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目标: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门限效应。研究方法:基于债务率,即债务存量与地方政府综合财力的比值的视角,利用中国30个省份2010~2014年年底的地方债务余额数据,对地方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中国地方债务存在明显的经济增长门限效应:当债务率高于112%左右之后,原本正向显著的经济增长促进作用基本趋近于无,而其作用渠道可以明确为如下传导机制,债务率高企带来地方政府偿债压力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导向的财政支出。研究创新:引入债务率指标并基于偿债压力视角分析了地方债务对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研究价值:对于我国地方政府债务的管控治理和风险防范,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股权与债券融资的偏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环境影响着一国的经济发展,我国股票市场近两年的发展暴露了很多我们资本市场的问题,解决这样的问题不仅是监管层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企业以及制度本身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股权融资与债券融资的分析与比较,认为融资成本和制度因素导致了股权融资偏好的特点,要拓展更广阔的融资渠道,促进企业股权融资偏好向债券融资偏好的转变进而改变企业的治理结构,从技术上就是降低债券融资成本,从宏观上就是建立完善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3.
基于1960~2010年113个国家的面板数据集,运用系统广义矩动态面板方法和稳健性分析,比较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政府债务经济增长效应的差异,并尝试分析政府债务影响经济增长的渠道。研究结果显示,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有非线性影响;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对经济增长、投资以及全要素生产率均无显著影响;发展中国家对政府债务的直接承受力更弱,但在一个宽松的临界点内,政府债务的增加可以提高投资率。  相似文献   

4.
Abstract.  There has been a considerable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incentives of policymakers as a prime reason for persistent fiscal deficits and a variety of fiscal rules have been proposed as a remedy. However, the often inadequate flexibility of rules and the success of policy delegation in the monetary realm have motivated a small but growing number of studies that suggest delegating some aspects of fiscal policy to what will here be called 'independent fiscal agencies'. This paper surveys the related literature with a focus on three aspects: the motiv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such agencies; their potential design; and the experience with these types of institutions.  相似文献   

5.
养老金支付缺口:口径、方法与测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精算和会计原理,本文对养老金支付缺口的内涵、口径和评估方法做了系统梳理和对比分析,并在不同口径和方法下,对我国城镇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的支付缺口进行了测算,分析了人口、经济和制度因素变动对测算结果的影响。结论表明,尽管在不同评估目的下,养老金支付缺口有不同的评估口径和评估方法,选择不同的精算假设,会得出有差异的评估结果,但在人口老龄化和人口长寿的总体趋势下,我国的养老金支付缺口呈现不断增大的趋势,如果不改革现行制度,养老金的财务可持续性将面临挑战。  相似文献   

6.
Assessing Ricardian Equivalence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This paper reviews the literature on Ricardian equivalence. This hypothesis may be interpreted as a generalization to the short and the long run of the theories that put no weight on the real effects of public policies on aggregate demand. We argue that Ricardian equivalence relies on both the permanent income hypothesis and the fulfillment of the intertemporal government budget constraint. The theoretical literature emphasizes several reasons for departures from this hypothesis. However, the empirical literature is inconclusive. When Ricardian equivalence is tested in a life–cycle framework the hypothesis is usually rejected, while when the empirical analysis is based on optimizing models, it is usually accepted.  相似文献   

7.
我国政府会计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会计是会计学科的重要分支,在会计领域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政府职能的转换、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以及政府管理绩效要求的提高,政府会计也必将发生变化。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对政府会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对完善政府会计提出建议,以期为政府会计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标:考察地方政府FDI竞争是否具有企业债务融资“挤出效应”。研究方法:选取中国上市公司微观面板数据,并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模型。研究发现:地方政府FDI竞争对其辖区内企业的银行借款总额和长期借款具有“挤出效应”,但这种现象仅在市场化进程较低、中西部地区的企业中存在,且当面临FDI债务融资“挤出效应”时企业一般通过扩大商业信用进行替代;进一步分析还发现,政企关联作为对不完善市场机制的一种替代保护机制能够缓解FDI竞争下长期借款“挤出效应”问题;无论是从银行借款总额还是从借款期限结构来看,地方财政赤字强化了FDI竞争下债务融资的“挤出效应”。研究创新:从企业债务融资微观视角揭示了地方FDI竞争对投资“挤出效应”的作用机理,突破了现有“宏中观层面”研究视角与证据。研究价值:填补了宏中观层面投资“挤出效应”的微观形成机理,并对纠偏地方FDI恶性竞争行为具有重要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9.
本文围绕构建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首先综合运用TOPSIS法和德尔菲法确定了样本的债务风险综合评价值;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提出了基于结构风险最小化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模型,并将该模型的求解转化为非线性规划仅有线性约束问题,解决了传统方法中忽略模型置信范围、需要样本数量大及过度学习等缺陷。在实证研究中,基于训练样本的模型平均绝对百分精度达99. 69%,基于检验样本的模型平均绝对百分精度达96. 99%,数值结果表明本文所设计的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预警系统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公共财政管理与政府会计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公共财政管理后,企业采用的管理工具、信息技术、决策方式、业绩评价、会计程序和会计系统等方面的创新逐步引入到公共部门,并呈加速的趋势。政府预算、政府会计和财务报告改革已经成为促进公共管理改革的关键。本文认为,我国的政府会计改革应当在以政府会计目标为逻辑起点的政府会计概念框架的指导下进行,政府会计的目标在于政府会计要服从于政府整体受托责任的实现,并服务于政府整体受托责任的全面真实反映。  相似文献   

11.
政府效益审计及其实现形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需要大力开展政府效益审计。本文认为,应借鉴国外政府效益审计的先进经验,采用科学的方法,克服政府效益审计实施过程中的各种制约因素,制定并完善效益审计准则及相关法律法规,积极开展政府效益审计的试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府效益审计制度。  相似文献   

12.
如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一直困扰着理论界和实务界。供应链金融概念的提出和发展,为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提供了解决办法。作为供应链金融的融资工具之一,应收账款融资由于在操作上的快捷和简便,受到众多中小企业和银行的青睐。文章从博弈论的角度,分析了核心企业、中小企业供应商、银行三方在应收账款融资过程中的决策。通过分析可以得出,核心企业从自身的经营稳定性和利益出发,会选择为中小企业应收账款融资提供担保。同时,银行为了扩展自身业务,提高资产收益,会接受中小企业提出的应收账款融资请求。核心企业、中小企业、银行之间的博弈达到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3.
供应链金融是银行将核心企业和上下游企业联系在一起提供灵活运用的金融产品和服务的一种融资模式。文章从供应链金融的视角研究供应链成员企业的融资决策,将双重Stackelberg博弈应用于供应链金融的三种融资模式之一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通过博弈模型的建立分析供应链金融中各个参与主体的期望收益,考察融资运作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参与主体选择策略的条件,为成员企业融资决策提供依据,维持供应链整体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4.
李艳华 《物流技术》2012,(13):352-353,366
通过对供应链金融的内涵以及功能进行简单的描述,对其潜在的风险进行总结,并且分析了目前广为流行的三种融资模式,以提高对供应链金融的认识,促进供应链金融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现有静态抵质押授信的打款赎货模式和动态抵质押授信的以货易货模式的不足,提出基于应收账款的分次赎货模式。分析了引入应收账款以及核心企业以后,赎货模式流程的改变和各方利益的改变。基于应收账款的分次赎货模式针对处于供应链上游的受流动资金制约的供应商而设计,致力于同时优化供应链上的存货和应收账款两类资产。  相似文献   

16.
Hyman Minsky's Financial Instability Hypothesis (FIH) is applied to various North American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NAICS) industry groups, and it is found that some sectors develop much more close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FIH than others. Minsky categorized firms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ash flow and debt service requirements: hedge finance units, whose operating revenues are adequate to service current interest and principal on their debt; speculative finance units, which can meet interest payments but cannot pay down principal; and Ponzi finance units, which cannot meet current interest payments. The FIH is related to, as well as supportive of, Austrian Business Cycle (ABC) theory, because interest rate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proportion and market value of speculative firms in several sectors.  相似文献   

17.
提升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关键措施。论文利用全局DEA数学统计方法,重点实证分析了科技金融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认为:科技金融对区域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东部地区科技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大于中部地区,且中部地区的科技金融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大于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18.
以马来西亚为例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对国际收支可能带来的影响。虽然外商直接投资本身并不会直接引发金融危机,但是其负效应可能通过影响经常项目收支进而引发金融危机。本文在对我国引进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在吸引、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防范和化解可能带来的或累积的金融风险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李喆 《价值工程》2011,30(8):120-120
应收账款的管理已成为企业的重大困扰。笔者针对目前企业应收账款普遍存在的弊端分析原因、提出措施,以期对众多存在类似困扰的企业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This article outlines a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system that serves to monitor and analyze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social change. This so-called SESAME links the monetary data in the national accounts to non-monetary social and environmental data, and yields a consistent set of core indicators on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welfar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