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目标.生态安全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在"海西"建设中,必须充分考量生态安全问题,从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个体生态等方面形成完整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态观,并组建"生态安全研究中心",为"海西"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嘉善县紧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历史机遇,聚力退低进高、招大引强、创新培育、政务改革,奋力谱写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2020年,全县规上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68.82亿元,同比增长21.9%,位列嘉兴市第一. 聚力退低进高,开拓发展新空间 高起点编制形成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嘉善片区"1+1+1+N"规划体系...  相似文献   

3.
"摸着石头过河"以其独特的实践主义气质有效推动了我国渐进式改革的发展,但当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就必须用理性指引,制定好改革发展战略目标,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实现"摸着石头过河"到架桥过河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根据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实际现状和经济转型发展的实际要求,我国择时提出了"供给侧"这一改革战略决策,在不停的把"蛋糕"做大的同时,经济发展结构上也力求优化升级,为经济注入活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在这几年实践过程中,改革也遇到一些阻力,本文笔者根据对供给侧改革的基本原理的理解对改革目前面临问题和阻力进行阐述说明.  相似文献   

5.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论断;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则明确提出:"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系统阐述了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体制改革、机制改革和制度改革,本文就此解读。大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体制改革1、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系统性改由综合部门主管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涉及生态文化营造、生态产业发展、生态消费倡导、生态资源开发、生态环境建设、生态科技  相似文献   

6.
"改革既要往有利于增添发展新动力方向前进,也要往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方向前进",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三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两个有利于"深刻阐述了改革方向论问题,为落实改革方略、厚植发展优势、增进人民获得感指明了行动遵循.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的口号响彻中华大地,从小城市到大城市,全国共有100余城市将其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8.
当前,六盘水市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三农"重大战略思想,摸索出了以"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为主要内容的"三变"改革."三变"改革唤醒了农村自有资源、存量资产以及闲置劳动力,促进了三农发展.而共享经济参与三农的进程也在加快,如何以"三变"改革为契机共享经济参与其中值得探索和期待.  相似文献   

9.
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以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提出数字浙江建设.近些年,数字浙江建设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21年,浙江省委召开全省数字化大会提出,要统筹运用数字化技术、思维和认知,把数字化、一体化和现代化贯穿到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各方面,这是在新发展阶段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地,有理由也理应在数字化改革赋能生态文明上先行先试,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0.
"科学改革观"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已深入人心.科学发展离不开科学改革.科学改革依赖于"科学改革观"的树立.  相似文献   

11.
"十一五"时期的改革思路和战略重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存在一些深层次问题亟待解决,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给改革提出了新任务,改革的深入和利益格局的变化增加了改革的难度,经济体制改革呈现出明显的关键性、艰巨性和复杂性的特征.结合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十一五"时期的改革攻坚需要"树立一个理念、把握两个转变、坚持三个原则、围绕一个中心、加强三个配套、实现三项突破",即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改革理念,切实把握改革由以微观体制为主进入到以宏观管理体制为主,由政策推进为主进入到体制创新为主的两个重要转变,认真坚持改革服从和服务于发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改革的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三个原则,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这一中心,为改革注入新的活力,加强建立健全要素市场体系、社会信用体系、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体系三方面的配套改革,为改革创造新的环境,加大推进农村综合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财税金融投资宏观体制三方面的战略重点,实现改革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2.
陈凌建 《当代经济》2010,(10):89-91
发展长株潭"两型农业"具有重要意义.要积极推进长株潭城市群的现代农业建设进程,需要了解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代农业的禀赋和基础条件.本文从生态环境保护、现代农业基础、综合经济实力、科技人才基础、体制机制基础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长株潭"两型农业"发展的禀赋.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明确了生态文明的发展方向,给予环境保护空前的重视,其中"环境经济政策"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更是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加快实现历史性转变、推动科学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旋律。为全面反映我国环境经济政策的深刻变革,充分报道环境经济政策在促进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及时总结和分析环境经济政策的制订和实施的经验和问题,《环境经济》杂志特组织"环境经济发展报告(2008)及系列报道活动"。此次活动从本期起,对绿色证券、绿色信贷、绿色税收、排污权交易、生态补偿、环境收费、绿色贸易、绿色保险等进行专题调研,深度采访,反映政策变化,剖析典型经验,并请专家评点得失。敬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农业银行改革发展进程中,面向"三农"(农业、农村、农民),是农业银行改革的市场定位和基础导向,是检验农业银行改革能否处理好提高自身效益与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一个重要标准.在农行改革与发展中妥善处理面向"三农"的具体工作任务、真正解决好服务"三农"与提高自身经济效益的关系问题是事关农行改革成败的战略性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农业个人负债业务面向农村农民的具体金融产品的开发和创新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复式预算"呼唤"复式财政"--"复式财政"模式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观近年来财政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出现了单一"公共财政"模式走向与"复式预算"体系改革趋势的明显背离.在复式预算的背后,不可能是单一的公共财政,而必然存在着复式财政."双元财政论"对"复式财政"的探索作出了历史贡献,但也日益暴露出其局限性,需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复式财政"模式的现实选择只能是"公共财政"、"国有资产财政"、"功能财政"三位一体并且分道运行的国家财政体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是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类社徽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理念、态度及生活方式,是对应于工业文明并以其为总结基础的时代性扬弃,是人类罪中走出"人类中心主义"、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的文明发展进程.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必将有力地促进包括政治文明在内的其他文明进程,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长远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经贸实践》2016,(5):4-5
辜胜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关键要激活三大主体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一个新的亮点就是结构性改革,结构性改革中的重要战略举措就是要推进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我看了很多地方政府的工作报告,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家都有不同的理解.我的理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分为"结构性"、"供给侧"、"改革"三个关键词,这决定了我们有三大任务,就是供给结构的优化,创新驱动供给,通过改革引领来提升制度供给.  相似文献   

18.
张振飞 《经济》2011,(Z1):94-95
东滩·陈家镇,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镇。上海"—城九镇"和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镇.东滩·陈家镇按照崇明建成世界级生态岛的宏伟规划蓝图,定位发展为"生态镇、知识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建设美好世界、破解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之困、探寻人类现代化发展道路等现实问题而提出的国际合作倡议,这一倡议的提出有助于破解全球发展失衡、贫富差距加大、生态问题凸显等问题.这一倡议的提出也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其遵循马克思主义真正交往观、马克思主义美好生态观和马克思主义逆不平等观等理论逻辑.同时,针对如何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数字丝路、绿色丝路和健康丝路等国际合作实践方案,并以中国的数字经济发展、绿色发展和中国担当引领数字丝路、绿色丝路和健康丝路,从而促使"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  相似文献   

20.
安吉县在10年生态立县的基础上,自2008年开始实施"中国美丽乡村"建设.两年多来,"中国美丽乡村"建设获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认可,不仅体现了生态立县的成效,而且其取得的阶段性建设成效演示了新时期我国欠发达山区通过持续拓展山区的多种功能,开创性地实践了我国欠发达山区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联动,城乡均衡发展,生态富民及绿色低碳的跨越式发展之路,实现了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发展的运作轨迹.在总结安吉这些重要新型发展路径的基础上,提出"中国美丽乡村"建设对我国欠发达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一般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