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房地产导刊》2003,(73):22-23
“villa”是什么?“villa”中国翻译为“别墅”,按照1996年美国最新的解释:“villa”就是……壮丽堂皇的,让主人引以为豪的住宅,特别是自然环境里作为休息用的,单独或两栋相连的房子……”真正的别墅,最早的起源应当说是欧洲的城堡,或者说欧洲的庄园。迄今为止,欧洲的别墅都以建造风景优美的地方为上品,甚至就造在著名的风景区!  相似文献   

2.
日益飙升的房价也让市民对房子有更多的美丽愿望:第一个愿望是有房.第二个愿望是有更大更好的房。但是,人们又不得不考虑的是.原先的老房子怎么办呢?或许,会出现两种可能:一是房子成为“鸡肋”.一辈子心有不甘而又无可奈何:一是成为“鸡蛋”,像传说中那样“鸡生蛋.蛋生鸡”.从而让“钱生钱”。  相似文献   

3.
《乡镇论坛》2009,(30):48-48
一怪“卖房太快还被批”。今年3月房市还在低谷时,一家开发商推出的楼盘率先逆市上扬,且短期销售一空.没想到一开始还很开心的老总.随着房子热卖,脸色愈来愈难受。“老总说我们卖这么快,是价格定得太低.说明能力不够。”销售人员说,房子卖完后,不但没奖励,工资还被降一级。  相似文献   

4.
英语说的很流利的牟刚,尽管已经习惯了欧洲的西餐、中东的烤馍、土豆,仍然颇有感触地说,“一直在国外跑,觉得还是在中国舒服。”  相似文献   

5.
房子和家     
邓笛 《成功之路》2012,(9):F0003-F0003
“你的房子真是够破烂的”,乌龟对鸟说,“它是用棍子做成的,而且没有屋顶,你还得自己建造。我的壳就是我的房子。与它相比.你的房子真是太令人悲哀了。”  相似文献   

6.
季彦敏 《上海房地》2013,(11):62-62
近日有媒体报道,深圳大学经济学院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国世平对中国房价走势等发表言论。其中“110个城市房价即将崩盘”言论成为舆论焦点。因这一“耸人听闻”的判断,他被网友赠送“崩盘帝”绰号。国世平在清华大学总裁班授课时,他奉劝学员把房子都卖掉,一套都不剩,并称“现在中央内部预计房子很快就要崩盘,已经崩盘或很快就要崩盘的城市多达110个”。这一言论迅速在业内疯传.  相似文献   

7.
“乱花渐欲迷人眼”。近年来涨声一片的楼市着实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以至于“不识庐山真面目”.误认为只要是房子.买下来就会“包赚不赔”。因而在对楼盘信息和购房知识都知之甚少的情况下.贸然行动.在买下房子的同时.也惹来无尽的烦恼与痛苦.  相似文献   

8.
主持人语:去年7月,曾经以生产“环宇”电视而驰名中外的石家庄电视机厂破产了。令人深思的是,破产的厄运不是降临于被称为“夕阳工业”中的厂家,而是落到被定为“骄子”的家电行业中的企业;不是走门串户满大街推销产品的“老乡”,而是在同行业中第一个进军欧洲市场的“环宇”。扼腕之余,人们为其找到的病因不下五六条,然而,最根本的恐怕还在于战略上的失误。“环宇”和它昔日的荣耀逝去了,但它给中国企业家敲响的警钟却永远不会消失。引“环宇”为鉴戒,中国的厂长经理们应去重温或补上这样一课:一盘纯正的“西餐”企业战略管理…  相似文献   

9.
一年前的一天,潘石屹送我一本书叫“杂碎”,说是SOHO尚都的“楼书”.其实里面基本上找不到楼盘的影子.满篇都是目前的流行趋势——混合的、自由的、杂碎式的时尚——为这个纷乱的世界留下了一个纯粹混杂的注脚。记得.那天刚好约在上海的典型时尚符号标志地“外滩3号”吃饭.殖民地的古老建筑、形式大于内容的西餐和沪申画廊中当代艺术交相呼应。“杂碎”倒真是合平时宜。  相似文献   

10.
房子是一种特珠的物品,在中国人传统的观念中.具有很重要的地位。拥有自己的房子,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愿望。而对于二次置业者来说,换套更大一点的房子一直是他们乐此不疲的追求和梦想。无独有偶.大多数人在不停换大房的同时,也有一部分二次置业者逆势而为.在换房的过程中越换越小。笔者前去探访.这才了解到“换小房”的精妙理由.  相似文献   

11.
张雪威 《数据》2011,(4):14-15
什么是幸福?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幸”字的“土”字代表房子,“¥”是金钱的象征。所谓的“不幸”是指没有房子住和没有钱花;“福”字是一家人有“衣”穿有“田”种。“幸福”二字组合在一块,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住有钱花。无独有偶,2009年,《中国青年报》也曾经做过一项关于“幸福和房子的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八成中国人认为幸福=有房。于是,命中注定房子与幸福是一对孪生兄弟。  相似文献   

12.
从前,一位男子看到一条蛇进入他的房子。他妻子在房子的另外一端。看到蛇从房子里出去了。男子告诉他妻子:“我刚看到一条蛇进入房子,我们必须找到它。”他妻子说:“我刚看到它走出房子了,你就不要自找麻烦去理它了。”男子说:“哦,不。你这样说,是因为你希望避开寻找它的麻烦。”然后,他就在房子里到处寻找那条蛇。由于找不到,  相似文献   

13.
房子,看得见.摸得着,给人一种实实在在的感觉.它给予我们安全,推开门、打开灯.照亮的地方.有一个属于你自己的角落.这就是“家”,正是这种强烈的“家”的归属感.吸引着都市生活中这样一群忠实向又执着的“买房族”。不管这条路上有多坎坷.他们都会将买房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14.
微时评     
10月底至11月初,365地产家居网开展了以“我们的好房子”为主题的街访和在线调查。最终调查显示,62.96%的网友认为“自己目前住的房子不是好房子”,对于自己现居住房最不满意的地方,在众多网友眼中,物业管理存在问题以29.89%的票数稍稍领先其他因素。街访中,不少市民也透露出对目前住房物业管理的不满,而困扰他们的无非是一些细节问题。与此同时,房屋质量差、开发商缺乏后续服务、交通不便以及配套不健全也是困扰市民居住“幸福指数”的几大因素,这也催生了很多市民“换房”的想法。对于好房子最大价值体现,近8成网友都选择了居住舒适。  相似文献   

15.
据官方资料统计,在2000年-2005年期间,全国各地建设的房子近3亿套,占我们的总人口20%左右.众所周知,我国的人口13亿左右.而真正购房在25岁-50岁之间的人群.占我国人口的35%左右.合理解释是:一般是两性共用一套房子,那么真正的房子需求率在18%左右.在这一过程中不排除一些没有经济能力的购房,约占25-50岁之间这一层次的30%.那么现在时候真正的购房需求量,约在15%左右,那么.20%-15%=5%(这些房子在那里呢,显然是在为了商业目的的“炒房客”手中。  相似文献   

16.
熟悉我的朋友都知道,我来加拿大不到六年,却搬了四、五次家。我几乎很少租过房子住.每次都是买下新房子,再将旧房子卖掉,倒来倒去,赚点小钱。我知道。在国内这不算个标准的“房虫”,撑死算个“住虫”。在加拿大呢,严格地说其实也不能算。在这里.一个标准的“房虫”有个很文明的称呼“BROKER”——“经纪人”。我也不是.我只给自己做“房虫”。  相似文献   

17.
“买房送黄金、钻戒,送欧洲3日游或兑换7万人民币”,类似优惠近来时常出现在松江、闵行等地区一些楼盘销售中。相比过去楼盘促销“羞答答”地送点家具彩电,这次促销优惠显得比较实际——降低房子的总价,少则一万,多则五、六万。  相似文献   

18.
深圳     
《住宅与房地产》2007,(6):68-68
“房子都是为百万富翁盖的,我们哪买得起房子。”在北京某事业单位工作的谭先生说,他现在厌恶谈到房子,一些房产广告也让他颇为不爽,“豪宅、巨筑、巅峰钜献,一看到这些字眼,我心里就不舒服,我想要的只是一套便宜舒适的居室而已。”  相似文献   

19.
《江苏楼市》2005,(2):40-41
过渡性房子,顾名思义就是用以过渡的房子,就是在人们看中更好,更合适自己的房子后,把之前一套卖出或出租而居住在前一套房子的时间相对较短,并且在出售或出租前一套房子时都希望能有较高的回报,这个“前一套”就属于过渡性房子。过渡性房子既可以是人们购买的第一套房子,也可以是第二套房子,只要是为自住的购房行为不断过渡性房子就不断。  相似文献   

20.
张敏  王恒 《东南置业》2010,(3):55-58
在“一套房子可以消灭一个中产阶级”的高房价时代。房子成为买房人心里最难言之“痛”。相对于中低收入者来说,拥有一套保障房就拥有了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