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正>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以信息和知识为基础的信息产业成为全球经济的主导产业。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高低,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政府信息化处在关键和核心的位置。因此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立起网络化的政府信息系统,并通过不同的信息服务设施为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在其更方便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下,提供政府信息和其他公众服务已经迫在眉睫。即:构建电子政府(EG,Electronic Government)实施无纸化办公已成为天津市  相似文献   

2.
信息化与企业竞争优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信息革命的兴起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一场迅猛的信息化浪潮,世界经济因此而呈现出以信息化为根本特征的崭新面貌。世界范围的信息革命,使得信息不仅成为人类须臾不可缺少的资源,而且是比物质、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信息化发展水平正在成为各国综合国力的重要衡量标志。  相似文献   

3.
信息化是指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等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信息产业和信息网络在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所发挥的作用日益突出,并逐步主导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信息资源已成为世界范围的重要战略资源,信息产业已成为世界各国新的经济增长点,信息技术正以其渗透性与传统产业广泛地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4.
2001年中国企业信息化现状备忘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化水平作为新经济时代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已经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进入21世纪,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各国竞相加大信息产业投资,提高信息技术应用,以尽快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提高国家综合国力.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信息化是我国产业优化升级和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关键环节,要把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放在优先位置.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将信息化放在如此高的战略地位,对加速推进我国信息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以后,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日益显现出其极为重要而深远的影响。信息化发展水平也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竞相研究开发和应用信息技术,不断加大信息产业投资力度,加快信息产业的发展,以尽快提高国家信息化水平,从而提高国家综合国力。我国政府也从战略发展的高度,提  相似文献   

6.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l世纪,以信息技术、知识产业的迅猛发展为主要标志的知识经济革命正席卷全球,世界科技进步速度明显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而附加值高、渗透性强的高科技产品也成为国际贸易中各国竞争的制高点。  相似文献   

7.
浅谈农业信息化及其对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由工业经济时代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亦渗透到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农业领域,计算机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将大大改变农业高度分散、生产规模小、时空变异大、量化规模化程度差、稳定性和可控程度低等行业性弱点。信息化成为现代农业的标志和关键,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主导着未来一个时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没有农业信息化,就不可能有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更谈不上…  相似文献   

8.
以微电子、计算机、软件、通信技术为主导的信息技术产业革命正席卷全球,信息技术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而软件产业可以说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及灵魂。软件产业不仅本身为国家创造经济效益,同时推动着其它众多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它正在全面地改造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社会管理等部门的生产和工作方式,使之成十倍、成百倍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因此,未来信息社会的竞争就是软件的竞争;未来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软件技术和软件行业的发展。软件将成为一个国家实力的象征和立足知识  相似文献   

9.
<正> 一、计算机软件与操作系统 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而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推进了社会信息化进程。信息技术及信息产业正在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成为未来衡量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0.
<正> 1 审视信息化大潮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和以Internet为代表的网络的迅速普及正深刻地影响甚至改变着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信息技术正在迅速地变得更快、更廉价、更集成和功能更强大。这种信息革命给各国都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机遇。信息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尺度,世界各国纷纷未雨绸缪,积极推进本国信息产  相似文献   

11.
杨鹏  周毅 《西部论丛》2006,(2):16-18
无偿出让股权,坚持自主创新……我国老工业基地广西柳州市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对汽车产业进行重组,引进我国一汽、东风、上汽及美国通用等国内外汽车巨头,汽车产业获得迅猛发展,一跃成为我国一大新兴汽车生产基地。2004年全行业汽车产销突破30万辆,在全国12个超过10万辆产能的城市中,柳州汽车产销总量居第五位,其中微型汽车综合排名居第二位。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广西,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强有力地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一席之地。近年来,汽车工业一跃成为广西的支柱产业之一。  相似文献   

12.
莱西市公路管理局始终把创建文明行业作为公路各项工作的总抓手,他们不断调整完善创建文明行业活动新的发展思路,深入广泛地开展“三学四建一创”活动,按照“四新”工作要求, 促进了全局工作“超常规、高速度、跨越式”发展。工作实践中,他们坚持了抓“三个重点”:  相似文献   

13.
陈燕和 《科技和产业》2007,7(10):5-7,39
中国经济发展凸显能源问题,作为一种新型可替代能源,燃料乙醇产业的发展令人瞩目,国内燃料乙醇产能扩大已经成为无法阻挡的趋势。中国燃料乙醇的生产技术、原料、供应、产业开发、政府扶持政策等方面都有了初步起色,具有乐观的经济前景。  相似文献   

14.
市场竞争、产业集中与产业绩效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郭海涛 《改革与战略》2008,24(1):107-110
市场竞争促进了产业集中和绩效的同步改善。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和已经发挥的作用表明,对于我国很多控制严格、具有垄断性质的行业,改善绩效的主要方法不应当是通过行政手段提高集中程度,而应是加快这些行业的市场化改革和产权改革。市场条件下的产业集中是产业绩效改善的前提条件,而我国产业集中面临着来自地方政府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阻碍。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仍是我国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纺织服装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准确分析纺织服装业的发展现状有助于其产业调整。以2002年及2007年投入产出表为依据,利用投入产出法分析我国纺织服装业的产业关联和产业波及效果。计算结果表明纺织服装业对于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较强,但所带动的产业范围较窄,并且对出口的最终依赖度最高而对国内消费需求最终依赖度较低。基于结论,建议加强纺织服装业与纺织材料产业的有机融合以及与第三产业的关联发展,并大力开发国内需求。  相似文献   

16.
制造业与服务业相融合而催生的制造服务业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制造服务业在诸多大型跨国制造企业中已占据绝对主导地位,但在国内仍是一个新兴领域。引导、培育和壮大制造服务业将是各地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方向之一,天津具有雄厚的制造业基础,要因势利导,在制造服务业领域抢占先机.将其作为新时期天津推进产业高端化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7.
马凌  潘伟静 《改革与战略》2010,26(4):98-100
在技术与市场的驱动下,电信产业(T)、互联网产业(I)、传媒产业(M)、娱业产业(E)逐渐渗透交叉,走向融合,催生“TIME”生态系统,从而衍生丰富的电信业务。基于此,交互式电视,即IPTV应运而生,成为产业融合的契合点。文章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剖析电信、互联网、传媒、娱乐在IPTV产业链中的地位及作用,并提出促进IPTV产业链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资本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盈余管理问题也日渐突出。本研究以目前比较权威的盈余管理涵义为基础,分析了我国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主要方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盈余管理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9.
张艳  孙明   《华东经济管理》2007,21(7):15-20
通过现代计量分析方法研究发现:山东省一、二产业产值与第三产业产值之间存在着长期均衡的双向影响关系,第三产业对一、二产业的影响显著于一、二产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因此,山东应注重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促进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20.
5月14日至17日,第六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青岛市组成了以中共青岛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伟为团长的青岛代表团参加了本届展会,全力借助文博会搭建的平台,进行形象展示、项目推介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