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工作任务本身压力、角色压力、职业生涯发展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期望压力和经济压力六个维度构建了新生代员工压力模型。以心理坚韧性为调节变量,通过对206位新生代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验证了该压力模型的科学性以及新生代员工压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期望压力、经济压力与工作任务本身压力为新生代员工的良性压力,对其工作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角色压力、职业生涯发展压力与人际压力为新生代员工的劣性压力,对其工作绩效存在负向影响;心理坚韧性在员工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工作任务本身压力、角色压力、职业生涯发展压力、人际交往压力、期望压力和经济压力六个维度构建了新生代员工压力模型。以心理坚韧性为调节变量,通过对206位新生代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验证了该压力模型的科学性以及新生代员工压力对工作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期望压力、经济压力与工作任务本身压力为新生代员工的良性压力,对其工作绩效存在正向影响;角色压力、职业生涯发展压力与人际压力为新生代员工的劣性压力,对其工作绩效存在负向影响;心理坚韧性在员工压力与工作绩效的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3.
心理契约对工作压力管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磊  闵锐 《企业经济》2007,(10):5-7
本文以探索工作压力管理途径为目的,对员工工作压力管理与心理契约管理的相互关系进行了研究。采用"哥本哈根社会心理问卷"作为研究工具,通过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员工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对心理契约的管理实现对工作压力的管理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过劳(burnout)是指企业员工在工作场所因工作时间过长或工作压力过大而呈现出的一种生理和心理状态。通常情况下,过劳员工不仅会伴随失眠、健忘、头痛、胸闷等生理症状,而且还会伴随着情绪低落,工作热情丧失等心理症状。更为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员工的精神崩溃或猝死。由于过劳症状是员工长期疲劳的累积而引发的,其形成过程十分缓慢而不易被人觉察。因此,员工过劳现象很容易被企业的管理者所忽视。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精神世界也遭受着由心理冲击带来的诸多心理矛盾和心理变化。因此,我国各类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适应时代要求,遵守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一名员工的心理变化,及时对员工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笔者从自身实际工作经验出发,结合企业当前生产特点,分析员工心理上存在的压力,从而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来做好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6.
相飞  刘兵 《企业经济》2012,(1):72-77
知识型员工已成为房地产企业发展的生力军。在转型背景下,市场竞争加剧势必牵动组织变革,影响员工的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通过工作压力干预的途径管理心理契约,有助于企业战略部署。本文发现房地产企业知识型员工的心理契约由交易、责任与发展三维构成,工作压力负向影响交易维度,正向影响责任维度,不影响发展维度,影响力随人口统计特征的变化有所差异。最后探索工作压力与心理契约维度的匹配模型,提出对心理契约管理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工作压力与心理授权:工作—家庭支持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作—家庭支持是影响员工心理授权的重要因素。既有文献认为工作压力应与工作—家庭支持相匹配,但对"如何匹配"研究较少。文章分析组织支持、领导支持、情感支持和工具性支持等工作—家庭支持要素对工作压力与员工心理授权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提出若干研究命题并构建出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员工的生活、工作压力的不断提升,对于员工的心理疏导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大,本文从心理疏导在企业中的重要性、提高化工企业心理疏导工作的措施和化工企业心理疏导做好维稳工作的实践案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希望能够对化工企业加强员工心理疏导和做好维稳工作提高帮助。  相似文献   

9.
论文对企业新生代员工进行研究,探讨工作压力对企业新生代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挑战性压力源对新生代员工主动创新行为有积极影响。相反,阻碍性压力源对新生代员工主动创新行为产生消极影响。另外,组织的支持与关心对新生代员工主动创新行为也产生了积极影响。针对研究结果,论文从增加挑战性压力、降低阻碍性压力等角度提出提高新生代员工主动创新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理契约视角下新生代员工敬业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代员工作为企业不可忽视的人力资源群体,其敬业程度对企业绩效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影响作用。但是,由于新生代员工不同的成长环境和特点,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新生代员工的敬业度受到较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心理契约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心理契约和敬业度理论,针对企业新生代员工敬业度现状,结合其心理契约的类型和特点,分析心理契约与敬业度相互作用机制,探讨提升新生代员工敬业度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11.
如何管理并激励新生代员工成为管理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问题。职场新人的入职,如果适应不良,就会导致极高的工作压力、较低的工作满意度、离职意愿。通过将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引入到新员工入职适应的管理过程之中,全面实施员工心理援助计划,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有利于促进新员工尽快适应新环境,及时发挥工作能力,有利于提升员工关系管理和员工服务体验,促使组织心理-团队心理-员工心理形成共振,为建立和完善与企业经营战略更紧密结合的组织心理管理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王玉玫 《价值工程》2011,30(30):319-320
工作压力是企业管理者日益关注的问题,本文在心理资本概念及构成要素辨析的基础上,探讨了心理资本对降低员工工作压力的积极作用,并就员工心理资本的开发和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曹大今 《活力》2013,(2):54-54,71
员工心理健康,就是企业员工有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主要体现在企业员工五大心理状态,职业压力感、职业倦怠感、职业方向感、组织归属感、人际亲和感都是积极均衡的。但是随着社会发展,日益激烈的竞争,工作压力,工作环境,人际关系、职位变迁,福利、薪水的差异,家庭的和谐等等都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员工是一个企业的宝贵财富,只有员工以健康的状态投入工作中,企业才会有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因此,研究如何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促进员工心理健康、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组织文化、提高企业绩效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可以推动企业形成一个有效的员工心理健康管理,进而可以为企业带来无穷的效益。  相似文献   

14.
《价值工程》2013,(9):176-177
随着企业员工的竞争和压力增加,加之企业、单位的改制,员工心理承受能力已到了极限,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本文着重分析目前员工的心理状态,指出有效的员工心理管理的意义并提出了具体的员工心理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社会的进步,工作节奏越来越快,工作竞争日益激烈,一些企业职工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心理紧张、痛苦压抑、丧失信心等不良心理状态,由此导致的效率下降、士气低落、事故增加、生产成本上升等问题逐渐凸显并呈蔓延趋势。更有一些企业长期忽视员工心理问题,造成员工心理负担过重,致使员工走上  相似文献   

16.
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企业内外竞争的加剧,给员工带来了许多心理问题。调查结果显示,近60%的国内企业的员工感到压力较大,其中工作负荷压力较大的人群主要集中在管理层,普通员工则感受到较大的职业发展压力。出现职业枯竭的员工接近10%,中青年员工尤为严重。心理幸福感低的员工接近10%。员工的心理健康降低了工作热情和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从而直接削弱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员工心理资本是指个体获得竞争优势的积极性核心心理要素。从心理健康角度关心员工已经成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手段。本文在问卷抽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上海高星级酒店员工的心理资本与员工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等后续行为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高星级酒店员工的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心理资本和工作满意度对员工离职倾向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工作满意度对工作绩效也有积极的影响。高星级酒店组织层面应重视对员工心理资本的开发和调节。  相似文献   

18.
论文对企业员工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员工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的作用机制和影响。结果显示,心理资本对企业员工工作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此,论文针对企业员工心理资本的干预与开发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9.
文章在从个人压力层面、组织压力层面全面阐述员工精神压力成因的基础上,从提高管理者对于心理疏导工作的认识、营造健康和谐的企业文化加强人文关怀、建立健全心理疏导工作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建立健全员工心理压力的疏导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莫为文 《企业导报》2013,(4):173-174
当前由于竞争愈来愈激烈,工作压力逐渐增大,人们的思想承受着巨大的外界冲击力。一方面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感慨,员工的思想政治工作难度逐渐增大,而另一方面许多员工却感叹自己心理承受着巨大的负荷,很多问题都没有办法得到纾解。针对这种矛盾现象,本文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引入心理疏导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心理疏导的引入对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顺利开展的意义,最后结合工作经验,提出把心理疏导引入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