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创造条件加快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林业局提出要把大搞非公有制林业作为加快我国林业发展的突破口,加快发展速度,扩大发展规模,创新发展方式,让其尽快在整个林业建设中的比重有个大的提升,可以说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迎来了新的历史机遇。然而,在实践领域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如山林权属、盈利预期、政策、资金等,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加快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关键。一、要明晰山林权属山林权包括山权和林权两部分。山权通过1981年林业“三定”后,权属基本明晰,大致分两类,一类是国家,一类是集体。林权1981年“三定”时划分为国有、集体、个人(自留山)三种,但从那以后随…  相似文献   

2.
拓宽融资渠道 推进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公有制林业在我国发展大约有2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后,南方集体林区率先实行家庭承包形式的自留山与责任山,开始了非公有制林业的萌芽。随后,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谁造谁有”,“谁投资、谁受益”政策的出台,以造林大户为主的非公有制林业得到迅速发展。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国家林业局提出了由部门办林业向全社会办林业的历史性转变,这充分表明国家开始调整国有林区独木支撑的经济结构,非公有制林业有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尽管非公有制林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但由于缺乏资金,后劲不足,制约着非公有制林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拓宽融资渠道是解决好这个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指出:“国家鼓励各种社会主体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区投资发展林业。要进一步明确非公有制林业的法律地位,切实落实‘谁造谁有、合造共有’的政策。统一税费政策、资源利用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为各种林业经营主体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  相似文献   

4.
光山县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光山县是半山区县,全县共有林业用地92.5万亩。近年来,光山县抓住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的政策机遇,从改革林业产权制度入手,大胆尝试,对集体管理不好的林场、山林和无力绿化的“四荒”,采取拍卖、承包、租赁、转让等多种形式的开发经营方式,明晰林业产权,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林业开发,鼓励个体承包退耕地和荒山荒坡造林,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  相似文献   

5.
对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几个问题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显示出极大的生机和活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加入WTO的需要,也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林业企业发展、加快生态建设的呼唤。阐述了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领域及形式,并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要解决的思想认识、政府管理相关政策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已显示出极大的生机和活力。大力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加入WTO的需要,也是调整林业产业结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林业企业发展、加快生态建设的呼唤。阐述了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领域及形式,并就发展非公有制林业要解决的思想认识、政府管理相关政策等问题提出了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法律政策问题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沈文星  杨红强 《林业经济问题》2005,25(5):278-281,290
完善的政策环境对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法律和政策环境现状的分析,提出进一步完善林地使用权制度、林业采伐限额制度的政策措施,并通过制定鼓励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政策金融和财政税收政策,保证非公有制林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河南作为实现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林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但林业建设资金的投入不足一直是困扰我省林业产业发展的难题之一。国家林业贴息贷款政策的出台,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这一矛盾,是我省促进非公有制林业和林业产业加快发展的主要扶持政策。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找到了一条充分利用林业贴息贷款促进林业产业发展的路子,对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林业部门经济实力,加快我省林业两大体系建设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林业贴息贷款 促进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高度重视林业产业的发展,将坚持全国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作为加快林业发展的基本方针之一。林业信贷资金是林业产业建设的重要资金来源,充分利用好现行的林业贴息扶持政策,对促进我国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林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一个开拓性的课题,是一个复合的社会系统工程。在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的过程中必须遵循一系列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可持续发展原则、法制化原则、公众参与原则、稳定性和连续性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原则和鼓励、规范及引导相结合原则等,并着重阐述了这些原则的内涵及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公有制林业作为加快林业发展的突破口,是实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针对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现状,在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谁种、谁有、谁受益”,“统一规划、集中治理、会开拍卖、分户经营”等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设成就、经验及问题.探索了新世纪加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3.
随着“准造准有、合造共有”政策的落实,我国非公有制林业得到快速发展,林业所有制形式和投资结构开始趋向多元化。通过林地使用权、林木所有权依法确权发证,非公有制林业经营主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保护,促进了以资源培育型为主的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使其逐渐占主导地位。据第六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截至2003年底,我国非公有制森林面积达到3510万hm^2。  相似文献   

14.
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的研究背景的介绍,认为对非公有制林业进行补贴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界定了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的范围.从林业补贴的理论依据、补贴的标准和模式以及补贴政策的效果评价三个方面综述了目前国内林业补贴政策的现状、国外私有林补贴政策研究的情况.指出目前我国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的研究较为欠缺,补贴资金的分配、发放途径和资金利用监督机制以及研究的数据来源等实际问题.提出非公有制林业补贴政策研究应该更多地关注林业补贴资金的配置、林农激励机制以及林业在新农村发展中的作用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根据河池市林业状况和林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河池非公有制林业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石山生态系统脆弱,不规范的经营方式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引种树种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对立等问题,提出了深化体制改革,完善林业政策,提高非公有制林业发展整体水平,推动非公有制林业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谁种、谁有、谁受益”,“统一规划、集中治理、公开拍卖、分户经营”等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快速发展。本文通过总结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甘肃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发展的建设成就、经验及问题,探索了新世纪加快发展非公有制林业经济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林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现代林业中,非公有制林业是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林业成分之一,是宴现林业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力量。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并存可在竞争中发挥各自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现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在调整农村经济结构、拉动相关产业、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受入、激活国营林业经济,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所以,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8.
康国飞  张大红 《林业经济问题》2004,24(4):239-241,252
在非公有制发展的政策和法制大背景下,结合中国的国情和林业的特殊性,以现代产权理论的分析介绍为基础,深入探讨了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产权制度构筑问题,论述了林地使用权是其产权基础,并从产权上构筑了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框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成绩显著。文章综述了浙江省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历程与经营方式,详述了推行机制创新、产业化经营的经验与做法。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并对促进其健康发展提出了:稳定政策、完善法规、扶持政策到位、科技创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光山县是半山区县,全县共有林业用地92.5万亩。近年来,光山县抓住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实施的政策机遇,从改革林业产权制度入手,大胆尝试,对集体管理不好的林场、山林和无力绿化的“四荒”,采取拍卖、承包、租赁、转让等多种形式的开发经营方式,明晰林业产权,吸引社会闲散资金投入林业开发,鼓励个体承包退耕地和荒山荒坡造林,放手发展非公有制林业。到2005年底,全县共有非公有制林业开发面积35万亩,占全县有林地总面积的53%,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光山县非公有制林业的特点近年来,光山县非公有制林业的发展突出表现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