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品类是根据消费者心目中对一类产品的评判标准而自然归属在一起的产品,因此,新产品研发如果要找到市场空白,找到一类产品里面的潜在需求,并创建新的品类,或者在现有产品类别上进行品类规划,就能够让一类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延长品类的生命周期。 相似文献
3.
在这几年的中国家电营销案例中,精彩的“概念产品”层出不穷:如海信的“平板电视”、海尔的“防电墙”热水器、神州热水器的“安全大师”、阿里斯顿的“钛金胆”、创尔特的“大视窗”热水器等,部给“概念产品”营销留下精彩纷呈的一页。 相似文献
4.
5.
6.
新产品的促销就要引起消费者兴趣,创造出对消费者有足够吸引力的利益或者价值,从而创造购买动机,那么如何围绕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围绕如何对消费者的信息传播和促销是一个核心问题,只有围绕着这个成功关键点,才有可能实现完成销量目标而成本最小的最优状态。同时,在促销的时候,合理的把控和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如促销的切入时机、促销持续的时间,促销的现场控制等等,这些都需要引起注意。本部分主要从实际过程中的问题入手,提供建议。[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8.
9.
2002年,我就职于某知名食品企业A区域市场。该公司主打的W牌系列休闲食品在消费者心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但前期由于多方面原因造成该区域市场出现了频繁更换经销商、退换货处理不及时、费用报销慢、经销商对产品不重视、利润空间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使该区域内经销商对W产品失去信心,已连续三个月没有回款。 相似文献
10.
很多企业在新产品研发出来后便着手策划上市,由于新产品是一个高风险的新生事物,在尚未接受市场和消费者检验之前都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以速度取胜是其中的一个策略,然而如昙花一现也是这种快速战略不可避免的伤痛。事实上,新产品市场投放时机、规模和共鸣是市场进入的三个重要方面,选择准确的市场启动时机将有助于新品的推广营销。 相似文献
11.
上市活动是产品入市的第一炮,能否真正打响,并在市场卖火极为重要。一不小心,将市场做成了“夹生饭”,然后再来收拾残局,其代价和难度不可估量,因为“夹生饭”的市场消费者对产品已有成见,要挽回产品和品牌的形象,其难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2.
一批鞋油需急售套现,众人皆无良方。老贺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先进了一批廉价的雨伞,然后推出买“高级鞋油试用价五元,买两盒送一把雨伞”的促销活动。结果,热销一空且获利颇丰,旁人不解,因为,以前买一赠一或打折降价的活动也不少,甚至鞋油一元钱也卖过,却从没有这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Y酿酒集团是著名啤酒企业,为避免在啤酒行业过度竞争,减少单一经营风险,寻找利润增长点,Y酒企推出A牌高档茶饮料。该茶饮料由科班出身、素有少壮派之称的候副总负责。候副总认为:为了满足市场渗透和市场增长目标,A牌茶饮料必须敢于创新,需要采用复合的、竞争的渠道,包括取消二级代理、网上销售和建立自销队伍、直销店,并提出网上销售占该茶饮料总销售额的30%以上目标。 相似文献
14.
15.
产品再定位:开拓一个新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步入买方时代以后,同质化和过度竞争无可奈何地成为今天本土营销界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同质化的竞争环境下,最好的出路当然是产品的创新,问题是产品的实质性创新越来越困难了,对于资金和研发能力薄弱的本土企业而言,尤其如此。于是各种非技术的创新策略成为本土企业探讨的热点,产品再定位就是这样一种实效的、低成本的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6.
怎么强调市场调研的重要性和不作市场调研的危害性都不过分,对于新产品营销更是如此。新产品调研一般分为两大部分:产品创新调研和新产品上市调研。这两部分调研的重点有所不同,但其流程与原则还是一致的。事实上,产品创新调研在本土平时很少专门去做,往往是在其他的营销实践中发现了创新点、有了比较成型的思路之后,才组织调研,通过调研来调整已有的创新思路,这其实与新产品上市调研没有什么本质区别了。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