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将从技术、应用模式和推广策略等方面对日本与我国ETC进行较全面的比较和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高速公路ETC的推广应用起到有益的借鉴作用。在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的发展应用方面,日本起步与我国几乎同时甚至稍晚。1996年初,广东省路路通公司采用美国TI公司的不停车收费设备在广东进行ETC工程试验,1996年底,北京首都高速公路发展公司与美国Amtech公司在首都机场高速路进行了不停车收费试验,并于1998年投资一千万元人民币成立了  相似文献   

2.
货车不停车收费技术简介货车不停车收费系统主要由ETC设备、计重收费设备、显示控制设备、ETC车道收费软件等组成,本文主要讨论的是ETC与计重收费两种关键设备,在系统中为实现更好使用效果的协同与联动技术,针对各个省份收费应用环境及现阶段收费模式,设计了  相似文献   

3.
<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现有的高速公路人工半自动收费方式(MTC)已不能完全满足快速通行的需求。电子不停车收费技术(ETC)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电子收费技术方式,它基于专用短程通信(DSRC)技术,通过路侧天线与车载电子标签之间的通信,在不需要司机停车和其他收费人员采取任何操作的情况下,自动完成收费处理全过程。ETC技术具有免除现金交易、无需停车快速通过、有效提高通行能力、大大提升服务水平、简化收费管理、降低环境污染等等明显特点和优势。尤其在联网收费的路网环境下更可以充分发挥其优势,有助于提高公路网的综合运输能力和服务水平。根据交通部《关于开展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联网  相似文献   

4.
长三角联网ETC在沪苏浙高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不停车收费作为一种新型的收费方式,车辆以不停车方式通过收费站,能够明显地提高收费站的通行能力,降低收费站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有效降低收费运营成本。近年来,随着广东、福建、北京等省市部分高速公路ETC车道的开通运行,交通运输部要求京津冀、长三角地区建立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  相似文献   

5.
多车道自由流概述 随着全国各地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工程的投入使用,各省市电子不停车收费用户数量稳步增长,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逐步完善.但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ETC系统采用的是传统的单车道不停车收费系统,虽然能做到不停车,但还需要有收费站存在,还要设置自动栏杆、具有车道隔离,电子收费车辆在通过收费站时必须低速沿某个车道行驶通过,从系统的交易速度、数据通信速率、微波通信距离、交通设施需求等方面在实际应用中很大程度地限制了ETC系统在智能交通应用领域的拓展.  相似文献   

6.
近日,陕西省交通运输厅下达了201O年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计划,年内将陆续在25个收费站点建设50余条ETC车道,陕西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建设全面启动。2009年,陕西省高速公路非现金收费系统全面建设完成,  相似文献   

7.
春节后,北京市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标签将降价“促销”,让更多的车辆通过高速公路时选择使ETC通道。  相似文献   

8.
随着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和电子收费技术的成熟,高速公路收费站基本均已采用不停车收费(以下简称ETC)车道,ETC系统的运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高速公路运营能力,减少收费站人工收费所产生的成本。但在运营过程中,部分车辆利用ETC系统管理漏洞偷逃通行费,扰乱了正常的收费秩序。本文基于微波雷达车型分类功能与高速公路ETC系统的联合应用,通过技术手段阻止并杜绝车辆偷费的现象。  相似文献   

9.
ETC应用的效益分析及推广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TC是一个集中了微波无线通信、计算机网络及信息处理、自动控制等多项高新技术在公路收费系统中的综合应用.它利用车载电子标签自动与安装在路侧或门架上的微波天线进行信息交换,控制计算机根据插入在电子标签内的IC卡信息和/或电子标签中存储的信息识别出道路使用者,然后自动扣除通行费.ETC系统最明显的优点是可以不停车收费,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收费处理效率和收费站点的通行能力,已经被国外证明是一种解决收费站拥堵的有效收费方式,是未来高速公路收费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0.
随着ETC建设的全面推进,一个新的要求摆在了建设者的面前——如何对货车实施不停车收费,即如何将不停车收费与计重收费相结合起来,真正实现所有车辆的不停车收费。目前,国内ETC和计重收费相结合这个课题尚属于研究起步阶段。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收费国家标准的颁布和实施 按照交通部<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我国高速公路普遍采用封闭式收费制式.各省市在联网收费系统中,大部分采用了基于IC卡作为通行券的人工半自动收费MTC方式.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这种收费方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庞大车流对收费道口通过能力的要求.解决收费拥堵已成了高速公路排堵保畅的首要任务,而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方式是提高收费车道通行能力缓解收费拥堵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概述ETC最大特点是不停车收费,即车辆可以以相当高的速度通过收费口,无需在收费站前停车缴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舒缓日益严重的收费站拥堵瓶颈现状。同时采用不停车收费系统可以使高速公路收费走向无纸化、无现金化管理,节约基建费用和管理费用。目前国内使用的ETC系统采用58G短程微波通讯技术,系统主要由车载单元OBU,路侧单元RSU与车道系统软件三部分组成,通过安装在收费车道上的微波天线与安装在车辆上的电子标签进行通讯。在高速公路中ETC系统采用双片式电子标签,在电  相似文献   

13.
业界动态     
ETC获年度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实践奖日前,由工信部、科技部等单位指导,成都市人民政府等单位主办的中国IT"两会"(2012中国IT财富年会和中国信息主管年会)在成都举行。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在会上获得2012中国行业信息化最佳实践奖,进一步肯定了我国ETC应用的不断拓展和深化。随着用户的增多,ETC高效、低碳的优势也更加凸显,它减少了停车次数,在节省油耗的同时提高了道路通行能力。截至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交通部颁布实施《收费公路联网收费技术要求》.把电子不停车收费(ETC)技术作为下一阶段联网收费的主流技术,旨在改善高速公路主线及大中城市周边站点的拥堵状况,提高其通行能力、服务水平。“京津冀和长三角区域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示范工程”以ETC为技术支撑,开创了高速公路联网收费由省域或省内区域(按“片”)联网收费向跨省市大区域(按“面”)联网收费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DSRC专用短程通信设备包括安装于车辆上的车载电子标签(On-board Unit,简称OBU)以及安装在道路上的固定路侧设备——电子标签读写天线(Road-side Unit,简称RSU)。DSRC设备既是高速公路车道ETC系统的关键设备之一,也是多车道自由流不停车收费系统的核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利用现有的ETC车道的基础上,提出了ETC计重收费技术方案设计,实现了ETC计重收费,为高速公路ETC计重收费系统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企业信息     
航天信息成功入围云南省ETC项目6月,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信息)成功入围云南省ETC(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项目。项目一期,航天信息将供货万台ETC车载电子标签(OBU)。此次云南省交通厅选用航天信息自主研发生产的ETC车载电子标签(OBU),可与安装在高速公路收费站的ETC读写器(RSU)进行无线通信。通过信息读取,实现无需停车即可缴纳通行费的功能,提高收费站的车辆通行效率,有效缓解道路拥堵。在该产品已成功应用于河南、陕西等地后,此次成功入围,将进一步巩固和提升航天信息在高速公路ETC不停车收费领域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上海市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的最大车速,进一步提高使用满意度,发挥更大效益,提出一种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提高车速优化方法。该方法注重新技术应用,在保证收费的成功率基础上提高收费车道通行速度,通过调整电子栏杆和收费天线的布置以加失两者的问距,同时采用光栅车辆检测技术有效提高了分车能力,减少跟车并提高交易成功率,最后使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车速提高到40km/h及以上,通行车速在原有基础上提高50%以上,有助于上海市盯C在缓解交通压力方面发挥更大效益,也有利于上海市ETC以更高美誉度快速推广。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18日,广东全省38条高速公路正式开通联网非现金缴费服务。根据《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实施方案》的规划,广东省高速公路联网收费工作分成3个阶段:第一阶段到2005年底,全省高速公路分6个区域实现联网收费,实行人工收费为主,ETC收费为辅的收费方式;第二阶段从2006年开始,全省6个区域将合并成3个区域,进一步扩大ETC收费的范围和规模;第三阶段从2011年开始,进一步把3个区域合并成1个区域,ETC收费将成为全省收费的主流形式。  相似文献   

20.
不停车收费系统简称ETC系统(Electric Tolf Collection System)较之原有的停车收费系统.有着十分显著的优点,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降低车辆磨损.杜绝票款流失、减少车辆延误、提高交通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等。ETC不停车收费系统能增加收费站场以及车道的通行能力.增加车辆通行量.解决收费堵塞的问题.同时又能安全稳妥地收取通行费。此方式能极大地提高车辆通行速度以及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