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于洋 《商周刊》2012,(13):65-65
实际上,"丈母娘经济"无非是"婚房刚需"的代名词。电视剧《蜗居》中有一个片段,海萍为了攒钱买房,天天给苏淳吃挂面,苏淳终于受不了了,他说我强烈要求不吃挂面了,"我要吃方便面。"海萍一听笑了,而观众的心则碎了。若是有人问我,假若你结婚,你会准备什么?房子,这是毋庸置疑的。为什么是房子?因为没有房子丈母娘不嫁女儿呀。  相似文献   

2.
米法索 《经济》2004,(2):6-7
好久以来,没有买房的计划,我和许多女人一样,固执地认为房子是男人的事。而我的事,是找个男人。可时光飞逝,我发觉找个男人比买个房子更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程。 现实生活中,买房的女人越来越多。经济学博士赵晓曾写了篇著名的《单身女子经济》,写的就是这类大龄女杰青。咱们网上著名的茵姐姐酷爱买房,据说在广州有好几处物业,茵姐姐说了,男人是不可靠的,而房产证是永远在手里的。于是我也痛  相似文献   

3.
调控猜想     
于洋 《商周刊》2012,(17):68-70
小郭最近很烦恼,看好的房子因为晚交了几天意向金,每平方米上涨了300元。"星期五置业顾问打电话说,下周一房子可能要上调价格,我没当真。"小郭是外地人,在青岛工作了几年后,攒了一些积蓄,外加厌倦了四处租房的日子,决心趁房价再降降的时候买房安定下来。可现实却出乎他的意料。  相似文献   

4.
好久以来,没有买房的计划,我和许多女人一样,固执地认为房子是男人的事。而我的事,是找个男人。可时光飞逝,我发觉找个男人比买个房子更是一项艰苦卓绝的工程。  相似文献   

5.
刘夷 《经济》2013,(11)
在北京,如果能够攻克高得吓人的房价,那可真的不容易。一位刚付完房款的朋友告诉《经济》记者,买房可不只要担心房价、装修款的问题,定好房子,背后的各项税、费会接着让人头疼。在我国,房地产相关税费名目繁多,今天记者就为读者整理出一份在北京购房要交的各项税、费清单,计划买房的你,知道这些吗?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名贷款买房户,若在贷款尚未还清之前就想卖掉它,你可以把尚未付清的银行贷款转给买你房子的人,由他继续支付——当这种名为转按揭的业务在国内部分城市推出后,引起了购房者的普遍关注。那么河南省银行开展转按揭的情况如何?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7.
4月12日,北京饭店门口,排队进停车场的车子排成了长龙,其间还时不时地传出鸣笛、叫喊声. 丁建就是这排队长龙中的一位,他一大清早就从霍营赶过来. "本以为第三天了,人应该少点,结果还是要排队."他笑言. 丁建在某外企工作多年,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在美国买一套合适的房子: "送孩子去美国读书,想过几年全家都过去,就来打探一下情况,遇到合适的就考虑下."  相似文献   

8.
房贷的学问     
纪漱如 《商周刊》2015,(8):46-47
随着3月30日房产新政的出台,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信贷、财税、土地等多项房地产政策纷纷落地,让买房者看到了曙光。提到买房总会想起《蜗居》中海萍和杜淳为了省钱买房天天吃挂而,能吃一顿方便而都是奢望的场景。不得不承认中司普世价值观中,能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的人生才算得上圆满。冈此,拥有一套房子,能有一套大房子,为儿女准备好房子等等想法成为了大多数中国人毕生的追求,但是动辄60%、70%的二套房首付款让工薪阶层们望而却步,  相似文献   

9.
明天 《经济改革》2009,(1):94-94
我不是什么专家,也不是什么教授,当然看不懂中国的楼市。 美国的金融危机,我倒是弄明白了:就是买不起房子的买上了房子,这样的人多了,窟窿填不满了,银行就倒闭了。  相似文献   

10.
《新经济》2007,(10):45-45
弗洛姆是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几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微微一笑,什么也不说,就把他们带到一间黑暗的房子里。在他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房间里的一盏灯,在这昏黄如烛的灯光下,学生们才看清楚房间的布置,不禁吓出了一身冷汗。原来,这间房子的地面就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动着各种毒蛇,就在这蛇池的上方,搭着一座  相似文献   

11.
眼下人们购买商品房时,经常因为房子出现的种种问题与开发商发生纠纷,其中,有关房子的质量问题产生的纠纷最多。所以,在买房时,大伙儿最希望的就是能请到—位懂行的人陪自己去与开发商“过招”。因此,一种对购房人颇有帮助的新兴职业——“验房师”在社会上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2.
在第一财经“趋势”经济论坛上,任志强依然“看多”。他认为,房地产崩盘有两个条件,第一个是人口跑了,第二是政府没钱了。只要政府有能力不断加大投入,房地产就会涨。所以他劝诫大家不要等,该买房还是得买房。  相似文献   

13.
有一个曾经广为流传的故事,说一个中国老太太和一个美国老太太同时到了天堂,却发出了不同的感慨。中国老太太说:“忙碌了一辈子,总算攒够了房钱,好不容易有了自己的房子,但还没有来得及住上一天,就到天堂报到了。”而美国老太太说:“我住了一辈子的房子,快上天堂的时候,总算把钱还完了。”  相似文献   

14.
一、我想有个家的传统思想,是我国房地产价格居高不下的剐性需求 我国多年里形成的家本位意识“我想有个家”,一个温暖舒适而又固定的住房,成了普通老百姓的人生愿望。成家立业,首先买房。中国人不但自己要有房,为人父母后,往往还含辛茹苦,“多求良田屋宅园地。为子孙置业”。中国人的住房观念是买房置业而不愿租。中国人口基数庞大,经济发展迅猛,有房地产业最肥沃的民俗人文土壤,如火如荼的城市化,更倍增了房地产的刚性需求。  相似文献   

15.
一般来讲,二手房买卖时所遇到的风险会较高,法律问题比较多,原因是二手房不是开发商直接卖房,而是由从开发商手里买房的人,由于各种原因,需要把房子再卖出去。?也有的二手房是房主由于继承或者别人抵债或由于赠予等原因获得的房产,现在需要变现。更有的二手房买卖是因为原业主的婚姻有变故,  相似文献   

16.
本地的一位专家在访问了美国26家工厂后相信,为使美国工厂本世纪90年代具有竞争力,美国人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他指出不仅是工业的结构,对它的观念首先应当改变。从我在哈佛休假后回到日本,这儿几乎每个人都想知道的是美国的工厂、美国的生产技术如何与他们的日本同行竞争?哪些工厂是我最有兴趣的?  相似文献   

17.
《商周刊》2013,(20):50-51
最大的风险在于我国土地使用权限只有70年。除产权有年限外,“逆按揭”业务的唯一抵押物就是房产,对于银行来说,一旦房产出现贬值、拆迁、灭失的风险,就容易导致资不抵债、坏账的发生。一位中国老太太和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天堂门口相遇,中国老太太说:“三十多年以来,我省吃俭用,昨天终于攒够钱买了房子,虽然只住了一晚,也算心满意足。”美国老太太说:“我这个房子住了一辈子,昨天总算还完全部贷款,也终于安心的上天堂。”  相似文献   

18.
《经济》2015,(Z1):18-19
"开发商恨死我了。他和我谈补偿条件,第一个方案,一比一的房子,不给钱,我怎么可能同意?第二个方案,一比一的房子,再给我60万,我说‘你做梦’。"崔广珍向《经济》记者回忆说。年近70的崔广珍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祖祖辈辈都住在海淀区东北旺乡安宁庄村,直到2011年。那年的11月26日,是崔广珍的儿子儿媳举行婚礼的日子。"我提前就把新房都准备好了,  相似文献   

19.
"我觉得四、五环附近的房子升值潜力很大,值得投资;价格方面,我觉得50万左右比较合适."在上海投资过八套房子的郭先生在新政策出台之后开始关注北京房市.他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透露,已经看过了五环边上的万科西山庭院.他觉得首先是开发商对房子的品质有保障;其次是交通也方便,而且周围有山,可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将军走在前线,士气才会出现。一家企业成功或失败,分别就在这方面。世界上最大的企业,应该是美国的沃尔玛吧。有一次,《财富》杂志一名记者要采访沃尔玛,向他说:“我可以明天到你的办公室访问你的成功之道吗?”沃尔玛说:“好吧!”翌日,那记者便到他的办公室去,但等了半个小时,还没有看见沃尔玛出现。记者心中当然有气,不禁想:你以为你是谁?有几个钱就了不起,你看不起我这个小记者,我就凭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