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刑事立法中没有对伪造信用卡并使用行为予以定性,司法实务中也缺乏统一指导。信用卡及其所附信息的真实性是区分"伪造"和"变造"的标准,更改信用卡磁条身份等信息的行为应认定为"伪造"。单组伪造信用卡并使用的行为需根据具体情况从伪造金融票证罪和信用卡诈骗罪中择一重罪从重处罚。重复实施数组伪造信用卡并使用行为的定性,应先判断构成牵连犯的次数为单位,剔除因牵连关系不单独评价的犯罪,再根据剩余可评价的犯罪行为中罪名异同的,按连续犯或数罪并罚处理。  相似文献   

2.
根据《刑法》第196条的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违反信用卡管理法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使用伪造或者作废的信用卡、冒用他人信用卡或者恶意透支,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近年来,随着信用卡的推广普及,利用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的案件也日益增多。据统计,在一些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3.
2005年2月28日通过的《刑法修正案(五)》第二条在刑法第196条第一款第(一)项"使用伪造的信用卡的"情形中增加规定了"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进一步完善了刑法关于信用卡诈骗罪的规定,至此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或者是使用虚假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或者是冒用他人的信用卡,恶意透支的方法,诈骗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然而关于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适用中尚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下列若干问题的探讨,旨在正确认定信用卡诈骗罪。  相似文献   

4.
张家良 《西南金融》2006,(12):49-50
本文通过揭示被告人伪造银行借记卡在ATM机上取款的案情,分析了控、辨、审三方对本案定性的不同意见。提出了作者的评析意见,即本案既不能定盗窃罪,也不能定信用卡诈骗罪,最终认定被告人的行为构成了金融凭证诈骗罪。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用信用卡的犯罪越来越多。而信用卡诈骗罪更是信用卡犯罪的典型。本文将对信用卡的含义,信用卡诈骗罪的特和关于信用卡诈骗罪几个容易混淆的行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信用卡诈骗罪是以信用卡作为犯罪工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诈骗犯罪,信用卡诈骗罪已成为严重的金融犯罪之一。本文主要从信用卡诈骗罪的定义着手,分析信用卡诈骗罪的特征并根据理论与实践的具体情况对立法完善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7.
8.
汪培伟 《金卡工程》2009,13(9):132-132
盗窃信用卡、伪造信用卡犯罪目前在我国日趋严重,而司法实践中关于该种犯罪法律适用的若干问题还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争议.本文以解决司法实践中相关疑难问题为出发点,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伪造信用卡犯罪行为的定性、相关罪名界限等问题进行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9.
陈莉娜 《金卡工程》2010,14(3):195-195
我国现行刑法第196条规定了信用卡诈骗罪,其中规定了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类型。冒用他人信用卡是一种特殊的诈骗行为,其行为形态也可以分为几种情况。本文围绕刑罚的公正、平等要求,以及机器是否能被骗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是一种常见多发的金融犯罪,学界关于本罪的研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争议。本文对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和犯罪客体这两个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杨中艳 《金卡工程》2010,14(9):223-224
我国《刑法》第196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依照本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自本款规定出台以来,学者们对由本款规定所引起的诸多法律问题的争议未曾停止,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本文将对"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规定的法律性质、"使用"的行为方式等若干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12.
信用卡诈骗罪在司法实践中是一种常见多发的金融犯罪,学界关于本罪的研究在一些问题上存在争议.本文对信用卡诈骗罪的概念和犯罪客体这两个问题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
信用卡是一种先进的支付、信贷和结算工具,是由银行或专门的信用卡公司签发给资信可靠的用户的一种信用凭证。根据《刑法》第196条之规定,信用卡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伪造、作废信用卡或冒用他人信用卡,以及利用信用卡恶意透支,骗取数额较大公私财物的行为。下面对该罪的基本特征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随着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迅速发展,伪造资料办理信用卡及信用卡套现等问题开始出现,产生了一定的风险。现就这些问题的存在形式、原因、风险、对策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两高出台的《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对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作了进一步的详细规定,例如明确规定恶意透支的主体为持卡人;客观上必须“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3个月仍不归还”,但在司法实践中,对于“持卡人”的具体认定以及对催收的方式、效力,恶意透支数额的计算等问题仍旧存在很大的问题和诸多的争议,笔者就恶意透支型上述疑难问题力陈一己之见,以求对司法实践相关难题的解决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6.
试论信用卡诈骗罪单位犯罪主体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刑法》较旧《刑法》的突出进步之处在于实现了自然人犯罪与单位犯罪刑事责任的一体化。这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刑事立法,而且有利于打击单位主体实施的犯罪行为,从而有力地保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刑法》第三十条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  相似文献   

17.
18.
19.
迟庆娟 《中国外资》2011,(16):200-200
<正>信用卡的使用,有赖于社会诚信系统的成熟及金融系统业务的完善。现实生活中,不少持卡人并不完全了解信用卡的使用规范及非法使用信用卡的法律后果,因一时贪图小利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当前,在国务院起  相似文献   

20.
信用卡已经从跑马圈地时代进入成长成熟期,随着信用卡使用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欺诈行为出现了.本文将这些欺诈行为分为身份信息被盗、伪造卡、卡未达、卡不在场欺诈、商户欺诈、ATM欺诈、短信欺诈七大类别并进行了相应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