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循环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一种理想模式,也是建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社会的重要途径.而从法治社会的维度看,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实践离不开法律支撑.基于这一基本考虑,本文以新疆为研究对象,从法律视角对该地区发展循环经济进行理论分析,企图为其发展循环经济寻找一个法制维度上的支撑.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与循环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厉行节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市场萎缩,也可能在经济过热情况下,引导人们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系统规划思想,必须以系统化技术支持为基础,必须以法律和政策为支撑实现自身的稳定有序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提倡,企业自律,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有条件的,企业只有在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条件下,才会融入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3.
建立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芳  李慧明 《现代财经》2005,25(12):70-73
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特点表现在它既遵循法律体系的基本原则,又体现循环经济的基本规律。我国的发展特点不同于其他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中国的特殊国情要求我们必须认清中国循环经济建立的特点,因而中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也必然不同于其他国家。制定一部基本的循环经济促进法或循环型社会建设促进法,整合并完善具体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构筑一系列的循环经济支持性法律制度,并和地方性法律互相协调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经济法制建设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4.
以循环经济模式构建三峡库区可持续发展之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王顺克 《经济师》2004,(6):228-229
三峡库区是集污染严重、生态脆弱、经济贫困于一体的敏感地区 ,要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 ,必须导入循环经济理念 ,构建以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城镇和绿色消费为支撑库区循环社会体系。同时 ,从绿色经济核算、绿色技术开发、循环经济法律和激励机制 ,排污许可证制度以及税收杠杆机制等方面建立循环经济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5.
浅析发达国家循环经济法的构建及我国的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已严重威胁人类的自身安全。日本、德国、美国、瑞典等发达国家把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循环型社会视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并以配套的法律制度作为支撑。发达国家的经验对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循环经济立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锡钦 《经济师》2007,(3):290-290
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发展循环经济是生产方式重大变革,是质的提高。发展循环经济不是简单易行的事,需要产业、技术、法律条件作支撑,还要政府扶持作保障。  相似文献   

7.
王瑛 《经济与管理》2008,22(1):40-43
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法律支撑。中国“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循环经济立法,将循环经济纳入法律轨道;同时,中国循环经济立法研究也进入了一个新的实质性阶段。对此,总结厘清循环经济立法研究成果和脉络,对于研究的深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循环经济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并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然而我国目前相关立法却还存在诸多不足。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分阶段、分层次地构建循环经济法律体系并确立合理的基本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9.
房蕊 《经济师》2006,(10):32-33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举措,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要求。厉行节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导致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需求,市场萎缩,也可能在经济过热情况下,引导人们节约资源,促进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调整,促进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必须树立系统规划思想,必须以系统化技术支持为基础,必须以法律和政策为支撑实现自身的稳定有序发展。发展循环经济不仅需要政府提倡,企业自律,更需要广大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循环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是有条件的,企业只有在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利润的条件下,才会融入循环经济。  相似文献   

10.
循环经济是一种新的发展理念,是对传统的经济发展理念,资源利用模式和环境治理方式的重大变革,因此,必须用强有力的法律手段来引导,规范和保障循环经济4 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提出制定和完善循环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因此,我们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抓紧制定一部发展中国特色循环经济的法律,把循环经济的发展纳入科学化,法制化轨道。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前提下,内部人控制是委托代理关系中产生的一种内生现象,是产生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必要条件。本指出了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危害性,从其产生的普遍性和特殊性两方面进行原因剖析,并提出了控制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两种思路:一是雏持现有国有股权结构的改革,另一种是改变国有股权结构的改革。  相似文献   

12.
企业财务管理理念的变化及创新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与发展,使得企业在财务管理理念方面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也给企业财务管理目标、财务管理内容和财务关系三个方面赋予了新的内容,研究及挖掘其新质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着整体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社会在进步的同时,全球化的进程所带来的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矛盾该如何处理,如何发展创造适合我们新时代景观作品是我们每个设计师所面临的课题。中国景观,从过去到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正经历着快速变革及重重考验。  相似文献   

14.
15.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产业的国际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在实施"引进来"产业战略的基础上,对有条件的行业推行"走出去"的战略,使中国产业的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但是,和"引进来"相比,中国产业"走出去"无论从规模上还是技术上都相差很远.正视中国的国际化程度,有利于准确定位中国的国际市场地位,从而正确制定中国全球化产业战略.  相似文献   

16.
17.
张贯一 《经济经纬》2003,87(3):12-14
财产的专属性、投机行为妨碍了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而人类的有限理性又限制了人们借助于完全合同来预防投机行为的发生,由此暴露了市场经济的局限性,即不能适用于垄断性的市场和信息不完全的市场。为了完善市场这个重要的交易形式,必须引入信誉机制来规范交易者行为。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fundamental forces involve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telecommunications industry.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re are five major forces that together drive the evolution of this industry: specialisation, competition, financial markets. endogenous consumer demand and permeable industry boundaries. An important research task is to further elaborate on the boundaries of not only the industry but of the industrial system taken as a whole.  相似文献   

19.
网络经济下规模经济的新特点与规模经济理论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经济的到来,改变了企业追求规模经济的外部环境与条件,使得企业实现规模经济的方式发生了新变化,呈现出不同于工业经济时代的新特点:企业的规模扩张和收缩相互交织、大型与小型企业“双向协同”发展;显著的规模经济性与规模影响的弱化并存;生产的联结体经济和需求方规模经济日益凸显;范围经济与专业化经济并存。这些新的特点无疑对传统的规模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挑战,使人们对规模经济的本质、企业规模与企业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企业规模经济的类型和实现途径等问题有了新的认识。规模经济理论需要进一步创新和拓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考察了我国生产性资本的总量水平、形成路径及其调整机制。通过改进的方法所估算的资本存量在改革开放以来已经翻了不止两番 ,年平均增长率为7 3 6 % ,积累极为迅速。资本形成路径明显分为两个阶段 ,增量改革推动的配置效率改进使资本—产出比率在 1 994年之前持续下降 ,而近年来的资本形成过快是由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倚重资本深化 ,必须通过全方位结构调整加快转型进程。本文进一步给出了我国转型期资本存量调整的供求决定框架 ,实证结果表明 ,需求导向的资本存量调整机制和投资行为已经在中国的转型经济中基本形成 ,产出水平与资本成本均为资本调整与投资需求的主要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