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应用多重分形理论来研究金融市场中的异像。本文对沪深两市指数以及沪深300指数的多重分形性质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存在着多重分形特性。本文还运用局部holder指数来刻画我国股票市场的局部异常值分布强度,并对指数的多重分形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2007年5月上旬,沪深两市股票综合指数和成份股指数分别涨到了4000点和11000点以上,关于沪深两市股价有无泡沫的问题,理论界"泡沫论"者与"元泡沫论"者之间的争论不绝于耳.本文通过理论分析,提出股价有无泡沫的衡量标准,分析了沪深两市股价存在结构性泡沫及其成因,提出了因股制宜分类防治结构性泡沫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对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沪深两市的关联性特点,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对上证指数和深成指数的Granger因果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了沪深两市的关联性特点,并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Hurst指数检验法,分析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是否存在多重分形特征。运用MF-DFA法,结合matlab,做出沪深300股指期货收益率序列的多重分形谱f(α)与奇异指数α的关系图,知收益率序列的标度指数也将不同,进而通过多重分形参数△α来初步预测股指期货合约价格走势。  相似文献   

6.
沪深300指数作为反映我国A股市场整体走势的指数,它的推出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它不仅能反映我国证券市场股票价格变动的概貌和运行状况,更是能够作为投资业绩的评价标准,为指数化投资和指数衍生产品的创新提供基础条件。因此,对沪深300指数的相关特征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与紧迫。本文即是在对沪深300指数的分形特征展开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指数的长记忆性及其周期进行了初试的探索,得出沪深300指数的对数收益率序列具有约101天的系统对初始条件的平均记忆长度。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和Granger因果检验的计量方法实证研究了我国A股市场的融券交易行为与股价波动之间的关系,实证结果表明,沪深两市融券余额与沪深300指数之间存在长期且稳定的协整关系,沪深300指数是融券余额的Granger原因,但融券余额不是沪深300指数的Granger原因,即融券交易行为并没有加剧A股市场的波动,同时因为融券余额和沪深300指数存在正向变动关系,即融券交易行为可以平稳A股市场的波动。  相似文献   

8.
选用沪深两市的六个代理变量以主成分分析构建了投资者情绪指数,实证研究了牛熊市下投资者情绪对股票收益的非对称性影响。研究表明,在牛市、熊市和震荡不同的市态下,投资者情绪是深市和沪市股票收益的系统性影响因子,且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影响。熊市中投资者情绪对沪深两市的股票收益的影响要大于牛市,因此投资者在不同阶段对股票的投资可以采用不同的投资策略。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成交量、成交额和沪深两市综合指数三个变量出发,对中国股票市场交易数据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发现,以成交额为控制变量,成交量和综合指数是负相关关系。这个结论说明传统的量价关系分析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0.
吴锋 《海峡经贸》2002,(3):41-42
从2001年6月14日开始,深沪两市大盘出现了连续大幅下挫,2002年1月4日马年开盘后,深沪两市大盘还出现了加速下挫的走势,沪指一直跌到1346点,才开始一路反弹,虽然本周三市大盘出现了强劲反弹,但对于未来的走势,投资自感迷茫,从去年6月股市一跌以来,深沪两市市市值缩水近20000亿元,股市的暴跌不仅会在短期内打乱市场原有的平衡,而且将对经济,社会和政治都将产生影响,以下八大风险,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1.
林江 《财贸经济》2004,(8):30-36
本文从实证角度分析了引入外资对上海保险产业组织的影响.外资进入后,通过引起市场主体、市场份额的变化,使上海保险市场结构更趋合理.外资在对市场竞争行为的影响上,虽然可能使竞争无序,但总的效应是积极的.通过对中外资保险公司经营绩效的对比,本文认为,外资进入有利于上海保险市场绩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逐鹿金融城     
<正>古人云:器大者声必闳,志高者意必远。从环渤海到京津冀,从东北振兴到中部崛起,从西部开发到中亚合作,从北部湾再到泛北部湾,每一个区域的繁荣都迫切需要金融业的支持。在此背景下,在地域面积等同整个欧洲的中国大地上,出现多个金融中心并不为奇的看法正在形成共识。而在此间,经由各地经济发展所支撑的中国经济总体复兴,亦正呼唤一个与之地位相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上海黄金市场是世界三大黄金交易市场之一,位居伦敦、纽约之后,其有效运作奠定了上海远东国际金融中心的历史地位。文章运用协整和误差修正理论,对1921~1935年上海黄金的期现货价格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近代上海黄金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是具备一定效率的金融市场。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信息传播速度模型讨论证券市场信息的有效性。发现在上海证券交易市场上信息传播速度对上证指数条件波动率的影响具有随时间变化逐渐扩大的趋势,而在纽约证券交易市场上信息传播速度对道琼斯指数条件波动率的影响相对稳定。表明上海证券市场消化新信息的效率明显低于纽约证券市场。实证结果较好地刻画了中美证券市场信息流动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童菲 《财贸研究》2005,16(3):55-62
本文运用ARCH族模型检验了2001年股票交易印花税税率降低对沪、深股市波动性的影响,为有关证券交易税对市场波动性影响的讨论增添了一个来自新兴市场的证据。计量结果表明,该次税率变动对沪市波动性的影响在统计上是不显著的;深市的波动性在税率降低后虽然有统计上显著的增加,但是这个变化太小,没有实际意义。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像中国股市这类市场结构和市场制度处于变化之中的新兴市场,如果试图通过调整证券交易税税率这类显性的交易成本来影响市场波动性,其效果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背景、核心、自贸区建设关键因素及相互关系,指出:渐进式改革是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必然选择,发展离岸金融是上海跨越区域金融中心的重要一步,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并由上海清算所实现双向人民币资金池统一清算、结算、交割,同时监管银行离岸市场和在岸市场头寸,动态调整渗透程度;此外,上海清算所还可以在自贸区试点以大宗商品场外交易为核心的OTC市场作为国内期货市场配对交易、现货市场创新交易、规避风险的完善和补充,使各交易主体打通基于国内外金融衍生全品种的风险管理体系,更有效的管理和控制风险、发现价格。  相似文献   

17.
利用波浪理论判断指数的总体趋势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运用艾略特波浪理论研究上证指数并利用历史数据,研判上证指数每一个大的循环起点和终点及其总体的趋势,旨在将其应用于证券市场并指导投资。自然的波动韵律是艾略特波浪理论的本质,对其加以利用可获得投资效益。  相似文献   

18.
运用BVAR计量模型研究Granger因果关系,通过因果关系研究成熟金融市场与新兴金融市场之间的传导性,再通过脉冲响应函数进一步验证因果关系的结论;并实证分析上涨和下跌过程中成熟金融市场与新兴金融市场间传导性的变化特征。实证研究表明:在整个样本期,香港股市与新加坡股市互相传导,日本股市与韩国股市互相传导,美国股市对其他股市单向传导,中国沪市对韩国股市单向传导,中国沪市对新加坡股市单向传导,中国沪市对香港股市单向传导;下跌时期六个股市间的传导关系比上涨时期更为复杂,更加强烈。  相似文献   

19.
运用套利机制的不完全性及价格期望因素,拓展了期货市场不完善程度定价模型,并运用这个模型检验了国内有色金属期货市场的不完善程度。研究发现沪铜期货市场完善程度最好,沪铝期货市场的完善程度最差,沪锌期货市场的完善程度居中。  相似文献   

20.
我国货币政策与沪深股市的协整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格兰杰(GRANGER)因果检验等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货币政策如何影响沪深股市这一问题做了系统而深入的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了如下结论:STV、M0、M1、M2之间存在着两个协整关系;RSTV、RM0、RM1、RM2之间存在着三个协整关系。在货币供应量与沪深股市市价总值之间,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影响沪深股市市价总值,而不是沪深股市市价总值影响货币供应量的变化。这些结论对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来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对我国货币政策当局调控股市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