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7年,运用"分子模块设计"技术育成的嘉优中科系列水稻新品种在江苏沭阳获得丰收。嘉优中科系列新品种是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李家洋研究组和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院李金军研究组合作运用"分子模块设计"这一突破性技术育成的具有引领作用的模块新品种。长江中下游稻区是我国水稻主产区之一,历史上一直是水稻育种水平和生产水平非常高的地区。但近20年以来,该地区水稻产量进入一个缓慢增长  相似文献   

2.
《江苏农村经济》2013,(11):14-14
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研究出多项水稻育种新技术和水稻新品种、新组合,为我国水稻持续增产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科技支撑。10月17日,上海交通大学举行水稻新品种观摩会,研发团队负责人张大兵教授介绍说,科研团队利用上海地区推广的常规水稻9522为基础,建立大规模水稻突变体库。分离了30多个控制水稻雄性不育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3.
广西第五届“看禾选种,助农增收”活动日前在永福县农科所“广西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举行。此次活动以永福县农科所“广西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为平台,展示全国最新的水稻品种151个,吸引了近千名当地农民、地方农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水稻销种商前来看禾选种。  相似文献   

4.
抗虫水稻新品种目前在安徽省肥东试验、试种成功,它是由肥东县水稻良种总场会同有关单位合作开发的一项跨世纪生物工程。据悉,该项技术属世界性攻关课题,即使在农业发达国家也刚刚起步。这种新品种是运用迄今最先进实用的作物遗传转化技术,把一种名叫“BT白蛋白”的优良基因导入到水稻中,使其带有明显的“抗虫”性。水稻的主要害虫二化螟、三化螟、大螟虫、稻纵卷叶螟等的幼虫吞吃了带有“抗虫”的秧苗后,就会在其肠道内产生反应,进而拒食而死。这一技术避免了水稻生产期间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对降低环境污染、保持生态平衡具有重要…  相似文献   

5.
蓝黎明 《农家之友》2009,(12):I0034-I0035
日前,由信阳市农科所副所长、水稻育种专家王青林研究员,主持选育的水稻新品种Ⅱ优688.在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六届第八次会议上。获得评委一致肯定,成为今年信阳市唯一通过省级审定的农作物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一句话新闻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日前表示,我国已突破了中长期粮食增产的技术瓶颈,初步建立起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5大作物的遗传育种创新平台,育成新品种100多个。这一重大成果,将大大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力地保障了我国中长期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农业部副部长张宝文日前表示,我国已突破了中长期粮食增产的技术瓶颈,初步建立起水稻、玉米、小麦、油菜、大豆5大作物的遗传育种创新平台,育成新品种100多个。这一重大成果,将大大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对未来10-20年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教发展产生深刻影响,有力保障我国中长期的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
6月17日,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等单位在四川省中江县和广汉市举行水稻授权新品种进村入户现场观摩培训会,在中江县的通济镇、辑庆镇,广汉市的西高镇楼房村的示范现场,品种权人代表和技术指导员耐心地向冒雨前来参观和培训的村民详细讲解了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以及田间栽培管理技术,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一位前来参加培训的农民指着长势喜人的水稻高兴地说:“今年引来的品种好,又有技术人员上门服务,亩产七、八百公斤没问题。”  相似文献   

9.
《农民科技培训》2011,(2):29-29
2010年农业部主推的种植新品种介绍: 品种来源:辽星20号是辽宁省稻作研究所以辽粳207为母本,辽粳294为父本人工杂交后经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顾问》2013,(11):22-22
种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农民一年的收成。盲目引进水稻种势必给种粮大户带来风险。因此,在引进水稻新品种时,应正确掌握“五性”:  相似文献   

11.
《粮食问题研究》2007,(3):37-37
西南大学利用水稻分子育种技术.成功育成西农优1号、西农优2号、西农优7号、西农优30号、富优1号5个耐旱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新品种通过了专家评审,相关科技成果已达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2.
1、良种及其配套技术。农作物:推广20个包括“两系”法在内的杂交水稻新组合和常规良种、15个杂交玉米新品种,其它粮、棉、油菜等作物新品种100个,以及种子包衣技术等良种配套技术。2、水稻旱育稀植及抛秧技术。推广水稻旱育秧秧床制各、播种与肥水管理、移栽与本田管理等技术;秧盘育秧抛秧技术、肥床旱育秧抛秧技术等。S、玉米地膜覆盖及配套栽培技术。推广北方寒地(大地双行)地膜覆盖、面扩旱地地膜覆盖和南方丘陵山地地膜覆盖栽培技术。L、精呈半精量机械化播种技术。推广小麦半精量杉种、稻茬麦浅旋耕条播省种技术,玉米、大豆糖…  相似文献   

13.
1月21号,"中国(福建)东方种业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示范推广"新闻发布会在北京召开,我国著名水稻育种家、福建农业科学家刘文炳向全国示范推广其超高产优质杂交稻的新品种、新技术.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个基因标记纯度安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及其不育系通过湖北省审定 2006年2月26日,湖北省农业厅发布审(认)定农作物新品种的通知称,由湖北长江屯玉种业有限公司选育成功的具有苯达松敏感标记性状的光温敏两系高产优质杂交稻新品种苯两优9号及其不育系苯88S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及其不育系是我国第一个通过省级审定具有基因标记纯度安全两系杂交水稻新品种及其不育系,该品种及其不育系的审定,标志着我国光温敏两系法杂交水稻育种水平叉上了—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5.
广西第五届"看禾选种,助农增收"活动日前在永福县农科所"广西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举行。此次活动以永福县农科所"广西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展示基地"为平台,展示全国最新的水稻品种151个,吸引了近千名当地农民、地方农业管理部门、科研机构和水稻销种商前来看禾选种。  相似文献   

16.
天津市水稻育种专家经过近10年刻苦攻关.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杂交粳稻新品种——“10优18”。国内权威水稻专家认为,“10优18”在国内率先将优质、高产、多抗和广泛适应性等优良性状在同一品种上有机结合,推动了我国水稻育种技术进步,代表了国内杂交粳稻育种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17.
《农家致富顾问》2011,(8):14-14
2011年6月,丰乐种业水稻品种“丰两优四号”被国家列为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筛选试验对照品种,“丰两优香一号”被湖北省列为中稻区试的对照品种。今后审定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筛选试验新品种和湖北省中稻区试新品种,在产量、品质等方面将分别以“丰两优四号”和“丰两优香一号”为标准,进行对比审定。  相似文献   

18.
继优质稻新品种“中两优10号”各地试种高产获好评后,邵阳市农科所又在抗旱稻新品种试验中成功筛选出2个亩产均在450公斤以上的高产旱稻新品种,几千年来靠漫水灌溉的水稻栽培有可能悄悄地发生一场技术革命,穿鞋下田、无水种稻将成为现实。我国水资源的短缺和日益频发的干旱以及水污染的加剧,已经严重影响到最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的生  相似文献   

19.
《农家之友》2010,(15):5-5
记者从在广西农作物新品种示范展示核心基地举行的广西第七届“看禾选种,助农增收”大型科技活动中了解到,旨在为农作物新品种提供展示平台的“看禾选种,助农增收”活动,6年来累计推广水稻、玉米良种1.6亿亩,增产粮食54亿公斤。  相似文献   

20.
地处菲律宾的国际水稻研究所研究团队近日宣布,3年之内能够实现双细胞碳4(C4)水稻的代谢原型。4年前,科研团队组成“国际C4水稻联盟”,希望将玉米中的高效光合作用机制安装进水稻中,提升水稻产量。这个新品种水稻被称为C4水稻。若C4水稻研发成功,它将减少化肥的使用,比传统水稻更适应干旱等恶劣环境,并且可以使水稻增产50%。不过,这离C4水稻真正研发成功还很远,至少需要15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