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在一些地方的农信社出现了资金闲置的现象,如广西某山区小县的农信社就有3000万左右的资金闲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农村信用社服务对象“三农”,已不是传统意义的“三农”。农村信用社贷款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少农村信用社汽车消费贷款、助学贷款、房地产贷款、中间业务等金融新产品层出不穷。但近年来农信社新业务数据不能在会计科目上真实反映,导致会计科目的实际用途失真,监管统计数据不能直接来源于会  相似文献   

3.
在农村信用社的各项贷款中,保证贷款占有很大的比重。但是,在保证贷款出现风险后,农村信用社只是对借款人和保证人进行口头的催收,大部分没有向保证人下发书面的贷款逾期催收通知书。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诉讼有效期为6个月。目前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贷款中现存的大量保证贷款,对保证人大部分没有进行任何书面催收的记录,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农村信用社不断采取各种形式加大不良贷款清收力度,采取应收尽收的策略,致使抵债资产不断增加,这对盘活不良资产、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减少资产损失都有着积极的作用。但由于目前的农村信用社管理制度及制约机制不健全,管理粗放,部分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经营理念不强,在抵债资产的取得、管理、变现中有章不循、违规操作,不但给农村信用社的资产造成较大的损失,  相似文献   

5.
一、社会各界对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的反映1.农村信用社的反映。对放开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上限,农村信用社都表示了积极的赞同。放开贷款利率上限,一是可以改变过去那种利率是否浮动,浮动多少都由上级联社规定的做法,可根据自身经营和辖区经济环境、金融生态环境的实际合理确定浮动比例;能够结合利率市场化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利率管  相似文献   

6.
农村信用社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问题关系到农村信用社利率市场化进程。当前,农村信用社虽然已经积累了利率定价的一些基本经验,但是由于其自身的条件限制和市场定位的特点,决定其利率定价机制的科学性和利率市场化的要求仍然有较大的距离,加强中央银行在其利率形成机制中的指导作用可能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地区农信社贷款利率过高浮动现象应予关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国家对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给予较大浮动区间政策,但是,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农信社贷款利率过高浮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效应,应引起决策部门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近日,我们对辖内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执行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农村信用社在利率浮动、定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行社脱钩以后,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农村信用社逐步向商业化经营,向合作银行转轨已势在必行。而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质量低下,风险防范机制不完善已成为商业化经营的一大障碍。为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要求转换经营机制,调整经营策略,构建新的贷款风险管理机制,探索一条风险小、效益高的经营之路,乃是当前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放开贷款利率上限,逐步建立并完善科学的贷款利率定价机制,是当前农村信用社深化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目前情况看,鸡西辖内各地进展程度不一,步伐相对缓慢。为此,我们组织有关人员深入鸡西辖  相似文献   

11.
一、信贷人员素质低与五级分类准确定性的问题贷款五级分类与四级分类相比较,更能真实、全面、动态地反映贷款质量,揭示贷款的风险程度,但其工作量大、涉及知识面广,要求分类操作人员必须具备较系统的业务综合素质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需要具备计算机、会  相似文献   

12.
为了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最近,一些县(市)农村信用联社先后成立了统一法人社并相继开业。统一法人社的建立,促进信用社进一步明晰了产权,强化了"三会"作用,扩大了经营成果,增强了内部约束。但是,笔者经调查研究认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金融》2005,(11):28-28
一、现状 一是没有形成合理的贷款浮动利 率定价机制。当前农村信用社执行的贷 款利率不是在综合考虑农户的信用状 况、规模大小、经营状况、发展前景等情 况.结合贷款风险、成本等因素进行差 别定价。而是由各省农村信用社内部的 行业协会在国家允许浮动的区间内,统 一制定一个利率浮动区间。具有变相的 主观判断和统一价格的特征,加重了农 民的利息负担,也制约了自身业务的发 展。二是定价程序缺乏科学性。虽然定 价前也要进行测算,但事前缺乏对市场 承受能力和资金供求状况的充分细致 的调查分析,事中缺乏对影响利率定价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农村信用社立足于服务“三农”,以产业为依托,以农户为基础,大力推广农户联保贷款,扩大支农覆盖面,强有力地支持了县域及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随着农村信用社贷款投放量的不断增加,农村信用社借名贷款风险凸显,给信贷资金安全带来极大的风险隐患,并成为信用社案件发生的主要诱因之一。农村信用社借名贷款不仅范围广,而且数额大,已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经营活动,如不及时根除,势必会对信用社造成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信社票据兑付后应引起重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信用社票据兑付标志着改革试点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产权制度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服务“三农”方向进一步明确,资产质量和经营状况得到好转。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信用社在产权关系、法人治理、经营机制、管理体制等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因此,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6.
潘慧 《现代金融》2005,(12):28-29
随着苏北欠发达地区以工兴县发展思路的形成,经济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高潮迭起,可谓波澜壮阔,各类小企业好似雨后春笋.应运而生。伴随着小企业蓬勃兴起浪潮的便是农村信用社对小企业的信贷投入呈急速增长之势.这一增势一方面拓宽了资金营运渠道。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投放量和经营效益,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农村信用社的贷款风险。就此.笔者对苏北某县农信社小企业贷款隋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民银行在部分农村信用社进行的利率市场化试点的展开,农信社实行利率市场化已是大势所趋。面对利率市场化后的利率风险,农信社要尽快健全相应的利率风险管理机制。首先.农信社的管理人员要强化利率风险意识.转变观念,真正把利率风险管理作为资产负债管理的核心问题来考虑。要面向社会招聘金融方面的专业人才,设立专门的利率风险管理部门.根据经济形势和货币市场供求状况及信用社自身发展战略、经营状况、竞争形势等,确定和灵活调整利率总水平。  相似文献   

18.
韩英 《黑龙江金融》2010,(11):45-45
农户授信联保贷款即"一证通"贷款,是指农村信用社对服务区域内农户评定信用等级、公开授信,并同自愿联保的农户签订三年有效的借款合同,核发农户贷款证,农户持农户贷款证、有效身份证明和印鉴到信用社柜台随时办理的贷款。  相似文献   

19.
当前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机制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农村信用社贷款利率定价偏高,与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支持“三农”政策相悖,加大了农村经济产业的发展成本和广大农民的经营成本,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韩光道 《城市金融论坛》2005,10(5):52-55,63
中小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小企业贷款难和国有商业银行难放贷的问题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却客观存在。其症结既有企业自身原因,又有金融机制的制约因素,另外,还包括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原因。疏通国有商业银行和中小企业之间的融资渠道,必须实现政府、银行、企业三方联动,采取系统对策。政府要发挥宏观调控的主导作用,努力营造促进中小企业发展以及国有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政策法制环境和社会服务环境;国有商业银行要深化产权制度改革,转换经营体制和机制;中小企业要不断提升自身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