFER中发展中国家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作为我国外汇储备币种结构,国际外汇市场上的交易数据作为样本,利用上述三种模型分别对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汇率风险进行测度,结果显示:在弱化各币种汇率波动相关性的条件下,我国外汇储备面临汇率风险较小;若在同时考虑各个币种汇率波动性与波动相关性的条件下,我国外汇储备则面临一定的汇率风险.目前,在95%的置信水平下,我国外汇储备汇率风险每天理论损失区间为58亿~354亿美元.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外汇储备的最优币种结构为研究对象,采用着重于风险-收益分析的马柯维茨资产组合模型作为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配置的基础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逐步加入进出口贸易结构、外债结构以及汇率制度等约束条件,来兼顾考虑外汇储备的功能需求与投资需求。通过收集理论模型所涉及的实际数据,本文进行了实证计算。实证结果表明:(1)在进出口贸易结构、外债结构和汇率制度这三个因素中,汇率制度在外汇储备币种结构配置上的影响最大;(2)是否考虑人民币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对美元在外汇储备中的权重影响显著。因此,在现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我国政府应逐步降低其外汇储备中美元的权重,并逐步提升英镑、欧元、日元等币种的权重,以缓解在当前较为严峻的国际经济形势下的外汇储备管理压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中国外汇储备保持了高速的增长势头,截至2009年4月外汇储备达到20088.8亿美元。如何有效防范巨大外汇储备风险成为关注的焦点。鉴于中国现阶段贸易顺差和外汇储备过量的背景,调整外汇储备结构、提高外汇储备的运营效率成为外汇储备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通过分析外汇储备币种的结构,提出最大限度分散风险、降低风险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外汇储备经历了三个历史阶段,外汇储备规模呈阶梯型增长,且币种结构偏重于美元。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原因在于我国国际收支长期存在双顺差,强制性的结售汇制度,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及人民币升值预期使热钱大量流入。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给我国带来了外汇储备投资收益低,增加了通货膨胀的压力,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相对较为单一的币种结构增加了持有外汇储备的汇率风险等问题。应通过调整现行结售汇制度,逐步推行意愿结汇制,优化外汇储备结构,增加黄金储备和战略能源储备,加强对投机资本的监管,严防国际热钱的涌入,设立海外投资基金,鼓励企业加大对外投资来完善外汇储备管理,缓解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带来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一、外汇储备激增的成本与风险 截止2008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高达1.95万亿美元,约占全球外汇储备的28%。根据IMF的官方外汇储备币种构成(COFER)数据库来推测我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截止2008年第3季度,美元资产占61%、欧元资产占28%、英镑资产占6%、日元资产占3%。再如,根据美国财政部国际资本系统(TIC)定期公布资料显示,截止2007年6月底,在我国官方与私人部门持有的美国证券中,长期国债约占50%、长期机构债约占40%、长期企业债、股权与短期债券约占10%。  相似文献   

12.
滕昕  李树民 《商业时代》2006,(32):58-59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结构具有的主要特征有:外汇储备在我国的国际储备中所占比例最大;外汇储备中以美元居多;我国外汇储备的四分之三都投资在了美国债券和以美元表示的不动产上等。这些特征的形成主要是国际储备体系格局的变化、我国对外贸易结构、我国投资结构和我国对外债务的币种结构和期限结构等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对我国外汇储备结构进行管理使之符合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的要求也需要从这些因素入手。  相似文献   

13.
马鑫 《商》2012,(9):123-124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外汇储备量已居世界首位,但与其相对应,外汇储备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增强。外汇储备规模巨大,是我国综合国力显著增强的体现,这在调节国家收支、稳定货币汇率、抵御金融危机等方面都有显著的成效。但外汇币种过于单一、缺乏科学的系统管理,致使我国外汇储备面临很大的风险,故现今首要任务是防范外汇风险,提高外汇储备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和对外经济交往的发展,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了快速的增长。巨额的外汇储备为金融安全增加了保险系数及增强了我国经济国际信用度的同时,却导致高成本低效率占用资源、经济结构失衡等负面影响。通过调整后的阿格沃尔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的适度规模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近年来实际外汇储备额多于适度外汇储备额,外汇储备规模管理与加强外汇储备结构管理并举,应是我国外汇储备合理规模的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15.
金融危机下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截止2009年6月末,我国外汇储备余额为2131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居世界之首。外汇激增使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思路与政策出现了重大转变,由过去被动的追求安全性与流动性的保守管理转向主动追求收益性的积极管理。从2007年开始,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使我国的外汇储备损失惨重。本文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现状以及存在的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币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外汇储备的管理的相应办法。  相似文献   

16.
解安东 《中国物价》2014,(10):27-29
自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以来,我国外汇储备始终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但是外汇储备的管理效率比较低,存在储备规模不断扩张、储备资产币种配置不合理、资金投放渠道单一、投资收益率低下、风险防范措施欠缺等诸多问题,外汇储备存在较大的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外汇储备风险防范成为货币当局需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7.
外汇储备汇率风险化解的投资组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滕昕  戴志辉  李树民 《商业时代》2006,(25):72-73,5
本文选取了美元、日元、欧元、英镑、澳元、瑞士法郎和加拿大元等七种主要的世界货币,以1999年至2005年我国外汇市场的实际汇率为依据,运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分析我国外汇储备币种投资组合中汇率风险的防范问题;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外汇储备进行投资组合可以大大降低外汇储备面临的汇率风险;在相同风险下,币种投资组合的平均收益要远远高于单一持有美元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18.
关于外汇储备的规模是否适度、最优的外汇储备规模的讨论已成为国内理论关注的焦点。但在当前我国巨额的外汇储备、持续外贸顺差面前,研究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探讨了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实施动态、分量和创新思路,寻求适合我国外汇储备结构管理的战略方向,有助于消除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管好、用好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实现外汇资产的增值是一个急需思考并应立即采取行动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
赵微 《商》2013,(21):182-18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较为重视外汇储备的积累,鼓励出口创汇及外商投资。近年来经常项目与资本项目连年“双顺差”,外汇储备飞速增长。巨额的外汇储备及高速增长是一把“双刃剑”,其给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已经渐渐显现:为了稳定人民币汇率,我国不得不被迫发行人民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受到影响;由于外汇储备中大部分是芙元资产,因此外汇储备的价值受美元汇率影响较大,面临贬值风险;如此巨额的外汇储备带来的机会成本也是巨大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以后,“牙买加体系”被逐步建立,困际货币体系走向多元化时代。各国货币不再只盯住美元,而是盯住莱一货币或“一篮子货币”。如何在实现外汇储备职能的基础上选择其币种结构已经成为外汇储备管理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外汇储备以美元资产为主。本文估算了2010—2016年中国外汇储备的币种结构,借助广义矩估计法(GMM)识别其影响因素,以解释美元资产占比高的原因。影响因素的引入源于三类持储动机,由于投资组合动机和交易动机已形成共识,本文重点对预防动机影响币种结构进行理论分析。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反映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相关因素显著,说明中国持有高额美元资产主要是基于美元在贸易、债务支付中的广泛使用和"安全资产"属性;反映投资组合动机的收益风险因素并不显著,这解释了危机之后美元贬值、收益率下降,但中国并未大幅减持美元资产的现象;此外,惯性使得美元地位更加稳固。研究结论对于理解中国的储备币种结构管理以及促进人民币储备职能的发挥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