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盘活国有资产存量,提高市场竞争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近年来我国尝试了多种运作模式。TOT项目运作模式作为新兴的运作模式,近几年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广泛应用。该模式以转让主体利益双赢的原则为基础,分离国有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地解决我国国有资产在经营权转让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平衡和协调主体双方的利益,在我国国有资产经营权转让中应积极引入该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博弈理论探讨城中村改造中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村民三者之间的利益诉求和博弈关系,通过建立博弈模型对各方的利益均衡关系进行分析,发现经济利益是三方的矛盾焦点,要加快城中村改造进行,政府要营造透明、公正和合理的博弈格局,提供优惠政策吸引开发商主动参与改造,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和后续保障,引导村民自觉主动参与改造,引入有力的外部监督机制,建立平等的利益交换机制,实现各方合理的利益,实现各方利益共赢.  相似文献   

3.
我国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博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市场化改革过程中,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间的利益博弈长期存在,并影响中央政府利益的实现和宏观调控政策的效果.通过博弈模型的分析,发现必须依靠制度与法制来建立"中央为主导,地方为主体"的政府间新型利益关系,才能实现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利益博弈的相对均衡.  相似文献   

4.
物流金融模式运作过程中最为重要的问题是利益分配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它直接影响着物流金融的健康发展状况。纵观前人所述,多数学者运用管理学、经济学、运筹学等学科研究物流金融,很少有人用博弈的方法分析物流金融模式,更鲜见对物流金融参与主体的利益分配进行博弈分析。为了使物流金融服务契约更加具有约束力,首先需要解决的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的现状及成因进行分析,指出目前农村利益主体多元化冲突日益加剧,具体体现在农村利益主体整体与政府的利益冲突、农村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贫穷的农村利益主体与富有的农村利益主体的利益冲突。因此要用法律来保障政府惠农政策的实施,增强法律在农村中的作用,保护农村各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建立有效的多元诉求渠道,建立良性的利益驱动机制,用法律来调控农村主体多元化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6.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构建可持续发展社会变得更加迫切,要求企业对环境会计信息进行披露已成为一种趋势.目前.我国企业对于环境会计信息的披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为了深入了解影响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原因,可以对相关利益主体间的关系进行博弈分析.文章通过对三对相关利益主体的博弈分析,提出了改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策略,以有效地实现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中央政府机构中的部门利益问题日益彰显。从规范中央各部委政府行为入手,采用博弈论的方法,建立一个博弈模型,对部门之间的协同竞争行为展开分析,展现各个博弈主体的策略及行为,为公共服务型政府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及理论解释,并为防止部门利益膨胀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劳动关系平衡理论不仅继承了美国多元主义理论的传统,又提出了依靠"权利平衡"实现"利益平衡"的理论逻辑。然而,大量劳动关系的实践证明,劳动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力关系与不同主体所持参考系(frameofreference)的不同对该理论解释力提出了理论挑战。基于对该理论贡献及缺陷的分析,本文以中国劳资冲突为例,认为需要融合"主体逻辑平衡"概念从而增强平衡理论在中国情境下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9.
院社会利益与个体利益的矛盾,在物质生活领域中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其在全球经济语境下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全球社会与市场个体的利益博弈,二是全球社会与各国利益博弈,三是各国政府间利益博弈,四政府所代表的该国整体利益与市场个体的利益博弈.而经济法理念是经济社会化条件下的实质公平正义,其核心内容是在兼顾私人利益的基础上的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的实现.随着科技和社会发展,在经济全球化已经使世界变成了一个地球村.因此,文章针对全球社会整体利益与市场个体利益博弈的合理均衡的市场场规制度的构建,就需要以经济法理念为指导,实现人与自然、全球人类利益与各国利益、各国政府与市场主体利益博弈的帕累托最优状态的全球市场制度变迁.  相似文献   

10.
地理标志保护中的主体利益联结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基于对地理标志保护的经济效益的衡量,阐述了地理标志保护中的主体特征,分析了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基础上各利益主体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入的地理标志保护模式。地理标志保护中各主体面临不同的商品市场,其利益联结稳定性、可行性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各自承担的风险与获得的利益。此外,地理标志借助标准化生产对传统契约产生削弱作用,具有很强的组织功能,对推动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和组织化运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刘慧军  罗嘉强 《城市发展研究》2022,29(1):中插29-中插32
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城乡规划管理的核心依据,自诞生以来在我国城乡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因控规的先天不足,长期以来也饱受争议.以宁波市重点区域(高桥地段)地下空间详细规划为例,探讨了重点区域地下空间管控与控规的衔接内容、方式及方法,以及其对控规改革所带来的启示.提出当前控规所面临的刚性管控与弹性开发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12.
郭思佳  翟辉 《价值工程》2015,(4):123-124
本文借鉴了城市控规的编制方法,首先提出乡村控规制定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乡村地区自身特点,集中研究乡村控规指标体系的内容,包括规定性指标和指导性指标,最后对比分析城、乡控规指标体系的差异及其各自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3.
城市土地资源的日益稀缺及轨道的建设使人们对已开发地区地下空间开发的利用热情高涨,但当前高度城市化地区地下空间规划及其实施存在诸多问题。研究在存量开发地区应结合存量规划将地下空间规划做到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深度,以指导地下空间的有序利用。总结编制此类规划的方法与经验,提出结合城市更新规划及地上法定规划确定地下开发的总量及布局;科学规划与引导地下空间复合开发;重视和保障公共利益的落实等措施。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探索能够适应市场机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增强控规的可实施性,是当前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深圳市法定图则十余年实践为背景,分析当前控规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迁,重新审视控规的内涵及其与城市开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后法定图则时代控规应具备的特征:综合统筹、多方参与、富有弹性和经济可行.深圳提出的城市发展单元规划基本具备这四个特征,其试点刚开始不久,但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的完善和规划技术创新可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南京自2016年开始探索专项规划与控规一张图融合工作,目前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科学的技术方法,对建立全信息、多属性、多角度的控规一张图起到了重要意义.在国土空间规划时代"多规合一"的总体要求下,基于南京近几年专项融合工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对未来专项融合工作可能的新发展提出大胆的畅想,以期在这个空间规划体系大变革的时代为建立...  相似文献   

16.
美国区划演变经验及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梳理了美国区划演变的经验,介绍了新区划工具在城市形态和街道功能、住房保障和社区营造、区划调整灵活性三方面的发展,以此应对区划灵活性和覆盖面不足的问题。文章最后针对区划工具存在的局限性提出了讨论,并探讨了美国区划演变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The current hype about culture‐led local development models is causing an increasing interest in cultural policies in the broader context of urban policy. This is not necessarily a transitory situation bound to fade once the hype is over. Under certain conditions, there is room to believe that culture may indeed become a main development driver of urban systems. For this to happen, however, it is necessary to abandon simple mono‐causal developmental schemes (such as the ‘creative class’ model) and look for more articulated approaches. This calls in turn for a complex systems‐based conceptual framework that is at the same time rich enough to capture the complexity of the interdependences among policy and state variables, and manageable enough to be of practical use, not only for policy design professionals but also for local stakeholders who want to take part in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processes. Inclusiveness and collective decision making are almost unavoidable in the case of cultural planning strategies, as the social sustainability of culture‐based value creation processes crucially depends on boosting the level of access to cultural opportunities by local residents. In this article we present an approach that may be a tentative first step in this direction.  相似文献   

18.
控规单元是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要素,是规划管控的空间网格和实施管理的基本平台.系统梳理了北京控规及控规单元从定量迈向统筹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两级单元的规划要点及其面临的需求与挑战,并立足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构建的时代背景,创新提出了街区、街坊、地块的三级控规单元,详细论述了新一轮控规编制与管理的基本思路与模式方法,以全面加强控规在规划体系中有序传导以及面向实施、面向治理的多元适应能力.控规单元的探索实践有助于加深对特大城市国土空间发展建设的规律认知,为详细规划的改革探索提供思路借鉴.  相似文献   

19.
针对城市控规动态维护中的实际问题,为达到城市交通与城市设计协同发展,实现交通畅通和营造特色的双赢目标,指出了当前实践中面临的困境,梳理分析了城市交通与城市设计相关理论方法和实践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在控规动态管理中需要研究的主要理论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20.
汪坚强  管力  李海龙  郑善文  戎卿文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3):中插14-中插19
通过规划管控手段推进住区绿色发展是实施生态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现行居住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中尚缺乏生态管控指标,致使住区项目在土地出让和建设开发的规划许可中缺乏绿色生态方面约束.对此,通过分析美国LEED-ND、英国BREEAM COMMUNITIES、日本CASBEE FOR CITIES和我国《绿色住区标准》四大代表性绿色(生态)住区评价标准,结合我国部分绿色生态城区的前沿探索,发掘住区生态建设的核心要素及其对规划管控的启发,研究构建居住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生态指标,以期对城市住区生态建设的管控和引导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