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美变法     
国美过去经常讲的一句话是“价格是硬道理。”但是,现在国美人又加了一句“服务是大道理”,而诚信又是服务这个大道理中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2.
石油涨价,钢铁涨价,粮食涨价,连麻将牌都涨价了,这对于一向靠打价格战闻名的厂家而言,无疑是个难题。年初,备受成本上行压力的国产家电厂商们纷纷盘算提价,不料,被低价先锋国美反戈一击。国美率先跳出来,高举“消费者利益”大旗,声称“成本上升可以通过流程管理节约进行内部消化,决不涨价。”除了百亿采购大单之外,国美不涨价的新底牌是“延保服务”。  相似文献   

3.
作为家电零售业的领头羊.国美在营销推广上总能出台与众不同之举,从一年前的“取消返券”运动.到今天的”价格变革”会议。国美的所为.已不仅是一个普通企业之所为,更多地承担着行业、社会的责任.虽然国美电器采销中心总监何阳青先生一再强调”实际上国美的营销没有什么深奥的.不过是所有的做法都以消费者为中心.从消费者考虑”.而正是个中简单但清晰的营销概念.在成就国美今天的路途上.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4.
企业     
联想CEO沃德离职戴尔前高级副总阿梅里奥接任,TCL携手迪士尼瞄准120亿卡通电子市场,新的AT&T实施大规模广告活动,传西门子将退出通信和企业服务,国美电器江苏启动“双品牌”战略。[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销售与管理》2008,(11):20-20
昔日对头的特殊贡献“以前我是拿望远镜看国美,现在则是拿放大镜看国美”,从陈晓所言中不难想象,黄光裕之所以要在身边“安插”这样一个昔日“死对头”,很大程度上应该是看重陈晓对国美、对行业的持久研究以及由此而生的预判能力。  相似文献   

6.
《商界领袖》2004,(3):136-136
2002年10月19日国美电器在华南地区掷下一枚重磅炸弹——广州国美电器东山口商城火爆开业,国美电器舞动其惯用的“低价板斧”,将广州商圈和珠三角家电业搅得“人仰马翻,鸡犬不宁”。365天过去了,但对华南家电市场来说,国美带来了新鲜、巨大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有人说国美改变了市场格局,搅乱了华家电市场;也有人说国美激活了华南家电市场,  相似文献   

7.
范亮 《网际商务》2004,(9):35-35
2004年6月7日,国美电器正式向外界宣布:中国鹏润集团将斥资88亿元人民币,收购国美电器65%的股权。这实际上意味着,在黄光裕的一次“左右手互倒”之后,国美电器已成功借壳中国鹏润(0493HK)在香港曲线上市,正式步入其梦寐以求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8.
《商界领袖》2004,(2):136-136
2002年10月19日国美电器在华南地区掷下一枚重磅炸弹——广州国美电器东山口商城火爆开业,国美电器舞动其惯用的“低价板斧”,将广州商圈和珠三角家电业搅得“人仰马翻,鸡犬不宁”。365天过去了,但对华南家电市场来说,国美带来了新鲜、巨大甚至是革命性的变化。有人说国美改变了市场格局,  相似文献   

9.
朱珊 《成功营销》2013,(1):16-16
2012年12月3日,国美集团正式宣布,整合旗下国美电器网上商城和库巴网两大电商平台,实现后台统一管理和资源共享。整合后,国美网上商城将正式更名为“国美在线”,把原本两家重合的家电、3C类业务归到国美在线,而库巴则转型成一个专注于百货的平台,借助国美已有的8000万注册会员,迅速地在库巴上“复制”新业务。  相似文献   

10.
2004年6月7日,国美电器有限公司宣布,香港联交所正式批准中国鹏润集团有限公司(香港联交所股份编号:493)收购持有国美电器65%的股权的Ocean Town公司全部已发行股份。 中国鹏润是一家于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公司,按照有关方面设想,“国美电器”此后将替代“中国鹏润”出现在香港联交所主板市场。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家电大卖场竞争空前惨烈,简直到了“竭尽所能无所不用不择手段”的地步,媒体喻之为“价格屠夫”。以国美、苏宁、永乐为主的国内家电零售巨头一边挥舞着“价格屠刀”,一边又摇身一变,全都做起含情脉脉、温柔可人的“服务小姐”,纷纷把自已打扮成“服务大使”、“阳光小姐”、“七彩小姐”,向消费者大打“服务牌”,成为2005年家电流通业的一道“大亮点”。  相似文献   

12.
奥迪争豪华车“第一品牌”,国美“垂直型”管理架构出炉,TCL彩电巨亏7.58亿港元退出欧洲,Google计划改进招聘流程不重学历看经验,中粮国际发布重组和分拆的公告,……[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国美要变     
“国美电器”在家电业一个叫得响的名头,2000年实现了销售额30个亿,在风云变幻的市场背后,在湍流一样卖出去的产品背后,国美显然需要一个流畅。快速的物流配送体系来作基础,国美的传统物流确存在不少弊病,但国美从不避讳,而且正在着手革新。古语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让我们听听国美剖析自己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张军 《销售与管理》2008,(11):31-34
国美是一家优秀的公司,其以“动摇军心”、“价格震撼”、“高举高打”的三板斧在全国各地有效地冲击了各路对手,尤其是对各地老国有商业系统公司的冲击,可用摧城拔寨,无往不利来予以褒奖。但是,在山东地区,有三联家电的地方,同为中国家电三大巨头的领头军,两军对垒,巷战狼烟不断,国美的“嚣张”气焰却屡被遏制,使国美高层针对以济南为代表的山东战事嗟叹不已,以至屡屡换将,仍感叹“取全国易,而取山东难”。  相似文献   

15.
一张“清场令”令格力空凋猝不及防。3月9号,国内家电连锁老大国美电器向各地分公司下发了一份“关于清理格力空调库存”的紧急通知。成都格力空调干10日上午12时开始将产品全线撤出成都国美的6大卖场。到3月16号,摆放在京城国美电器门店里的格力空调机壳已经“形同虚设”,与此同时,京城国美各门店已经停售格力空调。而作为反击,格力空调总部说:  相似文献   

16.
<正>“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新人”国美超市越受关注,“旧人”国美电器越显落寞。连日来,国美零售在投资市场上大放异彩。在截至11月27日的7个交易日内,国美零售股价累计涨幅近150%。此前市场上有消息称,国美计划在三年中开出10000家国美超市。尽管国美零售发布澄清公告称,国美超市业务与国美零售没有直接关系,是由公司主要股东黄光裕及其关联方与独立第三方合作经营的。但是打着“国美”旗号的超市业务,依然将国美零售推到了众人面前。  相似文献   

17.
人才之争     
《现代商业》2006,(11M):2-2
零售业竞争到最后就是人才竞争,这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 当人才危机成为零售企业发展瓶颈的时候,人才成了企业发展的“切肤之痛”。许多企业开始多渠道引进人才,甚至不惜互相挖“墙角”。以家电连锁为例,国美永乐刚刚宣布合并,便曝出苏宁与国美的人才之争。其实按照家电连锁企业每天开一家分店的速度,人才竞争的激烈不足为怪。在几大家电连锁企业的内部,都有不少竞争对手旧部的身影。为了抵制竞争企业的“挖”人行为,苏宁不惜启动股权激励政策,给予中高层管理人员持有苏宁电器股权的机会,以此笼稳定队伍。  相似文献   

18.
<正> “我们希望一提到国美,首先让人想到的就是,国美是家电连锁行业里最大的商家;其次,与其他百货商场相比,国美在家电经销方面是专业的。”北京国美的总经理黄秀虹这样描述着国美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19.
孙侠 《市场周刊》2004,(10):10-10,18
国美电器落户大连,在家电市场上掀起一阵不小的热潮。初来乍到,便充分利用现代化传媒的优势,向滨城人民响当当打出了自己的招牌——“买家电,到国美”。各大报纸、电台、电视台无不为其大力宣传,招贤纳士,买赠送礼,着实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在人们心中火了一把。  相似文献   

20.
刘小兵 《现代商业》2007,(1S):60-61
商业流通企业的“块头”正在快速增大。在企业自身借助各种手段快速“增肥”的同时,兼并别的企业也成为普遍采用的快速生长模式。2006年可以说是中国流通领域的“兼并重组”之年。包括全球最大的家电企业百思买兼并五星,国美兼并永乐,王府井全额收购长安商场,物美兼并美廉美和新华百货等大规模、大范围的兼并重组有40多项。企业兼并重组的动机是想通过整合资源实现优势互补、实现规模效益,达到做大做强的目的。但是,如果在企业规模扩大的同时,作为“神经系统”的企业信息系统不能很好地整合,规模优势就很难形成和发挥出来。我认为“五个一”是规模化企业信息化的最好选择。所谓“五个一”是指:一个机房、一套服务器、一个数据库、一套应用软件和一个IT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