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剑 《三联竞争力》2006,50(4):76-77
以格兰仕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取得了“制造代工”模式的成功,在举国推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型的背景下,聚焦高端的“研发代工”不失为可供选择的一种现实路径模式。  相似文献   

2.
上海制造     
以永久牌自行车、上海牌手表和蝴蝶牌缝纫机为代表的“上海制造”,是个曾经寄托着中国制造业的未来和希望的词汇,但它已随着时代的变迁几无痕迹。在依靠低附加值的生产模式快速发展了十几年后,中国制造业开始重新审视“制造”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词汇:依靠廉价劳动力的低端生产并不是“中国制造”的天然定义,上海制造这个曾经辉煌的字眼留给当代企业的不只是对于历史的追忆,而应是一种属于中国的“制造精神”。  相似文献   

3.
生产方式     
在“中国制造”如何转向“中国创造”这场热火朝天的讨论中,一项最重要的环节却已被大家有意无意的忽略,这就是“制造”一词本身。中国制造企业几乎群体性地遗忘了它们当中的很多企业原本就是为制造而来的,也群体性地忽略了生产方式本身也应该是讨论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4.
金少策 《浙商》2009,(1):58-58
康迪汽车应该是“中国制造”的新势力样本,他目前的成功代表了“中国制造”转型的一种方向,尤其给中小仓业以很大启示:如何做行业内龙头企业不愿做、也做不好的事?  相似文献   

5.
“山寨”一词于2008年在中国大江南北迅速走红,山寨机、山寨笔记本、山寨春晚、山寨艺人等等衍生物不断刷新着人们的视野。有人将“山寨”视作一种创新,也有人把它看成抄袭、盗版的代名词。总之,从山寨现象诞生之日起,人们就对它褒贬不一。本文以“山寨机”为例,从它产生的背景;发展历程及现状等方面层层深入,对存在其背后的“山寨模式’,做出理性思考,最后得出结论:在新一轮经济增长方式转型过程中,我们应合理引导“山寨模式”,从而助力中国制造!  相似文献   

6.
在土耳其有个未解决的争议,中国产品到底该说是“中国制造”还是“中国合造”,哪个更为准确?不过,土耳其商人还是喜欢将这两种中国产品区分开来,一类是“中国制造”,一类是“中国合造”。  相似文献   

7.
“非中国制造”这个商标申请虽然让我们汗颜,甚至是恼怒,但我们也应该扪心自问:是谁毁了“中国制造”这个品牌?日前,一家在直布罗陀注册、名为Alvito的公司向欧盟提交商标注册申请,欲申请注册“非中国制造”(“NOTMADEINCHINA”)字样的商标,而欧盟已经接受了该公司的商标申请。  相似文献   

8.
钟林超 《华商》2012,(8):14-15
曾几何时,“made in china”让国人骄傲,可现在,中国制造却让外国人眼红,使中国人迷失。“中国制造”究竟怎么了?“中国制造”泡沫化了!  相似文献   

9.
“山寨”是一种重要的商业现象,但“山寨”本身从来就不是一个商业概念。 对于一直在追问“中国制造”的困境与出路的我们来说,“山寨”总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相似文献   

10.
三十年来,中国的“速度”不断令世界瞠目结舌。上世纪80年代,160米高的国贸大厦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创造了“深圳奇迹”,不久后,383米高的地王大厦便以“九天四层楼”刷新了这项纪录。人世不过七年时间,“中国制造”一词的知名度便超越了“日本制造”和“德国制造”,这个巨大的“工厂”每小时就向全球输送一亿美元的产品。三十年前,个体经济的合法身份还有待争议,而如今中国已经拥有了数百亿身价的富豪和跻身“全球500强”的巨型企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制造”面临的问题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和出口大国,但是也应看到“中国制造”存在自主品牌问题明显、投资效率低、贸易结构不合理、环境代价大和国外新贸易保护主义的阻碍等问题,如何解决好这些问题,有助于“中国制造”实现可持续发展,增长模式得到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2.
郑志曼 《品牌》2013,(2):64-66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人民币升值和劳动力成本的一步步提高,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型越来越急迫。中国的时代转型倚重于创新,但对于创新的解读,却是见仁见智。这里不妨戏说一下:中国式创新的四种模式以及模式背后的四种心态:危创新:丛林草莽心态;伪创新:百事呵乐的心态;微创新:精益求精的心态;伟创新:开放的心态。  相似文献   

13.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凸显三大软肋。以企业为主体,本文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三个路径依赖。  相似文献   

14.
中国作为“世界工厂”保持着一种不可战胜的生产机器形象。不过,有些“中国制造”领军企业开始将部分生产外迁。纺织、家电、汽车等各类企业都在当局的赞许下寻求走出国门。法国巴黎百富勤公司的经济学家陈兴动说:“这是一种趋势,它将被证实,特别是在制造工业方面。”2005年,中国企业对外非金融投资达122.6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强来自制造业企业。  相似文献   

15.
制造企业的发展模式:服务型制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泰文 《价格月刊》2010,(1):45-49,54
随着服务经济的兴起和市场竞争压力的增大,很多制造企业选择了服务转型,提高价值创造能力。服务型制造作为一种普遍被采用的转型模式,促使制造企业主动进行业务模式创新,以保持持续的竞争优势。借鉴IBM对业务模式创新战略的分类,综合考虑制造企业的资源、能力和服务型制造模式的特点,提出了发展服务型制造的业务模式创新框架和最佳实践案例。根据制造企业自身能力优势与其面对的目标客户市场不同.对发展服务型制造的路径选择进行了分析。最后,从服务价值定位、运营模式和定价策略三个方面指出了发展服务型制造时亟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窦胜 《成功营销》2009,(6):54-55
“当前的金融危机给全球时尚业带来了巨大的危机和挑战,以制造和出口为主的中国服装行业势必要重新探求行业方向,实现逆市转型。而关于“快”“慢”的模式选择还在继续。”  相似文献   

17.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品牌建设之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毛小红 《商场现代化》2006,(7Z):113-113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不是制造强国,面临诸多尴尬。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凸显三大软肋。以企业为主体,本文提出了品牌建设的三个路弪依赖。  相似文献   

18.
OEM—ODM—OBM是“中国制造”的最理想的升级路线,从“橄榄型”企业转变为“哑铃型”企业标志着中国制造企业的成熟与成功。  相似文献   

19.
“Made in China”(中国制造),只表明了“在中国制造”,而并不代表“Made by China”(由中国制造),虽然仅是一字之差,却隐含了中国服装业从“低成本简单加工”到“高附加值品牌创造”的巨大差距。  相似文献   

20.
王传福     
现在,人们对于王传福的认识,除了“造车狂人”、“汽车行业颠覆者”以外,又得加上“中国首富”这一新标签。一年之内飙升了五倍的比亚迪股价将王传福送上了这一位置,而这也是多年以来,“中国制造”所制造出的第一位本土首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