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完善农业发展基金筹集办法的几点设想谭训鸣随着财税体制的改革,农业发展基金的筹集渠道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下,完善农业发展基金的筹集办法,进一步做好农业发展基金的筹集工作,确保财政对农业投入的增长幅度高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促进...  相似文献   

2.
县城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份,是宏观经济与徽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财政作为调控经济的一个重要职能部门,应在县城经济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公共财政框架下,通过财政职能的发挥,支持经济发展思路的转变,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措施,探讨财政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的相关问题,建立起互促共荣的良性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3.
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为适应深化财税体制、金融体制和投资改革的需要,财政部于1994年9月收回了原委托建设银行代行管理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的财政职能,这标志着我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历史又重新赋予了财政部门管理基本建设的职能和使命。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加强基本建设财政与财务管理,提高基本建设投资效益,积极探索财政管理基本建设的方法,成为财务部门和财务工作者一项全新的工作。一、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1.财政职能不到位,制度建设不配套。在基本建设财政…  相似文献   

4.
“九五”深化财税改革的五大特征上海市浦东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张耀伦中国财税经过“八五”期间的历史性改革以后,已经基本形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框架和运行模式。主要表现:一是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之间实行分税制的财政分配体制,这是国际上搞市...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财政税收体制改革模式创新对整个机制改革具有重要的作用,需要从不同的管理机制和管理模式入手,积极稳妥地提高财政税收的综合控制与管理能力,为财政税收资源的有效配置创造良好的条件,实现对财政税收系统性管理,提高综合财税运行水平。财政税收规范化发展的过程中要对各种模式进行分析,确保各种财政税收能够符合综合控制管理的要求,营造规范科学合理的财政税收环境。  相似文献   

6.
一、支持林业事业及特色经济林产业发展 (一)在生态建设方面。 云南各级政府及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力度,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努力筹措资金加大对林业的投入,保障了林业事业发展资金的需要,使森林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和管理。“十五”期间,各级财政安排的林业支出达108.38亿元,从2004年起,在确保中央对云南林业资金投入水平的前提下,年净增1亿多元,主要用于。  相似文献   

7.
略论我国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实现农业发展目标,中央要求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的首位不动摇。然而从实际来看,我国财税对农业的支持并未达到预期的目的。本通过对国际上运用财税政策支持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的分析,阐述了我国支持农业发展的财税政策选择。  相似文献   

8.
县域财政经济是国家财政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区财政不仅承担本级行政事业的供给,而且更主要地还担负着扶持地区经济、工农业生产及社会事业的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必需支出的重任。由于区域经济差异等原因,一些地方县区财力与财政职能很不匹配。县区财政,特别是贫困...  相似文献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财政政策对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财政政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财政支农支出。本文主要研究财政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在研究广东省财政支农支出的资金规模、资金结构的基础上分析财政支农问题,并基于财政政策对农业发展的实证研究,证明了财政支农支出对农业发展有正向的影响。最后,结合广东省农业发展的新态势提出进一步完善财政支农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把握机遇使上海财税再创新高周有道认识地位作用从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地位出发,在上海率先建立以公共财政为特征、以增值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税运行机制,发挥财税部门在宏观测控和财力分配中的功能,全方位地推进有区域性财税政策为特点的,“公平、...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全国改革整体推进,效果显著。随着财税体制改革框架的逐步清晰,以预算改革、税制改革以及财政改革为重点的财政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意味着改革将驶向深水区。本文从财政体制困难入手,提出了新一轮财税改革的四大突破点。  相似文献   

12.
绿色农业发展与财政支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本文从绿色农业的涵义入手,在阐述绿色农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与手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财政支持绿色农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相似文献   

13.
财政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据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和制度对各级政府财政收支的合规、合法、合理、真实、正确和有效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其目的是严肃财经法纪,加强财政管理,保证财政在国民经济中的职能和作用得以充分有效的发挥,为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服务。财政审计是我国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财政审计可以维护国家政令的统一性和严肃性,保证各项财税政策的贯彻和落实;可以促使各级财税部门强化财税管理,积极组织财政收入,合理安排财政支出,促使财税改革措施总体目标的实现;可以及时揭露和纠正财税改…  相似文献   

14.
建立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真正实现了一级政府一级财政,从分税制运行七年来的实践看,基本上达到了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成效是巨大的,但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地区、各行业的情况千差万别,新财税体制在实施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给长期依靠财政补贴过日子的贫困地区的财政建设和经济发展建设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农业是民生之本,农业发展对我国经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规模不断扩大,农业发展的问题日益凸显。文章从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现状出发,总结财政支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搭建财政支出农业绩效考核方案、培养新型农业工作者、创新农业激励机制等财政支持农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构建财政大格局审计,是维护财政安全、防范财政风险、规范财政管理,确保国家财政政策得到有效实施为根本目标而开展的一项工作。本文结合兵团这一特殊组织的财政管理体制,详细论述了兵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必要性及构建思路。  相似文献   

17.
任治俊  夏雪 《农村经济》2005,(12):64-66
县乡财政发展问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笔者通过深入西部多个市县乡,对当前县乡财政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析,并从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财税政策和人事制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县乡财政运行风险及其化解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迟慧 《农村经济》2005,(4):77-78
在分税制体制及相关因素的作用下,处于基层的县乡两级财政运行质量每况愈下,已经积聚并隐含了巨大的风险。风险防范与化解之策在于;加快发展地方经济,发送经济运行环境;明确划分政府事权,重新界定各级财政职责,完善县乡财政体制;建立财政偿债金与风险预警制度。  相似文献   

19.
《上海农村经济》2012,(4):61-62
按照中央关于"财政支农资金增幅不低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的要求,上海市市级财政支农资金额度每年都按一定比例增长。在财政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的前提下,上海市近年来在推进都市现代农业发展方面实施了若干扶持政策,主要是: 一、扶持地产绿叶菜生产都市农业承担着保城市供应、稳市场菜价的重要职能,上海实施的政策包括:  相似文献   

20.
从财政视角研究如何支持地方养老服务体系,不仅有利于解决当前发展养老服务体系所面临的要素匮乏难题,也有助于充分发挥财政在民生保障领域的基础性和支柱性作用。本文以湖南省湘潭市为样本,对地方养老服务体系发展现状及财政支持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地方养老服务体系面临的问题和财政支持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